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可可是我班上的女生,常着一条微喇牛仔裤,披肩发总是向后飘着,她在校园的哪个地方一立,就会成为一道优美、雅致的风景。
经我这样一说,你会觉得可可是个喜欢打扮的女孩,其实不是的,至少,在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我的眼里。可可是个素朴的女孩,她总是穿那么一两条裤子,上衣更换的次数也不多,头发也没特别的装饰,一个简单的发卡而已。可如此简单的装束,却让可可处处动人。准确地说,可可有着一种天然的气质。
单从脸部看,可可说不上漂亮,能吸引人的不外有一双小鹿般的活泼的眼睛。
可可是我班上的文娱委员,会唱许多很抒情的歌。可可做什么事,都认真,力求做到最好。为了让班上的午唱真正地唱出味道,她设计了调查表,让同学们填喜欢的歌,然后选唱多数同学感兴趣的歌,并教同学唱些很古典的,或有些韵味的歌,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和s.h.e唱的《再别康桥》。男生与女生都喜欢听她教歌,或唱她选的歌。
可可的学习在班上只能算中等,尽管每次都很努力,但效果不是那么好。如请她在黑板上默写,她的字一笔一画,很娟秀,很有力,但不时有一两个错别字。每当这时,我总要指出她写的错别字的同时,表扬她的书写。而此刻的她,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小鹿般的眼睛也失去了唱歌时的活泼,我知道她是想把语文甚至所有学科都学好,从她攥紧的拳头,可以知道她恨自己,更不愿意放弃。
我曾找过可可谈心,要她注意方法,如“字形”的识记,一定要记少不记多,记难不记易,要有一本像记英语单词样的专记易写错的字的小本本。她照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效果不错,错别字几乎没有。
可最近我发现可可的错别字又多起来了,而不少科目的老师对她的反映也大。昨天英语老师就火气冲天地对我嚷过:
“你班的可可,学会打扮了,英语早读刚开始,就用镜子东照西照,好象她有多美似的。”
说完,“啪”地一声把一面小圆镜放在我办公桌上。
今天碰到数学老师,她把我招到偏静处,同我小声交流,说她有一次见到可可与班上的英语科代表、数学王子李刚在学校林荫道上散布,有“拍拖”的嫌疑。还一个劲地说,可要把早恋的萌芽尽快扼杀,可不要让李刚这颗“清华”苗子给毁了。
又听化学老师说,可可还旷过课,那节课,可可与李刚都没在。
这些反映齐聚在我脑里,让我着实吃惊。看来,再好的孩子也会变啊,现在的媒体,现在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
但我又不太相信这些是两个孩子的劣迹。他们可是我班的“乖”学生啊。如果他们都成这样,那全班岂不一团糟了?是不是这些都是老师们看到的表象啊?我要如何从这些表象中搜寻背后的真相呢?作了多年班主任的我,想了想,决定还是先走“群众路线”。
我先找到班长王明,请他说说英语早读的情形。王明道:
“可可确实照过镜子,老师都把镜子没收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可她还挺委屈的样子,哭了鼻子……”
我又问了王明是否知道可可与李刚旷课的原因,王明摇着头,只补了一句:
“我记得可可与李刚是一块进教室的。”
班长王明的话,我是相信的。在班上,李刚第一,王明第二,王明与李刚在学习上较着劲哩。
王明的话很实在,只是说话时的表情,让我有些捉摸不透,多多少少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看来,不能只听班干部的,还要找找普通同学与当事人。
我很快找来了班上的“精灵”。“精灵”是班上的消息灵通人士,班上有什么风吹草动,极少他不知道的。尽管如此,“精灵”却不爱说东道西,口碑很好,也很正直。
“精灵”见了我,有些不够正经地对我说:
“班主任大人找我,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我正言道:
“当然,想听真话。”
“精灵”拉开话闸:
“老师,你相信可可是个爱打扮的女孩吗?她犯得着在‘老古板’面前打扮吗?谁愿意将把柄交给老师,让自己受责罚?”
