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国式民工笨的掉渣

发表于-2010年09月07日 凌晨2:23评论-16条

注】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百度百科》

【壹】 再提农民工

很明显,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我曾经在拙作《贫与富》里写过一小段关于农民工的文字,这里引用如下:

那些农民工都穿着一样的脏兮兮的衣服,吃饭的时候蹲在角落里,手捧着饭盒,蓬头散发。城里人尤其是那些富家小姐遇到他们的时候会绕路走开,有的甚至皱着眉头,捂住鼻子,满脸的厌恶之色。是啊,在那些城里人眼里,和那些农民不是农民,工人不是工人的群体不是属于同一个世界的,他们“理所应当的”属于下等,呆在城市里已然是一种玷污。而那些农民工也早就将来城市的最初梦想化作泥土,遁于无形。盲目的双眼,机械式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们也曾想过融入这个城市,但城市拒绝了他们,利利索索的拒绝了。他们在外边过着非人的生活,回到家里时,只能铁青着脸,训斥儿子去好好读书,不想下一代再重蹈自己的覆辙。他们眼里的城里人是高贵的,高贵到他们不敢正眼去看的地步。和城市对他们的鄙弃正好相反。 

曾经在公交车的一幕让我终身难忘。一个城里的孩子大概外出旅游刚回来,欣喜的给自己母亲打电话:“妈,我大概三十分钟后就要到了”,“晚上给我准备什么东西接风啊?”,“妈,我在外边的时候特别想你”,“哎呀,妈,堵车了,要不不你让我爸来接我吧”等等。这时候,公交车后边的一个农民工也从怀里掏出一破破烂烂的手机,打通后就说了哽咽着说了一句话,“狗儿,在家好好学习!”。

那一刻,我泪如泉涌,我可以明明白白的揣摩到那位父亲的心。在听到一个城市孩子与母亲的对话后,任谁都可以想象到那个美满的家庭,这时,想到自己也是一个男人,却这辈子也没办法让自己家里人过上那样的日子。再联想一下自己平日工作里的辛劳和委屈,心头被牵挂围拢,一定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成才,可自己又大字不识一个,所能做的只剩一句“好好学习”。当时公交车里应该都是城里人吧,因为没人感受到后边的角落里,一个男人的心在流血。 

他们一生建起了无数的高楼大厦,自己一家却住在阴暗潮湿的小平房里。他们生产了无数的小麦,自己的一家却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个世界太多不公!

同样是人,何以有劣质之分。 

传说当年女娲造人,刚开始是用捏的,后来累了,直接找了一柳条,往泥潭里一蘸,再一甩,于是,捏的就成了富人,甩的就成了穷人,由于甩的数量肯定比捏的多,所以富人永远是少数。 

都是女娲惹的祸! 

我们都知道,外国的工人是被资本家最大限度的榨取着剩余价值的,但比较一下他们与我们国家农民工的生活水准,真恨不得说一句:宁愿我们也是资本主义! 

大抵上来讲,上边这些文字是从情感角度来诠释农民工的,参杂着悲哀、同情、无奈以及些许愤愤不平,暑假的时候,我随着一个小型的建筑队磨练了一段时间,然后觉得很有必要献给他们一段理性的文字,于是就有了这篇《中国式民工》的构思剪影,下面让我们理性公正的来看看这个特殊的群体吧。

【贰】 无知或者简单

大抵上来讲,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以平均年龄为三十五岁看待的话,他们出生的时候正处于中国最最困难的阶段,要接受良好教育是不可能的。而文化和一个人的气质谈吐之间的关系相信也就不必探讨了,因此,他们言语粗鲁,出口成脏,随地吐痰甚至大小便,再加上脏乱臭气熏天的衣服和身体,也决定了他们永远无法真正的融入某一个城市。

