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敢论红楼(一)摩曼

发表于-2010年09月01日 上午11:25评论-3条

偶尔在书橱的夹层里掏到了一本《红楼梦》,是那种三十二开的版本。打开硬纸书皮,里面发黄的扉页上写着:“xxx购于一九九三年”,看了一下后面的价格——八元五角。

面对《红楼梦》,心情是复杂的,回望购书的年代,心情也是复杂的,或许,只有在红楼梦面前,自己才不敢高言,才会浮想联翩,也或许,在十八年前读《红楼梦》是最合适的年纪,才会有初步的感触,更或许,无论是人还是书,都是足够让人唏嘘的。

民间有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原因大抵是水浒里面充满着暴力,三国里处处是逼人的权谋,对教育不利,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却没有规定,读《红楼梦》的年龄何时最为合适。原因大概是这是一本无论是什么年龄都可以读的书,也可以说,这是一本读多少遍都不为多的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尽然,比如《红楼梦》,我想读过一百遍的人绝对有之,或者说,从成书到现在,读者无数,且不乏大家,却争论不断。现在有粉丝一词,如果算粉丝的话,《红楼梦》的粉丝应该位居历代之首。

难怪,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催生一门学问。《红楼梦》做到了,中国因为《红楼梦》而产生了一门独特的学问——红学。

我们固然知道胡适的考据学说,也知道周汝昌对红楼的造诣,还有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痴迷,尽管各持己见,但没有深厚的热爱,是不会在这条路上乐此不疲的。

还有那个才女,我倒不知她说过人生三大恨,包括红楼未完,但我却在十年前看过她写过的那本《红楼梦魇》,确是痴迷到极限。

《红楼梦》是一个谜窟,很多作家也好,文人也罢,在更多的时候,愿意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终手不释卷。

连毛主[xi]都说过,《红楼梦》不读五遍是没有发言权的,他发言了所以他读了指定不少于五遍,还有铁骨铮铮的鲁迅,应该对这样的文字兴趣不大,可他的三言两语也可称为点评红楼梦的权威。

没有人能摆脱《红楼梦》。

真是魅力无限,真是历久弥香。

对于读过很少书的我来说,面对《红楼梦》,只能用高山仰止一词形容。

所以,我再次打开了《红楼梦》,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在内心沉静的时候,在几乎已是无欲无求的时候,我也想陷进《红楼梦》里。

自然不敢做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在《红楼梦》面前,有鲁迅、有胡适,有周汝昌、有俞平伯、有李希凡、有冯其庸、有舒芜、有蓝翎、有张爱玲、有刘心武等等等等,只想游离于理论之外,说一说最直白的感触。

一、痴

开篇即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一个总纲,引领全书,痴人为谁,贾宝玉?曹雪芹?或兼而有之?在胡适之前,人们读红楼时,都喜欢把书中人物,与现实人物像对照,贾宝玉即曹雪芹,贾府即曹府,这种学说被称为索引派。在胡适之后,人们更关注书的篇章结构,也即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写的,胡适的研究被称为考据派。而如今刘心武先生走上百家讲坛,从秦可卿入手,活脱脱地把秦可卿说成了废太子胤祍的姑娘。他的这种探究方法也就被称为:新索引派。

无论是胡适的理论还是刘心武的解析,有一点是共同的,大家都不否认贾宝玉和曹雪芹的部分重合,贾宝玉身上有着太多的曹雪芹的影子。既然是作者痴,那就是曹雪芹自认的痴,而这种痴是通过贾宝玉来体现的。

说贾宝玉痴,无非是他的另类,抓周时,他没有抓文房四宝,读书时,他不读经史子集,成天不想混个什么头头当当,而更愿意和丫头厮混。还成天喊着: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男人充满着浑浊,女人则是一身的干净。

痴否?抓周是瞎抓,胭脂脂粉色泽鲜艳,自然是孩提的最爱,你把这些东西和文房四宝放在一起,谁家的孩子都抓胭脂,就想在世界杯上大红大紫的章鱼宝宝,百发百中只不过是因为国旗颜色的缘故,他每次都选择颜色鲜艳的国旗,而且,如果把五星红旗放在那里的话,按照章鱼宝宝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世界冠军。所以,这点不能怪贾宝玉,要怪只能怪摆放抓周用品的丫鬟仆人,她们也想看个新鲜,混个谈资。