“也许英语早读课上,可可就是照照散乱的头发或什么的,这也有可能呀!……”
“精灵”打断我的话头
“看来,我们的班主任大人还不怎么了解可可,可可有哪天没有梳理好头发进学校的?当然,你可能不完全知道,可我知道,我就坐在她后面。”
“那她为什么要照镜子呢?”
“还不是学那苦命的英标嘛。不是有种学法叫‘邓泽英语音标口型训练法’吗?这种方法就是要按图示,抛弃以前的发音习惯,照镜子,按发音的细微动作认真练习,直到让发音习惯成为新的发音习惯。‘老古板’应该知道呀,可她为什么要一口咬定可可是照镜子打扮呢?千怪万怪,就怪可可太认真,太认死理了。”
我又问道:
“你知道可可与李刚那天旷课是因为什么事吗?化学课上?”
“这个不太清楚,不过,李刚曾对我说过好像是帮什么人。龚老师,你还是问问当事人吧。”
二
中午,趁办公室没有其他老师和同学,我找来了可可。
可可看起来像没有睡好的样子,一脸的疲倦。
我给她接了杯水,递给她,说:
“可可,这段时间怎么了?”
“常失眠……总有想不完的事……”
“总不至于要牺牲休息时间想吧,何况一天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
“可不得不想啊,现在已经到了高二上期,而我的学习又不理想,还有……”曾经活泼的眼睛写满了忧郁。
“可可,你要看到进步呀,学习这事啊,急不得。”
“龚老师,我哪科都差,从英语到化学……”可可脸上现出失望的表情。
“可可,英语课,你是有收获的,你不是在加强口型练习吗?”我不打算直接说出英语课和化学课上的事,而想在谈话交流中引出。
“龚老师,我知道你想说英语早读上的事。那件事,是我的错,我不应该照镜子,可我是为了学习呀,我口语不够标准,想练习练习,没想到……”可可的眼开始红起来。
“可可,早读课,老师有统一的安排,你那样做,自然会引来老师对你的误会,以后注意点就是了,英语老师处,我会与她交换意见的。”
可可点点头,充满了感激。
“刚才你说,化学也有困难……”
“是的,龚老师。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常找李刚辅导,可有人说我们谈恋爱……连家里也知道了……”
我明白可可失眠以至白天精神恍惚的缘由了:小小年纪,要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要接受些无端的怀疑与训导。这是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女孩子所不能承受的。
望着瘦弱的可可,悲悯之心从我心底升起。
想想自己这个班主任,为学生做了些什么,除了一天到晚管学习,管学习,再管学习,还做了些什么?关心过孩子心理与生活了吗?
就拿可可来说,我为她做了些什么?
我不想再问化学旷课的事,以免让可可受心理的折磨,也没想出能解决可可问题的办法。因为,我不可能简单告诉可可,不能同异性同学交往,请求辅导只能找老师和女同学,不能找男同学,更不能在散步时同男同学一块探讨问题……最多能说说要把握好与异*交往的“度”。但这些,或许她的家长都已经说了吧。
我这时想到了如下的话,很坚定的说给可可:
“有种花叫郁金香,她在经受风尘的历练后,会淡去青涩,坚挺地滋生出另一番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壮美!”
可可离开我的时候,我分明见到她的眼里闪出一种坚毅的光。
三
我决定到可可家去家访。
可可到我班一年,因为听话懂事,我没到她家家访过。只是在两次家长会上见过可可的妈妈,瘦高瘦高的,是位小学教师。
我想这次家访或许能遇上可可的妈妈,大家都是教师,沟通应没什么问题。
通过一条小巷,我来到了可可的家。可可把我引进客厅,倒了茶以后,就找她爸爸去了。离开时对我说,她妈妈是小学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今天有事要晚些回来。
没多一会儿,一个魁梧的身子闪了进来,远远飘来一股酒气。老远地就对我说:“班主任来了,贵客,贵客。”
没等我接话,可可他爸便递我一支烟,见我推拒,就自个烧起来,接着就滔滔不绝:
“我们可可这个鬼丫头,小小年纪,就在学校谈情说爱,我这个当后爹的没关心到位啊,前两天我还把她训了一顿……龚…龚老师,不瞒你说,我下岗还没地着呢,整天心里窝得慌……家里就她妈那点钱,可鬼丫头怎么不学好呢……我与她妈对这丫头希望大……”
“大着哩”三个字还没说完,竟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我能有什么行动呢?我喝完最后一滴水,放下杯子,退出门去。
运气也好,在巷口遇着可可的母亲。可可的母亲在我面前现出焦急的模样,急急地问我:
“龚老,可可在学校是不是‘谈朋友’?”
