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怀念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老荣

发表于-2010年07月12日 下午4:11评论-4条

怀念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有许多往事,埋在我们心中许多年,偶尔想起,就像打开了童年珍藏的小盒子,虽然里面只是一块褪了色的橡皮泥,几张质地和印刷都很粗糙的小卡片,一柄断了橡皮筋的弹弓,或者还有一枚不知是什么鸟儿的羽毛,但握在手里轻轻地摩挲,会勾起一些尘封的记忆,并使几个已变得模糊的人像一下子鲜活起来,于是,一股久违的感觉在心底荡漾,随之会沿着血管流遍全身,这便是怀念。

1982年某日,我正在沂蒙山区一条公路的改建工地指挥部里,琢磨着几篇等待发表的宣传稿,同事把一位小姑娘领到了我的面前。她个头不算高,身材很匀称,一张白净的瓜子型脸上五官极其精致得体,透出一副单纯而略带羞涩的表情。她用一双黑亮明澈的眸看着我,令我生疑,不知同事曾怎样向她介绍我。我欠起身,露出微笑,颌首请她在一张空闲的椅子上坐下,算是欣然与她相识的表示。

同事告诉我,她姓y,高中刚毕业,在公社钢窗厂服装组工作。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得出服装跟钢窗有什么瓜葛,这样的单位名称由何而来?其实很简单,在当时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所有非农业的营生都被称为副业,按大类属于多种经营。既然是副业,就谈不上产业和商品链,修农具的厂子也许同时在烧制砖瓦,做钢窗的夹带办一个服装组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小y称领她来的我的那位同事姐姐,说,她喜欢文学,正在自修大学中文课程,到我这里来是为了能借到一些教材,并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向我请教。借书可以,那时我也正在自学,订购的教材陆续寄来,借几本给她看只是一个顺便的人情,我自然是爽快地应承下了。可是她要向我请教,我不知是为了讨好的客气,还是真心诚意的,反正是做了一下推辞,然后说愿意与她交流心得。

在我的记忆中,与小y的交往大约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我从工地回到县城的机关后,她好像也到了城里工作,断断续续来找过我几次,除了借书、还书之外,还拿了几篇她写的文稿让我修改,我怕自己学识太浅误她的前程,引她拜倒在县文化馆里当时还戴着“右派”帽子的老作家门下。再以后,我从县里调到市里,又辗转回到自己出生的这座城市,再没与她联系过。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一晃快30年过去了,小y在我的心中成了一个很少浮现的影子。直到今年春天,恰逢我下乡插队40周年,难以推脱一起生活了几年的插友们的委托,我牵头组织了重返第二故乡恳亲聚会活动。为了找到几位失掉联系的插友,我在网上社区发了帖子,公布了自己的qq号和电子信箱。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天天上网查阅回复,希望得到那几位插友的相关讯息。大概是在第三天吧,我的qq突然显示一条留言:“您是曾在临朐县交通局的荣老师吧?还记得当年向您借书并聆听您教诲的那个小黄毛丫头吗?”我心砰然,一张俊秀的耳后扑棱着两把黑色毛刷的女孩的脸,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敲击键盘打字回复:“请问,你姓y吗?如果是,我很高兴你和我联系,并感谢你还记得我!”在留言之后,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她。

以后发生的事,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先是小y打来电话,说她这些年一直在寻找我的下落,真是费尽周折,现在终于找到了,她要和她的丈夫一起来登门拜访。我问了她现在的生活状况,告诉她不必专程来,可借机会顺道来我家做客,我也很想见见她。过了没多久,她告诉我行期已定。在等待的日子里,我突然担心她会带礼品来,令我尴尬,于是发短信嘱咐别带东西,不然我会翻脸的。她随即回复:“他(指她的丈夫)给你准备了两瓶本地酒,我送你一块石头把玩,可以吗?事先把话说明了,免得到时候面红耳赤。”我无奈。到了那天,我按约定到高速公路口接他们夫妇。小y衣着朴素却驾一辆黑色别克君威轿车,虽然脸上也留下了岁月扫过的痕迹,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与她的丈夫第一次见面,给我的印象是诚实憨厚里透着精明,属于既会动脑子想事又能脚踏实地干事的那种男人。

回到家里,我和妻子张罗酒菜,被他们以无可置否的理由制止了。然后坐下来喝茶聊天。小y的丈夫打开提包,提出两瓶窖藏56年的秦池白酒,小y则捧出个首饰盒子,里面装着一个缅甸玉的手把件。我真的面红耳赤了,批评他们不该带如此贵重的礼物,一再拒绝,但他们两口子不容我分说,硬是捺把着把两件东西放在了那里。小y说:“当年我因母亲生病家境困难放弃了高考,正处于人生低迷的档口,是荣老师帮我振作起精神,坚定了继续上进的信心!”她丈夫说:“幸亏荣老师引导她走上了爱好文学的路子,我俩才有缘结为夫妻!”我从未知道他们所讲的这些经历,也不记得自己当年曾做过什么,值得他们在多年之后仍记挂在心,并专程跑来表达谢意。谈话中,了解到小y的丈夫是位画家,多年前两个都离开原来的单位,经营起一家园林公司,并有几爿自己的店铺,主要做奇石和字画生意。一双儿女都有出息,在读大学,其中女儿学的是园林艺术专业,显然有继承家业的打算。我为他们生活的改变而由衷高兴。