喜欢和女孩子厮混,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原本生于大院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的视野里全是光鲜的女子,而且由于贾母的溺爱,这些丫环又善于看贾母的颜色,跟着宝玉后面没有亏吃,巴结都来不及,谁还敢惹怒这个混世魔王,自然百依百顺。包括他和袭人的那一腿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反过来,在看看那些爷们,一个是年龄有差距,玩不到一起来,而是动辄就是劝读书,去考功名的——谁爱干那事。在这种比较之下,自然愿意和年龄相仿,而且百依百顺的丫头在一起玩耍了,换做谁都是这样的,况且,那个深宅大院里走动的可都是青春年少、美丽动人的女子,换做一批女乞丐,贾宝玉是避之不及的。

所要提出的是,贾宝玉也未必只喜欢女孩,他看到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时也怦然心动,与柳湘莲也比较友好,至于刘心武先生说,贾宝玉有同性恋的倾向,那倒未必,只不过是一种对优秀人物的仰慕,其实秦钟对宝玉印象也挺好,都是正常的仰慕,毕竟没有勾肩搭背,金荣的毁谤是否属实也很难说,不过应该没做什么过火的动作。

传统意义上的要求都是希望孩子考取功名,然后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此为上上之策,至今亦是如此。可在贾宝玉的视野里,没有读书人,都是要求别人读书的人,他的大伯成天迷恋炼丹,最后蹬腿。自己的父亲看起来好像是读书人,但究竟是不是在读或者读的怎么样也不知道,就像人们总是说关羽手不释《春秋》,可就是没有看到他老人家写过什么作品传世,多半也是杜撰。至于贾琏,贾蓉,薛蟠之流更无人读书,他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不会认真读书。况且,还可以这样理解,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想弄个什么破官当当。可当官真的需要读书吗?贾政也好,王子腾也好,他们的官不是读出来的,自家的姐姐坐上了娘娘,想当官,读书时多余的,那个贾雨村,不就靠着他们家的一张荐书,就做到了应天知府。在贾宝玉的理解中,通过读书来谋求功名那是贫下中农的事情,到了他们的境地,就不需要了,只要大树不倒,好事就会接二连三,想躲都没地,老子死了,儿子还能世袭,犯了错误,还有大赦的机会。可如果大树倒了,考的再好也不行,没准官越大倒的越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事情,读书是多余的,所以,从这点来说,贾宝玉不痴,人家早已读透社会,不做毫无意义的无用功。

曹雪芹何尝不是如此,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巨著,自然才高八斗,可有用吗?靠着做过皇帝保姆的奶奶,祖上做了几代江宁织造,把持着肥缺,皇位更替之后,家道中落,最后混到了“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凄惨境地,并在不大的年龄里凄凉死去。

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读书是完全多余的,贾宝玉很明白。

二、怨

解读《红楼梦》时,最朴素的理解是情,贯穿始终的也是情字,民间知道的也就是一个情字,主要是宝黛钗的感情,拍电影、电视剧、戏剧一般的也只能从此处入手。

显然,一部宏大的《红楼梦》里面所反映的绝非是单单的一个情字。

况且,就情而言,我们似乎读的更多的是怨,或许情与怨自古就是孪生的,因而有情怨一说。当情无法满足时,便产生了怨,或怨天,或怨人,或怨己。

何况,世间何来满满的情感,即便纯情如贾宝玉,当真就始终如一地对待林黛玉,袭人也罢,晴雯也好,麝月、史湘云等等无一不在这个情种身上分到一杯羹,还有那个堪称完美的薛宝钗。所以林黛玉是书中怨气最大的一个人。

当母亲去世,自己寄人篱下,即便有外婆的千般呵护,多愁善感的林妹妹还是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分,可能贾府还真没把她当外人,可她自己首先就把自己当做外人了,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也造就了她说话尖刻、乃至有点冷嘲热讽的习惯,给人的感觉是她也是不好欺负的。

好像也没有人欺负她,一开始,人们都把她当做准二奶奶来看待,巴结都来不及的。她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半点欺凌,她的伤感来源于二者,其一是贾宝玉、其二是自己。

按理说,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能遇到贾宝玉对女人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人长的帅,家庭背景也好,皇宫里还有靠山。当然具有诗人气质的林妹妹可能对此不屑一顾,那忒俗。

不俗的也有,家里美女如云,可我们的帅哥还就钟情他一个,虽然在懵懂初开时,他有那么点泛爱的意味,比如对袭人、碧痕、晴雯等等,可随着长大,随着相处时间的久长,尤其是双方几乎挑明的时候,他开始专一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公子哥的最大亮点所在,对贾宝玉有怨似乎不能理解。