我想了解源头,便问:
“你听谁说的?”
“医院的朋友告诉我的。她与可可的数学老师可好啦,还叫医院里的朋友保密。”
一股火气从我心底呼地冲起,怎么能如此不负责任的说这样的事呢?
我摇晃着头告诉可可的妈妈:“没有的事,你要相信可可。可可现在背负的担子很重,你们应该多多与孩子交心。”
接着,我把可可找李刚辅导的事讲给了可可妈妈听。
可可的妈妈绷紧的脸,终于有了些松缓,不过,还是不无担心地对我说了最后一句:
“可可这孩子,怎么不找老师和女同学辅导呢?”
别了可可妈妈,我的心依然很沉重:是啊,为何可可不愿意找老师和女同学辅导,而要找李刚辅导呢?是可可说了假话,还是班上或化学老师出了状况?
带着疑惑,我心里不快地跨上了回家的自行车。
回到家,我提不起心思做饭,就为自己泡了碗方便面。我在想可可妈妈的话,到底要如何解开心上的疙瘩呢?想了半天也没理出头绪。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考虑了一下,决计找找李刚。
放学后,我把李刚约到了校园林荫道上。
大家都是男子汉,我的话就直了些。
“李刚,你是不是常给可可辅导啊?”
李刚没答话,只是点头。
李刚这孩子属于有就会认,若没有打死也不认的男生。
“可可与同学关系挺好的,怎么没向其他同学请教呢?譬如女同学,王雅不是数学与化学都不错吗?”
这会李刚说话了,还带有些激愤:
“龚老,眼里看到的不都是真的。可可其实在班上挺受孤立的。你知道,王雅也是个活跃分子,在参加文娱委员竞选时票数只差了可可一票,她心里是有怨气的,更何况可可进了校学生会文娱部。”
“午唱和班上的文娱活动她不都表现得不错吗?”
“那当然,因为你在场。”我看到李刚嘴角有一丝讥刺的冷笑。
“那还有其他女同学嘛。”
“要么成绩不好,要么被王雅拉过去了。”
我开始感觉到班上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着暗流。不过,并不死心。我又问:
“王明呢?也可以问嘛。”
这一说,李刚来气了,胸脯微微起伏。
“可可曾给我说过,他找过王明,可王明如何对可可的呢?让可可抄他的作业,讲,他没时间。龚老,天底下还有如此自私的人。”
我已经明白可可为什么要找李刚辅导的缘由了。
“哪老师呢?”我还想挖掘。
“很简单,两位老师的一贯原则都是只讲难题,其余学生互相研讨解决,可可的题没分量!!”
很长一段时间,我无语。我觉得应该就班上的现象作一次导向性主题演讲,让一些同学猛醒,也打算与科任教师作些交流。
我拍了拍李刚的肩,说:
“李刚,你做得对!”
李刚眼里分明有些泪光。
我觉得与李刚的谈话很有收获,我想乘胜追击,问出他与可可旷课的个中缘由。
“李刚,前段时间化学课你与可可旷课是怎么回事?”
