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41):害人的笔杆子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因小春妈坚持要去松山县看妹妹,甚至连哭带诉了两次,她丈夫宋伟业只好令二儿子陪她去。俩姐妹见面,自然是先哭后述别后情。当听到小春同那傻小子投河自尽后,姑妈也陪着姐姐大哭一场,用泪水来表示对姐姐的慰问和对甥女的追悼。
“姐姐,没有问题。你外甥晚上回家后,我要他多买纸钱回来,我姐妹俩一起烧给小春,帮他完成变蝴蝶的心愿。”
晚上小春表哥听完宋家悲惨的遭遇后,道:
“姑妈,您老放心,明天我就买纸钱回家,还买点金银锭回来。甥儿想不通的是,表妹为什么要去变蝴蝶?”
“怎么?变蝴蝶不好吗?成双成对,日夜在一起,多好呀!”
“可是,不少蝴蝶在交尾后,雄蝶就死了;雌蝶在产卵后,也死去。”
“你是说,他们的寿命很短?”
“虽然也有长的,雌雄蝶可以交几次尾,产几次卵,但都活不过冬天。冬天一到,都会死掉。”
“不会吧?他们不会钻进哪个山洞里、冬眠或者飞到南方去。”
“这,我就说不上了。传银,你知道吗?”
“表哥你都不知道,我上哪儿知道去。”
漫长揪心的等待,总算在一次阴间银行的布告中,有宋小春的新到款,但未能令俩人高兴起来。因为传户费已经上涨了一次,小春的银子仍不够两个人同时变蝴蝶。二人只好再在阴间等待,等七月半鬼节时,家里给烧纸寄钱。
处在焦急等待的还有小春妈。自从烧纸钱和金银锭后,她就燃起与女儿见面的强烈欲望。半个月回到家后,她就经常问小儿子,看没看见蝴蝶?当传银告诉她,已经有蝴蝶飞出时,小春妈一有功夫,就到门外张望;经常将纺车搬到屋外的草坪里,一边纺纱,一边等候着。她天天盼着女儿和女婿化作蝴蝶飞向自己,在自个周围盘旋起舞,以续未了的母女情。盼呀盼!六月、七月、八月份都过去了,眼看九月份将结束,不仅没有两只蝴蝶,连单只蝴蝶也没有飞到她的身边。有几次,宋母故意走到许多飞翔的蝴蝶群中;只可惜她一靠近,蝴蝶们就飞往它处,没有一只留下来与她相伴。
她深知,北风起,树叶变黄,百花凋谢;那时,今年的蝴蝶将全部消失。她经常陷入沉思,望着远处几只蝴蝶在嬉戏、追逐和飞舞,就是不到的她身边来。唉!真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呀,有了情郎就忘了娘。小春呀!你难道不知道娘是多么多么地想再见到你啊,你真的把娘都忘了吗?小春妈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默默流泪。有次,她正将上衣的下摆翻转过来、擦拭相思泪时,倏然一丝灵感吓得她全身冰凉。
天哪!任何动物在投胎前,过奈何桥时,都要喝孟婆的迷魂汤,将前生的事都忘掉。小春又哪能记得起为娘我罗。她投胎到虫卵中,变成幼虫;吃果树嫩叶长大后,再演化成蛹,然后在蛹中变成蝴蝶。她当然将为娘忘得一干二净。同样,也会将褚贵源这个漂亮的壮小子忘的一点不剩。又岂能在变成蝴蝶后,二人仍在一起双栖双飞呢?和她成对的,不知是什么人变的?或者是害虫家族中的正宗成员哩! 她和褚贵源又哪能实现长相厮守,永结同心咯?
唉!编写“梁山伯与祝英台”戏曲的文人连这么一点道理都没有弄清楚,将过奈何桥要喝迷魂汤都忽视了,就怂恿青年男女去变蝴蝶,实现永不分离的宿愿,那不纯粹是胡言乱语,坑人吗?小春啊,你俩为什么如此傻呀!怎么不自个寻思寻思,就信那帮没良心文人的话哟,结果落个一场空!你俩不白白的死了吗?呜???????小春妈越想越生气,心里堵着一口气没处发。如果编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家在她面前,她真会扑上去,狠狠地咬他一口:这帮害人精!
摘自拙著《祝英台告状》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