之所以给这个小标题起了无知或者简单,是因为要从本性实在是难以定义。打一个很小的比方:某天下午三天,我去工地的时候,两个民工在吵架,看到我的时候赶紧给拉了过去,“来来来,大学生,你给叔评下这个理,看一哈这两个手机到底哪个好点?叔这个手机这么大的,肯定比他那个好”另外一个民工眼红脖子粗的,“你听他那个手机放歌那么声音那么小的,肯定不是一个好货”。原来,他们一个认定一个手机的好坏是凭借着谁的手机附带mp3的声音大,另一个则说是手机的大小,事实上两个手机都只是很常见的山寨机,也就不过三四百块钱。因为我正在读大学,暑假去那里做苦工也算是一种锻炼,他们就把我当成了裁判,而我此时,颇有些当年孔子遇到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更多的是,透过他们俩人期待的眼神,我看到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在你们能熟练的掌控电脑,网络,mp3、4、5,智能手机等等信息化产物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有这么滑稽的一群人吗?我最后无奈的说了一句两个机子都挺不错的,然后将满心的悲苦化为气力,发作在那搬不完的水泥砖头上。

这大抵就是农民工的一种无知了吧,但又不能真正的称作无知,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产物,他们只不过似乎远远地和现下世界没有接轨罢了,试问如果当年他们每个人也有我们接受教育的机遇及条件的话,谁又不敢保证里边会不会有现在某个机关政要的头牌人员呢?因此,这里姑且称之为简单。

除开那些他们熟悉的少的可怜的物质或者行业外,他们对任何东西似乎都有自己奇怪的的理解力。比如说他们认为洗发水泡沫多的就是好的,认为一个墨镜就只该值几块钱,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但昂贵的不是每天都能吃的东西就是两块五的肉夹馍。他们不知道什么metersbonwe,他们不知道哈根达斯,他们不知道上万元的lv的包包。这个社会的物质潮流在他们眼里似乎根本是天方夜谭,不说追随,连听都不曾听过。

但是!这个群体的简单悲哀背后有着他们特有的历史背景,如果把你放在他们出了娘胎就喝玉米糊糊、小学都不曾有条件去经验、大小就在田地里喝玉米麦子打交道、最后怀着一家人的希冀来到城市用真正的血汗赚取着那么点边缘工资的话,我们无从责怪或者不屑!更没有资格去取笑或者嘲讽!

【叁】狡黠与实诚

似乎这又是一个矛盾的词组。不要怀疑,请耐心往下看。

狡黠:

这里的狡黠只是隶属于他们的一种小聪明,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他们每天在工地上的劳作任务量是很强大的,就拿我暑假来打个比方。首先:早晨是六点到十二点,下午是两点到八点,每天整整十二个小时!尤其在酷热的夏天,下午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跟水里泡的似的,全身湿透。 其次:我干了一个月全身大小创口以数十计算,什么手指头给钢管夹了、什么脚丫子给砖头咋了,都司空见惯的不行,连创可贴都没有,更无谈什么担心发炎之类的,两个手掌心全是血泡,工作强度很是艰巨。最后: 工作环境很是恶劣,蚊虫什么的,叮的我全身是包,没有风扇,更无谈空调,唯一的休息,就是找个阴凉的地方喝杯凉水。 在如此之长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重的工作量以及如此之差的工作条件里,他们养成了一种自己特有的工作模式,那就是一个字,懒!

可以说,在最初始的时候,我是很看不惯这种方式的,我得思维逻辑是先竭尽全力把任务完成,然后就可以腾挪出休息时间,但那些小工们,每个人都懒得出奇。比如要把某一堆砖块从甲地移到乙地,他们每次端两个砖块慢悠悠的折腾,或者站在那里对别人指指点点,而我两个手两个砖夹子,一次就是八块。要把某一堆钢管搬过去,那些几十岁的人都抢着搬那些两米(因为短,所以轻),于是我又可怜兮兮的扛着那些又长又重的。久而久之,我干的任务就比他们多了多,于是心里很有一种不平衡的想法。于是我干完了自己的任务就心想可以休息一会儿而坐在了那里,但片刻就得到了工头的督促和臭骂。我心里觉得很委屈,直到某一叔叔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工地上这,工头看不见你干了多少,他只会看见你坐在那里没有干活。而且干完一件又是另外一件,根本没有停休的机会,小伙子,还是省点力气,干这一行的,就是要从天早摸到天黑”