“龚老,我本不想张扬这件事,稍后我会给你一个答案。不过,我要强调,也许你应更换‘旷课’这个词。”
四
一天上午,校长找到了我,说他接到一封感谢信,感谢谁没点出,姓甚名谁更是无从知道。内容照录如下:
育才中学:
感谢你们培养两位好学生。若没有这两位同学的帮助,我们或许就再也见不着为我们操劳一生的母亲。事情是这样:
5月8日下午,母亲去茶馆喝茶休闲,刚到落鸿桥,不知怎么的就晕倒了。幸好你校的两位学生经过,将我母亲送到人民医院急救室。说也巧,我爱人是急救室医生,一直忙着抢救母亲,竟没来得及问送我母亲前来的学生姓名,只看到两人胸前佩戴的红色校徽是“育才中学”,一是女生,一是男生。我们相信学校有办法帮我们找到这两位好学生,替我们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曹大力
校长向我解释说,他已让学生处老师在各个班查寻,5月8日下午其他班均没有迟到旷课的学生,现在只能在我的班上查找了。我向校长说了声“马上办”,就急急地来到教室。找到了班上的纪律委员,一看《出勤记录本》,果然是“可可”和“李刚”。我当即报告了校长。校长说,要我写篇通迅稿给学校播音室,学校将大力宣传报道。我答应了。本想找可可与李刚谈谈,但想到他们有课,也就暂且搁下。
我回到办公室,打算写通讯稿。这时一封信从我抽屉内飘出。信封上只有“龚老收”三个字,从那熟悉的字迹可看出是李刚写的,送老太太去医院的事和曹大力感谢信中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增加了这样的细节:可可先到,李刚后到,到的时候,见可可正背着老太太往桥下走。落鸿桥距街较远,招不到的士。李刚来了后,才换下可可。信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在人的一生中,有种种选择。如送老太太到医院这件事,可可与我都选择了道义,却承受了“旷课”的恶名。又如可可为了选择可帮助自己的朋友,却承担了无端被猜忌的痛苦;我选择了帮助同学,却成了同学群中所说“傻瓜”。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决定一个人的生命高度,至于“助人”那是小芝麻一颗,这是多么的狭隘,又多么的庸俗啊!……
五
我开了这样的主题班会,话题是“高贵”,在这场讨论会上,我读了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其中的这两段话,我读得很沉稳,很有力: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很动人的光彩。
在读如下一段时,我表现出明显的激动:
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读完后,我一一扫过同学们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脸,我感受到可可的专注与热情,感受到了李刚的坚定与执著,感受到了“精灵”的正直与坦诚,也感受到了王明的沉思与反省,感受到了王雅的痛悔与难过……在我眼前,一张张脸幻化成了一株株郁金香,它们或红或紫,或黄或白,很漂亮,很恬静,很优美……我望着这满屋郁金香,学着法国作家大仲马对她很有感情与力度的赞美在心里说道:
“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六
育才中学体育节正值高*,女子800米比赛已持续了一段时间,各班拉拉队们喊破了喉咙,尽管有些沙哑,但声浪还是一阵高过一阵。瘦高的可可和王雅分别保持第一和第三。现在是最后一圈,所有的参赛队员都在进行冲刺,一女生一个快速抢道动作,把进入快道的王雅狠狠地撞向一边,王雅哎哟一声,倒在跑道上。可可被王雅的惨叫一惊,猛地回头,想都没想停下跑到王雅身边,将王雅手往肩上一搭,将她抱起,快步跑向道边迎候的我们。我安排同学用担架将王雅抬向校医室。可可一转身又快步向终点冲刺,但已经迟了,她只比倒数第二名快了半步。我和几位同学迎向可可,两位同学架着可可在球场继续缓走,我则跟在她们身后。我夸赞道:
“可可,好样的!”
