我是烟雨人 ▷

包办捐款十年没笑

发表于-2010年07月10日 中午12:13评论-3条

朋友和我闲谈,说:“南方遭洪灾了,我捐款100元。”“不错啊。”我赞许地点点头。“当然了,献献爱心很好,可是我很气愤,我没有自己拿钱去捐,而是被领导扣下了100元。”他愤懑地说:“这叫捐款吗?我连捐款的自由也没有!”我听了他的话,陷入了沉思。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这才体现了人道主义。一个地区遭受了灭顶之灾,单靠国家之力是难以在短时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这时,我们应该伸出友爱之手,略尽微薄之力。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汇聚起来对灾区是帮助极大的。 

那么究竟怎样捐?捐多少呢?这是一个很体现“自由”的问题。对个人来说,自己就往捐赠账户里汇钱即可;对一个单位来说,职工们聚在一起,自己往捐款箱子里放钱即可。这里有一个“自己”二字,而不是由别人“包办”。捐多少呢?多少不限,依照个人经济实力而定。当然我们不能与一些明星,富豪相比。是不是捐少了人们就会笑话?那不一定。“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爱心没有大小,只不过如果一些明星少捐,诈捐这会令人非议了,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只要依照个人能力去献爱心就行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单位的领导会自作主张,扣取职工的工资去“帮助”捐款呢?这种怪现象姑且叫它包办捐款吧。领导这样做是不是违了法,我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律观念很单薄,法律界定很模糊,领导包办也许是“合情合理”的。既然在法律层面上“没有问题”,那么这样做太“完美”了吧?!领导既然是我们的包办家长,他也包办了我们的诸多东西。他包办了我们自己去捐的权利,包办了我们捐多少的权利;他也包办了我们敢说真话,敢去议论的权利。试问被包办者,你们有谁敢在领导面前议论这件事,有谁敢去质问这件事?敢,好,领导的口袋里有只小鞋在等你。如此一来,他把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也包办了。所以,领导包办了我们的自由、民主,包办了我们的人权。历史也许是重现的,原来的包办婚姻已无影踪了,现在领导的包办权利又出现了。我也说不清,这究竟是社会发展的悲剧还是喜剧,我觉得喜剧成分较大吧,因为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场面啊,全体职工纷纷捐款,多么整齐划一啊。看,我们的觉悟有多高!大家的心都想到一块了,要捐多少都捐多少,这叫不约而同,英雄所见略同。

再回到上面那个问题,领导为什么如此积极为我们谋划?这不是在百忙中添乱吗。也许领导是这样想的吧:首先,领导考虑的是大家的觉悟有问题吧。你会不会不捐?会不会捐的少?与其考验你,不如给你来个快刀斩乱麻,省得你剪不断理还乱,如果你一直在考虑这些琐事,多伤脑经啊!谢谢领导,为我的健康考虑,并且为我们上了一节思想教育课,你不这样做,我们的觉悟不知有多低啊,我们会默默地配合你的。其次领导考虑的是单位威信问题,你们如果捐的少或者不捐,这不是拖单位的后腿吗?单位不好,个人能好吗?你不是只看个人利益而不见集体利益吗,凡事要以大局为重啊!领导啊,我们确实很惭愧,在您的面前,我们是多么的不识时务,自私自利啊!看来小小的一次捐款,却是大大的思想教育,我们应该羞愧吧,不能误会领导啊!再次,领导考虑到了自己的问题,就是政绩。这个问题太小了,领导,我们支持你,你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为工作操心,为我们操心,为上级操心,可以说你操碎了心,长此以往,你会吃不消的。所以,你只是为了小小的政绩作为辛苦的回报,这是值得的,太微不足道了。我们一致说,领导你辛苦了,捐款这类小事还用您操心,我们太不是人了!我们太小气了!我们对不起您,请您放心,下次捐款我们会积极配合的,我们会通知会计,再捐时就不要请示领导,就直接扣吧,只要留足我们的生活费,有多少次捐款我们是热烈欢迎的。

听说,植树捐款又要开始了,一个人扣一百元,作为树种钱,我们高兴得无法入眠,我们又要为领导分忧了,又要为单位做贡献了!

领导,你真不容易啊,我们理解了你!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十年没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为灾区捐赠,这是所有富有良知的国民的无私心愿。而包办捐赠,则就无端地注入了另一种不尽如人意的色彩了。因为就算是自愿,也却是毫无自愿成分而可言了。希望有关部门慎之其行!问好作者!

榭上风铃点评:

捐款是一种个人行为,而并不应该是“形象工程”。作者指出当前某些捐款现象,让人啼笑皆非,而亦发人深省。作者文笔娴熟,语言诙谐。欣赏!推荐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3]个
十年没笑-评论

谢谢两位编辑的关注at:2010年07月10日 下午6:57

静月清荷-评论

文笔娴熟,语言诙谐,欣赏了!at:2010年07月10日 晚上7:12

十年没笑-回复谢谢静月的关注、夸奖。 at:2010年07月11日 上午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