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童子
据说,不少读者第一次接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起先会产生一种共鸣,然后进入自我反省,进而产生一种冲动。
我们从小被告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而很少被提醒去做一个幸福的人。当诗人郑重提醒并规划自己的幸福时,我们的心弦一下子被拨动了。在这个竞争激烈、商潮汹涌的时代,我们是否对自己过于苛刻?为了拥有尽可能多的金钱和物质,我们是否恰好和幸福背道而驰?我们的心灵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盘踞,我们何曾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空间?我们的目光过于关注都市的霓虹,我们何曾怀着敬意去感激那些养育了我们的“粮食和蔬菜”?是的,我们应该暂时停下匆忙的步履,提醒自己,提醒每一个亲人,提醒和我们的亲人一样质朴善良的陌生人,是该脚踏实地的规划自己平凡的幸福了!
海子以他的清新委婉和质朴善良,擦亮了我们的目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可是,每当我反复吟玩这首诗的时候,总有一种遗憾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这种遗憾缘于诗中流露出的对时间的态度,更缘于海子对自己生命的态度。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无须通读海子以及有关海子的全部文字,只须掂量“昨天、今天、明天”在生活中的分量,只须对与之有关的人生态度略加分析,或可明了。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
“请问尊神,您为什么一个头上长着两个面孔?”
“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价值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的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的即使明察秋毫,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呜呜……”门神禁不住抽泣起来了。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指出的原因,他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罗马被敌人攻陷了,他也遭到人们的谴责和遗弃。
列夫。托尔斯泰说:“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托翁的话又让我想起了“柯罗教徒”的故事。柯罗是法国著名画家。一天,一位青年画家到柯罗家里,拿出自己的作品请柯罗指教。柯罗指出了几处缺陷,青年画家很感动,立即表示:“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罗却激动地问道:“为什么要等到明天?您想明天才改吗?要是您今天就死了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拖延和期待的习惯。殊不知我们在时间上的最大损失就是拖延与期待。我们不应该放弃可以支配的现在而寄希望于将来,不应该为不能确定的将来而放弃可以确定的现在。不幸的是,年轻的诗人恰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糊涂。须知,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立足现实,准备明天,是清醒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舍弃今天的行动,将生活计划托付给明天,有头脑不清,办事拖沓之嫌,有消极逃避之嫌。
仔细揣摩海子的“幸福计划”,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诗人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内在世界里;面对世俗,诗人无可奈何,甚至手足无措。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往往事关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而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恰好包容在他的性格里。稍懂行为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性格就是命运!生活习惯的好坏,人生态度的积极与消极,直接与人的升沉、荣辱、福祸密切相关。
请允许我将原诗抄录下来稍作分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首诗中,“从明天起”出现了三次,“幸福”出现了四次。而“幸福”如同“闪电”,虽然耀眼却何其短暂?“每一条河每一座山”的“名字”,似乎并不怎么“温暖”;在“尘世”似乎也难以获得“幸福”。而且诗中透露出这样的消息:到“今天”为止,诗人似乎很少关注“幸福”与“尘世”生活的关系,除了身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所房子的之外,诗人似乎未曾幸福过,也不相信在“尘世”能获得“幸福”,甚至不屑享受“尘世”的“幸福”。诗人用他的竖琴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后,用他的善良给了我们许多祝福后,他自己却起身远离了我们,永远回到了他自己的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里。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推测:连海子自己都知道,这样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幸福计划”是无法成为现实的:“我”的许多祝福是他对并不幸福的世人的同情与安慰。
海子是消极的,是偏执的,是孤傲的。诗成两个月后,诗人给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把诗意和去意一并揉进浓的化不开的黑暗里,把活着必须面对的一切都简化为省略号。这个句号太潦草,这个省略号太悠长,根本不像海子的诗行那样精致。诗人决绝地把“明天”一笔勾销,将一个巨大的“?”留给世人,包括千千万万已经读过他的诗歌的人们,包括正在读着他的诗歌的人们,包括将要拜读的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广大高中学生。因此,有必要辨明诗人生活态度上的消极和诗歌内容上的矛盾。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不幸的是,海子选择了逃避。
如果海子能够在圆一个诗人之梦的同时,将目光中的审美成分稍作调适,并决心从“今天”开始去实施自己的“幸福计划”,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想:在某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某一个天之涯、海之角,我们欣然与海子邂逅,或者一起“面朝大海”,或者一起“周游世界”,一起共同祝福亲人朋友和陌生人,一起享受尘世间虽不伟大却很实在的平凡的快乐和幸福。
恕我直言,海子当从“今天”起!
-全文完-
▷ 进入风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