“龚……龚老……,谢…谢谢……”可可气还没喘匀,只能如此给我说话。
“可可,你再走动,走动,我去医务室看看王雅。”
“龚老,我也去!”可可一副很坚决的样子。
可可现在好些了,没再让同学架着,对我补充道:
“龚老,没什么,我初中跑通学跑习惯了。”
我们来到医务室,一张小床边围满了我班的学生,有班长王明、学习委员兼英语科代表李刚、“精灵”、“快嘴”(“婆”同学在叫是时候省掉了,因为“快嘴”强烈抗议,说可叫她“快嘴”,但不要加“婆”,这样会把人叫“老”了)等,见我来了,都让开一个缺口。
王雅半躺在小床上,脚膝缠着纱布,左臂涂着碘酒。听医生说,没伤及骨头。
“王雅,还好吧。”
王雅点头,对着可可招呼道:
“可可,这边坐。”
“可可,刚才王雅还说谢你哩!”“快嘴”真是快人快语。
“不用谢,我们都是同学嘛。”
我把目光转向王雅,王雅眼里噙着泪水,侧身向着可可:
“可可,真要谢你。我……”
可可没说话,只是往上挪了挪,让王雅靠在胸前。
若是不注意的话,可可与王雅还真有的挂相,像是俩姐妹。
七
为了整体推进全班的学习,我组织了“一助一”和“多助一”活动。
第一步是报名,即愿意辅导同学的,在班长王明处登记;愿意接受辅导的同学,在学习委员李刚处登记,并填写志愿表,其中最主要的几项内容是:(1)弱科(2)意愿:让谁辅导,可以是男同学,也可以是女同学(3)辅导方式等。
报名表交给我看了看,见在王明处报名的就有:李刚、王雅、“精灵”等,其中赫然排在第一的就有王明。我心里虽喜,但转念一想,这是否是另一种竞争呢?或者说是做给我看呢?不管是不是,都是好事情,就看具体过程与效果了。再看李刚处的登记表,有可可、“快嘴”、“黑胖”等。
第二步是配队。由班长王明和学习委员李刚根据所需辅导学生的意愿,进行配队。若有多人对一人或多科对一人情况的,在征求意见后调配。我看了下配队表,这种情况还比较突出,有许多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把目标瞄向李刚,瞄向王明的竟无一人。遇到这种情况,我是不便多说话的,就由王明和李刚全权调节处理。我只关心调配结果。
过了约两天的时间,调配表出炉,我一看,竟有些新发现,如可可的化学由王雅辅导,数学仍由李刚辅导。让我没想到的是可可的英语由王明辅导,据“精灵”告诉我,这两天王明心中有些不快,原来爱在球场上蹦的他,一下消去了踪影。或许可可是出于维护班长的脸面吧,抑或是出于别样的考虑,竟主动找王明配对。王明在意料之外也竟欣然接受了,而且还做出一副要真帮实干的样子。或许王明又在暗中跟李刚较劲了吧。
真是不离不弃的“龙虎斗”!!
八
随着“一助一”和“多助一”活动的开展,我班的学习到了高三上学期有了明显的起色与变化。
数学老师告诉我,可可、“快嘴”“黑胖”的成绩有了显著进步,可可的成绩上升幅度最大。数学老师最后对我说:
“龚老师,你说可可会不会是作弊的成绩?”
我摇摇头,说:
“不会吧。”
“我想也不会,她在中等生所在的教室里考试,而这次考试客观题少,即使是手机作弊,也得不了那样的分。看来可可是大进步了。龚老师,看来,我的教学目标下移是做对了的,当然也离不开你对班上的管理。”
我笑了笑,说道:
“都是张老师的功劳,我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
这段时间,天天都有喜讯,大多是可可的,如英语口语纯度提高,成绩飙升啦,化学测验竟在女生中居第一啦,艺术节表演我班获合唱金奖啦,数学奥赛我班的获奖人数居年级第一,其中有全国二等奖一人,是李刚;三等奖是王明。一时间的荣誉接踵而至,让我心里有无尽的喜悦。
正在高兴之时,我的“心理热线”来“电”了。我打开邮箱,一封email跳将出来。
先来一个动画了的痛苦表情。
接着是信,内容如下:
我不知该不该对你说,但我也只能对你说。这两天,我的心里在下着雨,雨中随风飘来的是他的有些偏长却又飘逸的头发,还有一种特别熟悉的味道。我静不下心来:他在,我就偷偷地望他的背影;他不在,我就幻想与他在一起的情形;尤其是晚上,特别是有雨的晚上,我常睡在床上一刻不停地想他,他的脸,他的宽厚的肩,他的修长的腿……哎,这也许就是人们说的初恋吧。为何那样苦涩?我不知道他是否喜欢我,他成绩那么好,人又长得那么帅。也许你要说我不正经,到高三了,一天到晚还想这些,可我控制不住啊,我也想集中精力学习,可总是管不住心,它总像活泼的小兔,想往外跳。怎么办呢?老师,你救我,帮帮我。
一个期待你回复的女孩
邮件是我班的学生,这是无疑的。因为我向学生公布过邮箱,也谈过我的心理拯救计划,我不希望成为学生们的精神领袖,只想做一个愿意听他们心声并能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的朋友。
若说是外班学生,她可能通过我班学生获得邮箱,但她似乎找学校很有影响力的心理女老师更好些呀;若是外校学生,这种可能性更小,几率应为零,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又不是心理教师,更不是出名的心理教师。
是谁呢?从笔触来看,不像可可,可可的语言素朴真挚,倒又些像王雅,她常写些我称之为“小女人”类的散文。但也说不定准,因为,情感的变化会带来文笔的变化。
我瞎推测,是没有意义的,回信要紧。可如何回复呢,面对这样一个单恋型的纯真女孩?