其实也很好理解,自古爱之深,恨之切,她对贾宝玉自然谈不上恨,但是怨气是有的,俩人经常为生活中的小事争论不休,倒霉的自然是贾宝玉。可占得便宜的林妹妹却有高兴不起来。这个天外飞仙,看起来好像不食人家烟火,却又有心胸狭窄的一面。加上感情这东西一直就是自私的,所以,她虽然得到了贾宝玉的承诺,可在父母做主的时代里,这样的承诺实际上一文不值。她心里明镜似的,于是只能把这种忐忑与不安转化为莫名的怨气,发泄对象只能是贾宝玉,况且,贾宝玉也谈不上完整意义上的专一,没有深厚的感情,他应该写不出《芙蓉女儿诔》,他应该喜欢晴雯,虽说林姑娘断然不会为一个丫头吃醋,而且在那样的家庭里,即便贾宝玉真把丫头变成了小妾,也是天经地义,知书达理的林姑娘是没有话语权的。没有话语权不代表没有意见,要不王熙凤能整死小妾,平儿极度圆滑,林黛玉不会,一毕竟没过门,二是她做不到,结果只能掩藏在心里,时不时地转化成怨气,转移支付于她所依赖的未来老公。

让她满含怨气的还有她自己,一个孤儿呆在人家家里,自然愁绪满满,老娘过世较早,父亲的寿命也不长,在开始的走亲戚中,他能够受到亲戚般的礼遇,可时间长了家无常礼,原本正常,可敏感的她不会这样以为。况且,封建的婚姻应该是很讲究匹配的,家道中落的她能否获得贾府的垂青,她对自己没有信心,而贾宝玉的老娘是喜欢薛宝钗的,人家的亲戚比她厚实。不争气的还有她那弱不禁风的身体,成天抱着个药罐子,搁在谁家做媳妇,估计都有意见,何况看起来很好的贾府。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她似乎能感觉到,她注定没有什么好的结局。

所以,她始终感怀身世,始终喜欢孤独的竹,飘零的花。虽然也算锦衣玉食,可她觉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虽然花自飘零水自流,本属于自然现象,青春貌美的她却想到了“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高声诘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然后幡然醒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何谓怨,因悲生怨。

因悲生怨,何止一人?晴雯。

喜欢红楼梦的人多半会喜欢晴雯,曹雪芹也喜欢晴雯,对她的判词也写得精致,动情。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浏览全书,大抵知道晴雯是这样的女子,生的标致,身份卑微,却颇具个性,敢于反抗,输了钱总是想扳本的,活灵活现,很自尊自爱,对贾宝玉尽心尽责,又不是完全的主子与奴仆的关系,可以撕扇子,可以拒绝服侍宝玉洗澡,也可以果敢地面对别人的毁谤,并且最终拿出了自己的贴身之物作为与贾宝玉的诀别,真是不同寻常的女子。

可这样的女子结局是悲惨的,在病怏怏之中因为莫须有的罪责被扫地出门,他所钟爱的呵护的神所能做的只能大气不敢出一生地目送他的离去,然后偷偷地去探视一下,体会一下贫下中农的生活,然后在其死后,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文字虽好,与死者而言,其实一点意义都是没有的。

晴雯是有怨气的,模样不应该比林黛玉差,率性又是极具魅力的,而且又会精致的女红,还对贾宝玉一往情深,可仅因身为下贱,就无法对付别人的打压,最终红颜命薄,过早死去。论叛逆,林黛玉也是,可人家是直系亲属,又是老祖宗的掌上明珠,即便有刀子般的言论,别人是不敢怎样的,包括王夫人。偏偏晴雯有林妹妹的影子,所以她就更倒霉了。

让贾宝玉混账的不是晴雯,罪魁祸首是林妹妹,一个丫头是不会永远让公子哥牵肠挂肚的,那个公子哥有时候对丫头老妈子也不怎么地道,可既然林妹妹动不得,那就拿她的影子——晴雯出气吧,她是替罪羊。

几十年前,看老板电视剧《红楼梦》时,尚在懵懂的年龄里就比较喜欢晴雯这个角色,或许是演的好,或许人物原本就是很可爱的,或许晴雯那样的女子原本就是诸多男人的最爱。像闷葫芦般的袭人知适合做保姆和老妈子的,而城府很深的薛宝钗也只适合作一个完美的管家罢了。

