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休斯:千万噩梦里忧伤的飞鸟韦伯三世

发表于-2010年08月14日 晚上8:42评论-2条

我一直都不敢承认自己曾经是这个家伙的球迷,也从来都没对人说过第一次网游的角色名称叫“hughes”,因为我担心朋友的口水和网友的板砖。不过,现在我想明白了,即便我喜欢的是一个贴着“高薪低能”表现在联盟底层厮混的“五湖废人”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我至今仍然记得他在三分线外连续变向甩掉两名防守队员之后的战斧劈扣,ok,这就够了。

——题记

98年,我刚看nba,当时被萨克拉门托行云流水的进攻迷得神魂颠倒,偶尔关注新秀的时候,发现那年的新秀真是烂的可以,新秀年得分最高的家伙场均也不过9.1分。再仔细看看才发现这个场均能贡献9.1分3.8板0.88抢断的家伙叫拉里·休斯,隶属于费城76人队。

不久,我的注意力逐渐被这个年轻的弹簧人所吸引,有些纤细的身材却有这不俗的弹跳和灵活的脚步,尤其是当他处于防守端时犹如鬼魅般的表现,这让我开始相信这个男人未来会成为联盟的希望之星。坦白说,开始的时候喜欢休斯,基本上出于两点原因,第一点有些奇怪,是因为我从来都不喜欢联盟力捧的天之骄子,就像我从来都不喜欢武侠小说里面那些名门正派一样,高大全的形象总让人质疑存在的真实性,这些和年年都飞速增长的经济一样让人作呕。第二点就是休斯那双大大的眼睛,感性的人习惯凭感觉说话办事,我也不例外,开始喜欢某个球星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是因为数据、技术这些令人心灵麻木的东西,也许一个进球、一个失误、一个微笑就让我对一个球星产生感情,进而开始喜欢他的全部。休斯也是这样,尽管他的双眼造型很是古怪,但是我总觉得里面有一种难言的忧郁,仿佛是对自己的否定与怀疑,也仿佛是对身边斥责的惧怕。

当然我很清楚所谓的这些其实不过个人赋予其中的含义,就像人们评价麦蒂的忧郁,也许根本都不存在,或者只是存在我们意念之中的一些幻想而已。但是不论如何,最起码这样要比那些拿个破名字研讨二年的红学家们强很多也有用很多。

总之,我开始关注他的比赛,休斯是一个善于突破和赌博式抢断的家伙,这一点在他的新秀年就开始展露出来。在经过半个多赛季的沉寂之后,这个年轻人在费城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第一次首发机会,记得那一场是对阵波士顿双子星,21分7板5助攻,一个明星级别的表现。而这场比赛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三节中段他断掉“地板流组织前锋”安托万·沃克手中的皮球,快速带球到前场的那一单手大风车,那一刻真让人恍惚错以为扣篮的人是那个叫“文斯·卡特”的不明飞行物。

99年的上半赛季,休斯过的郁郁寡欢,不仅仅是因为全明星扣篮赛上那两记至今仍被当成笑话讲述的扣篮,更是因为拥有艾弗森的费城并不希望他的得分后卫是休斯这样一个只会突破和抢断的得分手,前50场比赛休斯仅仅有5次首发出场,场均也只有20分钟的上场时间,只能得到10分。对休斯和76人而言这无异是对双方的一种折磨,休斯希望可以得到更长的上场时间,拥有更多的出手机会,并可以把皮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但是休斯希望的这些,在费城,只有那个叫阿伦·艾弗森的男人能够得到,而且休斯所擅长的突破得分在艾弗森的面前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这是一个二线球星或者年轻球员所必须面对的悲哀,当你和球队中铁打不动的核心风格相互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时候,你在这个球队就很难再找到你的位置了,交易和沉沦就成了你不得不去面对的选择题。而休斯的悲哀就在于,他并不算长的职业生涯竟然两次面对这种窘境,第一次就是在费城,他被交易到了金州勇士,还算幸运的是他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新生。但是第二次,他就再没有那么幸运了,伤病和江湖术士一样的主教练彻底毁掉了他。