想了想,我打下了如下文字: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你内心涌出的情感是真挚的,美好的,是一种可贵的情感,而非一种罪恶。你把这种情感定义为初恋,我认为不太准确,只能是一种单恋。同学啊,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对你说,爱情就像花的种子,它的孕育,需要土壤、水份、养料,还需要阳光、雨露、空气。目前你的情感要进一步发展,是不现实的,不具备基础与条件,你有所意识,怕影响学习,这是好的。如何排解这种情感所带来的纷扰呢?我的建议如下:1、若你确实喜欢他,就把这种情感的种子暂时埋藏心底,到有可能的时候(譬如大家都有了工作),再向他表白,看看对方的意见;2、提升自己的思想,化喜欢一个人,变为与他比拼学习、工作、做人等;3、加强身体锻炼,正常地与周围的人交往,也包括他,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封闭的小天地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龚老师真诚地希望你早日从情感迷雾中走出!!
星期日
我又把所写的文字扫描了一遍,加了一只飞翔的小鸟的动画,才把邮件发了出去。
九
邮件发出了很长时间,也没得到女生的回复,或许是我出的主意于她没用,或者说,她还在尝试之中。回不回复不是我所关注的,我关注的,是高考即将来临前的我班的女生状况。尤其是可可与王雅成了我关注的重点。
从学习状况来看,可可已经跃居女生第一,王雅退居第二,不过相差不大。可可已经淡出求助圈,她与王雅成了其他女生的辅导“老师”。可可一人对多人,辅导的有“快嘴”、莎莎、曾艳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安排的,总是既帮了别人,也私毫没影响自身对高考的最后冲刺。
王雅仅辅导萌萌,但她的学习成绩总是落在可可后面,与老师反映的她上复习课的瞬间走神可能有些关系。
我开始确定那个单恋的女生,应该就是王雅。若是王雅的话,她单恋的男生应该就是李刚,因为李刚就符合她信里所描述的男生特征。
不过,没听说王雅与李刚有些什么频繁的接触呀。王雅可不是像可可那样沉稳的女生,往往一想到,就会急急去做。
也没听说王雅与可可之间有些什么冲突呀?自上次体育节后,两人好得像亲姐妹。
倒是李刚与可可之间,还是依然故我,不知是老师与同学已经认定两人关系或习惯于两人的常规行为,还是两人之间除了交流学习与思想外,也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不过直觉告诉我,班上不会如此平静。
不妨找找“快嘴”。
“快嘴”不属于那种泼辣性的女孩,唯一不够稳重的就是嘴快,把不住“嘴”这扇门。
我采取闲聊的办法,说道:
“圆圆,你最近进步蛮大的哩。”
“哪有人家可可进步那么快?”
“也不要急,你还会再往上升的。”我极为肯定地说。
“谢谢龚老鼓励,为你这句话,我也会拼的!”
我转过话头,问道:
“圆圆,最近你们女生圈中都有些什么新鲜事呀?”