假如贾府不败,晴雯不死结果会怎样,没准她也会混成个姨娘之类,但是她肯定不会幸福,性格决定命运,最后毁灭她的不是别人,一定是贾宝玉。

当然,也会有人说,谁都有怨气,宝钗有,袭人有,王熙凤有,贾探春更有,还有史湘云呢?哎,在天地之间,谁没有怨气呢,不过没有林黛玉与晴雯的激烈,或者说,没有她们的动人,对,有很多时候,怨气也是足够美丽的,比如林黛玉与晴雯的怨气。

三、劫

一个劫字里面有多少宿命在其中。

贾府的衰落,贾府的人多半是清楚的,比如早早去世的秦可卿,说道了树倒猢狲散的预言,还说道了,水满则溢的话,王熙凤内心是默认的,顺口提到了墙倒众人推的话语,也按照秦可卿的吩咐去做了。更有趣的是,好端端的灯谜,比如爆竹应该是喜庆的象征,算盘也不见得能反映出什么悲情,可贾政生生地就能预感到贾府衰败的征兆,近而忧心忡忡。

要知道,那时大观园刚刚修葺好,自己的姑娘刚刚当上了贵妃,还刚刚回来了一趟,场面是很隆重的。

唯一的解释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种幸福会持续多久?

其实不相信幸福能持久的绝非贾政一人,或许可以理解为,这种幸福的基础原本就不够坚实,原本就是包衣奴才,祖上侍奉过皇帝老儿,姑娘给皇帝做妃子,他们的救命稻草完全依赖于元妃的宠辱,这样的稻草是很纤细的,虽曾指望儿孙考取功名,通过正途来光耀门楣,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又有几分可能?

按说贾宝玉是聪明的,对对联,写诗填词作诔,人家不含糊,可他是不会去做的,顾着眼前的光景,及时行乐都来不及,秉烛夜游的架势都有,是不会整天搬弄四书五经的,倒不是他不积极,他也知道,很多时候,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靠读几本书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如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贾宝玉也不相信这种幸福的持久,推己及人,又有哪个时代,哪个人总能坚挺的相信幸福会长久地眷顾自己,在生命面前,人永远是极端脆弱的。

况且,即便是开国功臣,甚至是皇亲国戚,乃至皇帝本人,谁的幸福会长久?

生命于谁都是一样的,不过是悲与喜的交替,荣与辱的轮回,关键是看我们站在哪一个点上。

秦可卿虽然死的早,不过还算风光,带着几品夫人的光环下葬,曹雪芹死的不算迟,却留下了千古绝唱——《红楼梦》。

姑且不论王熙凤的死去,林黛玉的死去,晴雯的死去,史湘云的悲惨,贾探春的远嫁,巧姐的涉险,贾宝玉的痴狂等等,红楼后面,每一个结果令人唏嘘,却又那么符合情理。

只能用一句话来解释,叫做在劫难逃。

我们总是喜欢用我们的理解来注释历史和文化,用所谓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来解说贾史王薛的必然衰败,可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社会形态不过是一个标签,人性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至少很多时候都是一样的。

四、错

我不敢说别人读《红楼梦》时误读,但我总觉得这里面有很多错,或者说作者本人可能就是要展示许多错给我们。

总说丫环是悲惨的,其实书里面的丫环与老妈子在现在都是小康的生活水准,无论吃穿,还是生活情趣都不含糊,四五个丫头服饰一个人,工作量很轻的,吃虾子少不了一个腿,闲着没事还可以打打牌,赌个小钱,怡情娱乐,神仙一般。

否则,当袭人的家人想把她赎回的话,她是死活不肯的,自然有对贾宝玉的依恋,还有对优厚的生活待遇的依恋,还有对做花姨娘的憧憬,当得到贾宝玉的类似承诺之后,很多时候基本上已经在履行花姨娘的职责了,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得到了另一个准二奶奶薛宝钗的赞赏。

丫头里面还分三五九等,像袭人晴雯都是有可能做姨太太的,在丫环里面档次很高的。别人也嫉妒,贾宝玉的奶妈都看不过眼,发了一些肝火,但也无计于事,连守株待兔的小红给贾宝玉端了一壶水,都遭到了麝月们的冷嘲热讽,很快就击碎了小红的梦想,转而掉了贾芸的胃口,这般丫头做了主子的话,也是极难服侍的。

在主子面前她们极度可爱,那是争宠,是在为未来投资,在下人面前她们又是面目狰狞,只不过藏在了她们美丽的面庞之下,这是人性的弱点,她们跳不出这个圈子。

连较大都会倚老卖老,他有这个资本。

鸳鸯的待遇也很高,都说鸳鸯抗婚,惊天动地,可我们忽律了鸳鸯是谁的贴身丫头,是贾母的,加上她的坚决,自然抗婚成功,贾母一发火,诸事搞定,其他人呢,司棋死了,金钏死了,没人帮他们说话的,他们是丫头里的底层。