又过了些天,我们知青组的活动如期举行。我和妻都是其中成员,所以一同驱车前往。这前前后后,小y和我联络频繁,反复落实她那头的接待计划。盛情难却,我只好与妻客随主便,提前离开了插队的村子,进县城的第一天就与他们夫妇共进晚餐。小y的丈夫不善饮,她挺身而出与我把盏。第二天上午,他们又在店里等候,用半天时间陪我们参观文化市场,小y亲自净手烹茶,让我领略了一回不知她在什么时候学会的茶道功夫。

返回家里,所有一切都恢复了往常,只有心里绷起的牵挂还未能松弛。我翻阅1982年的旧日记,找到了如下几段记载:

7月6日 星期二

下午,扬善钢窗厂服装组小y同志来过,说她正写着一篇东西,写成后要我给看看。我应允了,但声明不一定能提出好的意见。

7月7日 星期三

上午小y送来她写的散文稿《夏夜的龙泉河畔》。看过之后,先给改动了几处字句,有的地方略微加强了一下内容。本想就原稿提几条意见就算了,但又觉得其中作为主干的一段民间故事不够理想,怕单是说说对她帮助不大,于是又另构思了一段,将全文重写,但写完之后还是觉得有失于平淡。不管怎样,小y是一个有一定基础和发展前途的文学青年,所以我鼓励她要不懈地努力。

由于思绪一天都陷在“龙泉河”里,今天没读书,但脑子还是够累的。

8月29日 星期日

上午小y来,还回借的几本书,又借了几本去,并带来一份散文稿,看后帮她简单推敲修改了一遍。

9月12日 星期日

今天休息。本来计划好好读书,却又没做到。上午写家信,然后读书一个多小时,小孙(按:一同插队的同学)就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了,直到下午四点才走。由于中午喝了点酒,又说话疲劳,小孙走后倒头就睡,直到快六点时小y来了,才把我叫醒。送走小y,吃过晚饭,把上午泡在盆里的衣服洗干净,又帮同事修改了一份自传,就十点半了。然后开始写日记。

中共十二大今日闭幕。

12月6日 星期一

吃晚饭时小y来了,送来她写的短篇小说稿《四母保嫁》。晚上十点从电机厂听报告回来,因为停电,只好点上蜡烛阅读。看起来小y写小说的功底还需要加强,技巧方面暂且不说,生活积累就很不够丰富。而且,这次她选了一个爱情题材,还是悲剧性的爱情,一位十七岁的小姑娘怎么能够把握得了呢?可以说这是一篇失败的作品,主要原因是塑造的人物缺乏性格,面目模糊得看过之后留不下印象,更谈不上典型化了。可是小y很热衷于文学创作,大冷天十几里路跑过来,我如何向她交代呢?

12月12日 星期日

下午正在看书,小y又来了,谈话大约两个小时,送她走后继续看书。

日记中涉及小y的内容就有这些。1983年我几乎一年没写日记,直到第二年离开县城到市里工作,才又接续上写日记的习惯,那时我已中断了与小y的联系。

看着书案上她送给的那块玉石,我时常想起她,回忆与她交往的过去,重温这次相聚的场景,想像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并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和她的全家人。

近日登陆qq,看见好友栏里她把个性签名改为“相见不如怀念”,我的心又砰然了一次,继而是疑惑,继而是困惑。我知道小y依然是单纯和敏感的,她的内心主流还是理想化的,这在现实中已很少见,很难得,很宝贵,很可爱,很值得珍惜。她的话肯定是有感而发,内心指向是清楚的。可是,她有何感?针对的是谁?我不得而知。我怕是我。难道,我已变得很庸俗,令她失望了,最近与她重逢相聚,唤醒了她沉睡许多年的一个梦,击碎了她深埋在心底好久的一个念想?理想是美好的,因为它单纯。但现实中人无法全按照理想生活。现实给理想蒙尘积垢,人们不满意于现实,所以倍加憧憬理想,理想也因而更宝贵。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横亘着一道两界阻隔,我们几乎都无法跨越。

我真后悔,不该轻易与她见面。继续在网上和电话里交流,保持住那一份朦胧的怀念,也许对她对我都好。可是,即便在事后,我仍想不清当时该如何阻止已发生事情的发生。

郁闷了几天还是沉不住气,作为间接、委婉的回应,我同样在自己的个性签名栏里写道:“是你模糊了往事的真实,还是我打碎了你的梦?”想想不妥,又删除改为:

“怀念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注:为免除不必要的麻烦,我隐去了她的真实姓名,以“小y”代称。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老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不管是谁模糊了谁的真实,也不管是谁打碎了谁的梦
能够认识,能够结一段尘缘,总是值得怀念的事吧!
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欣赏并作推荐!

文章评论共[4]个
静月清荷-评论

很久不见,问好荣兄,看你的文章,似乎更适合散文,帮你转了!at:2010年07月12日 下午6:31

老荣-回复谢谢静月推荐并帮助转载!您一直关注我,令我很感动。这段时间被《论语》缠着,一直没写文学类稿件,所以没到烟雨来发表,抱歉。祝好! at:2010年07月12日 晚上11:31

easylaner-评论

欣赏您的作品!at:2010年08月07日 晚上8:42

老荣-回复谢谢支持!祝好! at:2010年08月30日 下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