圆圆想了想,说:
“没什么新鲜事呀,只是可可曾帮王雅传过纸条……”
我找到了兴趣点,激“将”道:
“还有什么要对龚老保密的嘛,不说就算了。”
我打算要离开她的样子。
圆圆急了,就道:
“龚老,也没什么可保密的。我全对你说。情况是这样的,王雅要请可可帮她把折叠好的纸条交给李刚,说的是李刚请她写的高三后期学习心理辅导策划案,就把纸条给了李刚。说也怪,平时就与王雅有些疏远的李刚,竟给王雅回了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什么,可可、我及所有其他女生都不知道。”
看来圆圆只知道这些了,我就对圆圆说:
“刚才老师问的事,你一定不要对别人说。”
我实在怕圆圆这张快嘴生出些不必要的事端。
我忽然间明白,看来90后不想我们60后,有些事靠老师是不能解决的。
十
高考结束了。我班的学生一下由紧张变得轻松起来。没有谁再理会该选a还是选b,也没有谁再理会课本。课本大都被学生们捆扎成一大包,一小包,有用的带走,无用的将送向垃圾站。这也能理解啊,寒窗十二载,我们的学生的精力、心血都 “耗”在上面了,总的来说,有爱也有恨,但更多的是恨多于爱。不过我班的学生较为理智,没有像其他班的同学把书本撕扯了,弄得教室里纸片满天飞,也许是我曾对他们说的一句话起了作用,这就是“知识无罪,课本无罪,应试教育有罪” 。
在考完最后一科后,班长王明告诉我:
“龚老,今晚我们班组织了一个告别晚会,请您一定参加。”
晚上,我来到了班上,教室里灯光透亮。教室黑板上是我班的书法家魏风留下的字迹:记忆难忘,心留在这里。
我进教室,同学们已迎候在教室里了,除了围座两圈了同学们,还有坐在客席位置的老师们,老师们的座席前面摆放着很大的一束郁金香,大概是同学们精挑细选的,朵朵如酒杯状,大而且艳,金黄、粉红、深蓝、银白……可谓占尽了人间所有的好颜色,鲜艳至极,美丽至极。不知怎么的,我竟是最后一个到来并落座的。我一落座,一个熟悉的甜润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们的到来。”是可可,今天的可可与过去的可可一样,所不同的微笑中带着自信与坚定。
“下面,由我和同学们一起为老师们唱一首我自创的歌《郁金香的梦》”。
本是海的女儿
不幸流落尘土
成了花的公主
人间多了一份高贵
圣洁留给自己
回不去蓝色的故乡
那就亭亭于大地
挺拔,再向上挺拔
彩色飞吻送太阳
以一个花季的生命
完成天使的雕琢
歌声悠扬舒缓,在教室里弥漫开来,带着绿色与阳光的味道。
我欣赏着歌声,望着同学们一张张充满着青春朝气的脸,脑海里出现了与一朵朵郁金香叠印的画面,我心里洋溢着无比的幸福与满足……
我的孩子们
我可爱的郁金香!!
一一
高考录取揭晓,我班的学生录取情况如下:
李刚,清华大学
王明,北京大学
“精灵”,上海交通大学
可可,北京第一外国语大学
王雅,北京航空大学
魏风,四川大学
……
连“快嘴”“黑胖”都分别上了二本、三本。
学生们组织了一次同学会,邀请我参加,便请我这个“歌王”(学生送给我的雅号,因为在进行诗词教学的时候,我教学生一种记诵法,这就是“唱” 法,有现代谱成曲的就跟着mp3学唱,没有的就自己吟唱,准确地说是乱唱,只要有助于记诵就行)下卡拉ok厅,其他老师借有事走了,实是“砌长城”去了,我呢,则没有这个爱好,就被同学们拉下了歌厅。
在歌厅,同学们让我先唱,我唱了首苏联民歌《卡秋莎》,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唱。你不要说,学生们在学校里,还不容易看出来,在歌厅,一个个都放得开,都成了歌星歌王,或以歌多取胜,或以歌唱得绝取胜。
在歌厅大概有一个多小时,妻子来电话了,要我同她一块去看望医院的朋友。
我对王明、李刚、可可、王雅他们致谢。
这时可可捧着一本用花束着的方方的东西递到我手上,说:
“这是我们班的毕业纪念册,每个同学都有留言,算是我们所有同学的一点心意吧,希望老师有闲空的时候翻翻,记得起我们。我们永远感激您!!”