倒霉的还有那个叫彩霞的,赌钱时明明赢了贾环,却碰到了赖账的主子,在薛宝钗面前没讨到好话,反倒受了委屈,薛宝钗以为丫头与主子,主子永远是对的,这一点反倒不如王熙凤,她到很好地打了圆场。

还有那个贾宝玉,一直以为他是很好的,是那个社会的翘楚,是最具人性的,最把人当人的,是吗?非也。姑且不说他左拥右抱(吃别人嘴上的口红,怎么吃),美女如云还不够,看到袭人的某个亲戚有几分姿色,就想着吧人家也弄过来,和贾环的丫头纠缠时,惹怒了贾环,险些让贾环把他给烫了,你也不想想,你有袭人、晴雯、碧痕、麝月等等,人家庶出的公子纠那么个贴身丫头,你还想染指,人家不记恨你才怪,整不死你。

也不见得,他对丫头的好,心情不好时,也是拿丫头出气的,也是踹人的。主子与仆人的界限他分的也很清楚。在对丫环的维护上他不如贾母,他不敢替晴雯说话,他在母亲面前还想充当一个好儿子,即便牺牲丫头们的生命。

他只是一个善于用甜言蜜语糊弄女孩子的高手,他的强项就是装嫩,冒充清纯,遇事是不敢为的,林黛玉说他“银枪蜡头”倒是比较准确。

他不嫩,姑且不说,他于秦钟是否暧昧,可当他看到秦钟与智能厮混时,出奇的冷静,还开着玩笑,近而提点要求,看到茗烟盒别人鬼混时依然支招,让人快跑,非久经沙场者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倒是那个秦钟还算钟情,虽然姐姐出丧时,居然做有悖人伦之事,可当老父亲不接受小尼姑时,他居然死了,还真是有情有义,宝哥哥是不会为林妹妹死的,虽然经常挂在嘴上,那也有逗林妹妹开心的因素在里面。林妹妹真死了,他好像神神叨叨,但也过起了小日子,还生了小孩。当然,结果究竟怎样谁都不知道,后面的内容准确性是有待考证的,不过,通俗意义上的推理,他还是要和宝姑娘过日子的,没准还想为家庭打个翻身仗,他开始逛太虚幻境,就是为以后发愤图强做准备的。

我们真没有必要再贾宝玉身上投入太多的情愫,或许他就是一堆浑浊的烂泥,这点他倒是有点自知之明。只是委屈了可怜的林妹妹的一往情深,也辜负了薛姑娘的殷切希望,还糟蹋了晴雯、袭人们的万般呵护。

当然,其他人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转念一想,相对而言,他还是有优点的,毕竟他还是有点感情的,还能说出来,哪怕不见得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心实意。

都是错,林黛玉的冰雪聪明是个错误,贾宝玉的被妇人包围也是错误,晴雯的伶俐是个错误,宝钗的冷漠是个错误,王熙凤的精明也是错误,元春的暴毙更是错误中的错误。

只有巧姐没错,家道衰落就衰落,嫁给板儿,又没人挣没人抢,也许日子还会过得很踏实,日子清苦点没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摩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静的一叶小舟点评:

既然是(一),后面肯定还有不少的数字。取题《不敢论红楼》很妙,吸引读者倒是要看看作者如何来论。以痴、怨、劫、错分节论说,也很有思考。小编对红楼一知半解,没甚研究,推出供大家欣赏。

文章评论共[3]个
静月清荷-评论

果然是视角独特。听你分析睛雯和黛玉,确实有道理。黛玉诗中说自身是:“空缱绻,说风流。”睛雯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在77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了,嫌取了读者我们的眼泪。黛玉比我们古中国的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还:“病如西子胜三分。”小厮背后称黛玉为:“多病西施”。睛雯被王善保家的说为:“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王夫人见睛雯有:“有春睡捧心之风。”称睛雯:“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我在想,王夫人对睛雯的这通话绝对不是赞许吧! 所以,我非常确实你的分析!at:2010年09月01日 晚上8:31

静月清荷-回复期待第二回!还是要说一句落俗的话:感谢兄长支持,期待兄长后续更多支持! at:2010年09月01日 晚上8:32

水哥来了-评论

观点与众不同,我顶!at:2010年09月02日 早上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