2000年之后的32场比赛,休斯完成了职业生涯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在40分钟的商场时间里交出22.7分并有将近2个抢断的答卷,而在对阵丹佛掘金的比赛中,休斯更是拿下职业生涯最高的44分,要知道这对一个职业生涯前期三分球命中率一直在20%左右徘徊的球员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在勇士之后的两个赛季,休斯再次进入了职业生涯的低潮期,他并不适应当时勇士那种慢吞吞的打法,以至于数据在02年已经滑落至场均仅有12.6分。赛结束后,合同到期的休斯背起行囊离开金州前往新东家华盛顿报道。

在华盛顿的三年应该是休斯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三年,在这里休斯获得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也得到了与付出相应的回报。在华盛顿的最后一年,休斯的场均数据已经飙升到22分并有这2.89次抢断,并成功进入防守第一阵容,他和阿里纳斯组成的后卫线是当时联盟里配合最相得益彰的一队组合,一个善攻,一个善守,一个善投,一个善突。两人每晚在首都球馆花里胡哨的灯光里传花绕步地打出令人炫目的快节奏攻防,一人弧顶持球,另一人斜插切入,海伍德拉到上线掩护,贾米森向右路底线游弋,持球者或投篮或传球给斜插进去又再次溜出的那人,再向45度角反跑,得球的人不断寻找突破的机会,并注意溜到底线附近的另一人,一旦有空位出现球就马上传到,跟着就是那个人招牌式的三分球。

或者,某些特定的时刻,连大将军也得给这位球队最好的突破得分手让路,从上线溜到底线埋伏,海伍德和贾米森也拉开内线的空间,杰弗里斯等人更是早早地站在另一侧拉开其他防守队员让休斯单打突破。几个灵动如鬼魅的晃动之后,休斯便轻松甩开防守队员杀入内线,倒时候是遭遇协防的分球还是轻松上篮取分就真的都是休斯手到擒来的好戏。

但是,这样的时光并不长久,不久之后休斯遭遇了人生重大的选择,合同到期重签的时候华盛顿只愿意付给这位带领他们闯入东部半决赛的超级得分手6年5400万的薪水,休斯选择了拒绝,并与当时想给小皇帝找个搭档想到疯癫的克利夫兰一拍即合,5年6000万,休斯正式签约骑士。

今天,当休斯被克利夫兰的布朗虚耗了才华和锐气,并最终沦为被甩来甩去的包袱之后,人们都在叹息或者咒骂当年休斯的贪婪。但是,有谁能够理解一个16岁开始就迫于生计不得不到学校附近餐馆做小时工的孩子,在他长大之后是怎样理解金钱所对他的含义呢?又有谁知道这个孩子当初打球就是为了挣钱救活自己必须依靠心房换血才能生存下来的弟弟呢?

很多超然于世的人们都在标榜自己的“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尚情操,个人觉得金钱或者真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却真的是现今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那些自谓清高鄙视金钱的人也不外就是那么两种,一种是根本就不缺钱,闲得蛋疼那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粉饰自己的伪君子,而另一种就是挣不来钱,只能用语言武装阿q精神的流毒分子而已。

关于休斯的爱财,也不过是穷人孩子对生活保证的一种安全感和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行动表现而已。但是休斯的选择并不正确,甚至错得厉害,他去了一只拥有一个和他风格相重但是却又优秀他百倍的球员的球队。所以,他的职业生涯晚期的基调从他到克利夫兰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本来他可以留在奇才继续当他的二当家并且每晚为首都球迷奉献精彩的突破和抢断直到今天的,不过他的选择也让所有人无可厚非,虽然作为他的球迷我一直都为他这几年的挣扎而惋惜不已,但是只要他还能在球场上打球,又何尝不是一种充满想象的期待呢?

2006年5月10日,年仅20岁的贾斯汀·休斯病逝,对于沉默寡言又孤僻少友的休斯的而言,这就是一种对生存信念的摧毁。很多时候我都在为休斯的沉沦找理由,而这个就是最好的一个,对于一对相互搀扶挺过童年艰难岁月的兄弟俩来说,其中一个的离去,就是对另一个最无可抵御的摧残。

那一年开始,我发现休斯眼里的忧郁忽然真切起来,我知道它们其实真的存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韦伯三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字98年就开始看NBA,只这份执着,就给让球场上驰骋的高新球员为之感动。小编最不喜欢的看的就是篮球,所以对此不敢妄加评论。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子午书简-评论

作者对休斯的解读充满了人性关爱。at:2010年08月15日 早上8:50

韦伯三世-回复谢谢,感性地去看待任何一种事物或者人,都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美丽,小子窃以为。 at:2010年08月15日 下午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