歌厅里掌声雷动。我被这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我眼里涌出泪水,向着同学们高举纪念册致谢:
“谢谢,谢谢同学们,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孩子。”
我情绪有点无法自控,赶紧挤出歌厅小门,可可随我出来,眼里噙满泪水,对我又一次挥手。
我远远地送去一句安慰的话:“可可,我们见面的机会多着呢!”
在同妻子去医院的的士上,我打开了纪念册,这是一本精致的纪念册。这里所说“精致”,除了本身相册的做工外,还有可可与同学们劳动的汇聚。封面上嵌着“郁金香”三个字,下面是“2005级3班”,全是立体的近似镏金的黄灿灿的字,这应该说是“书法家”魏风的功劳。
第一张活页卡片上贴着可可的生活照,不做作,很自然,也很恬静。卡片一角粘着粉红的郁金香干片(看来告别晚会上的郁金香让同学们派上了用场,没浪费,反成了艺术的点缀)。卡片的主体内容是可可的生活感言:
郁金香是龚老所爱。有一次我和同学去他家,见他家里就有一盆。当时并不知道是郁金香,是龚老告诉我们的。
说起郁金香,我似乎与她天生有缘,竟有着相似的经历:我和母亲不是本地人,老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那一片土地孕育了我的灵性与柔情,忘不了那片土地哟,那里葬着英年早逝的被学校的师生们称为“才子”和“才子老师”的父亲,那里堆积着父亲对我的无尽的关爱与呵护……
或许母亲是为了离开那伤心地,或许母亲是为了她与我更好的发展,我们来到了新的城市,母亲踏上了教育之旅,我走了上求学之途,从初中到高中,一直走到毕业。母亲的敬业,为我树起了高标,我必须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到了高中,我感到最幸运的是遇到了儒雅的龚老,他让我找到了父亲的影子;我遇到了最好的同学李刚,是他们及所有的人让我懂得什么是自信,什么是坚毅,什么是向上……我感谢故乡,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一句话,感谢生活。
一段不为我所知的经历,让我对可可又有了新的理解。
第二张活页卡片,是王雅的,她选贴的是大红的郁金香干片,照片上的她漂亮而有些锐气。也有一段生活感言:
我喜欢大红。可可让我选郁金香,我就只挑大红。大红代表着我的生活追求,男孩可狂想航天,我王雅也有航天大梦,有一天将有女航天员王雅的名字写入航天史册。我要像舒婷的《致橡树》中所写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当然为了未来的那个可一起听雨、观流星的男生,我还是要改改身上的劣根性,这就是容不得别人超越……
我又往后翻了翻,怎么,在前面的活页卡片都是女生的,看来我们班的男生都挺绅士的。
我又往后翻了翻,看到了王明的活页卡片,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结实英武的男生,架着一幅眼镜。他选粘的也是大红郁金香干片。生活感言较长,我浏览了一遍,注意到了这样一段:
为着心中火红的理想,我活得很累,牺牲了许多,有自己的身体,同学的情谊……今天我成功了,进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高兴之余,我也有些失落。三年来,我身为班长,为班集体想得太少,不是“一助一”和“多助一”活动,我不会觉得我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有多糟。平时觉得大家都还听我的,蛮以为自己多有威信,其实我在同学们心里的那杆秤上已变得很轻很轻。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我要重新获得同学们的信任,尽管现在我们不在一起,但我们都在地球上,说大也小,美名传千里呀!看来,既要成就事业,也要铸就美名。
再往后翻一页,我见到了李刚的活页卡片,照片上的李刚与平时没两样,帅气而大度,一双睿智的眼睛闪烁有神。他选取的是深蓝的郁金香干片。留言很短,却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记住了龚老向我们推荐的一句名言,这就是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告诉我,一个人要少索求一些功名利禄,多追求精神家园的充实与美好。这样,他的一生才是诗化的一生。
我停止了翻阅,我的眼前又升腾起这样的一幅画面:一株株的鲜艳至极,美丽至极的郁金香后,立着的是我班50多个像郁金香那样珍贵动人的孩子们……
(完)
-全文完-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