如此以他们的潜规则来看:懒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实诚:

很奇怪的是,在他们那种懒惰的潜规则里,又不时的夹杂着一股子热血朝天的干劲。某日下午一墙已起到高架,我在二架上望山翻罗砖块,在近四十度的酷热下,六个匠人速度出奇的快,地下上砖的,上灰的,无不光着上身大汗淋漓,那绝对是每个人都在玩命。更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人说话,都铁青着脸,实诚的使出全身气力。那天的气氛让我很是怀疑,直到放工的时候,强叔(某一小工)对着我说了一句,“娃,好好念书,这他妈的是用命还钱呢!”。原来,他们的这种实诚是久而久之的一种发泄,一种和命运,和酷暑,和工资,和未来的不公平叫板,资本呢?恰恰是自己可怜的劳动力。用体力上的爆发释放心灵深处的苦闷。

【肆】玩笑的对骂与患难的真情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简单无知,狡黠实诚,他们平日工作中的唯一乐趣,却是互相取笑对骂,手头上工作已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本能,反而精神上的愉悦能让他们消磨时间。因为他们的简单,因此言语粗鄙,两个人之间的玩笑往往是以对骂的形式展开的,再加上陕西这地方方言的风格,动不动就“日你妈”的“你个狗日的”之类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但双方似乎都习以为常,也不大会有谁真的生气,即便万一真的到了眼红脖子粗甚至动手的地步,他们的另一个好处就能发挥作用了,那就是,“不记仇!”

插播一段小插曲:

一行人在砌墙,甲在东边,乙在西边,甲一层砌完要起绳(拉水平的一条线),对乙吼道,|“大绵羊?你个驴日的,咋不起绳子里?”乙答道:“我不叫驴日咋能有你个碎驴哩?还有三个砖头么走哩,我杂起绳子,你得是叫我拿牙把绳子咬住?”

粗鲁的对骂里,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幽默方式,除非你真正走近他们,否则还真的很难想象或者接受那种嬉皮士。但这绝对不会伤及两个人的感情,一旦工友遇到事或者给人欺负的时候,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比起中国现在的国民在碰到重重的耻辱时异常才有的团结力,比如抵制外国货的那种觉悟来说,他们更像是一个大的集体。事实上,在城里人给他们冠以“乡巴佬”、“棒棒”、“土包子”、“洋芋蛋”、“二等公民”等等的称谓的时候,对于中国数以亿计的庞大民工群体,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给湮没在自己亲手铸就的繁华里。纵然忍受着低人一等的工资、职业病的困扰和威胁、权势群体的欺压等等不公待遇,在广袤的大陆农村土地上,还是越来越只剩下巍巍老者与懵懂稚童。因此,在一遇到一些不公待遇,他们久而久之的隐忍就会瞬间爆发,体现出惊人的团结力。就好比一个正常人给在关在了精神病院给别人指责是神经病,“老子不忍了,管他甚么城管甚么交警!”

【伍】每一个农民工的背后

在没进入那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城市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已经当了父亲、母亲。孩子都还不大,有的读了小学,有的尚在襁褓之中,家里的二亩田换来的货币似乎已经开始赶不上钱不值钱的时代,从电视或者广播里,他们直到有那么一个美好的地方,叫做“城市”。于是怀着对下一代的希冀,为了让下一代能够进入那个坐在空调办公室里拿着高工资而不用每天用锄头在那可怜的田地里挖着口粮,他们上了路,揣上几百块钱和几条劣质烟,大多数还会背着一塌厚厚的饼子,没有让他们想到的是,即便身处城市中且建起里无数的高楼大厦后,他们始终无法融入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不被理解,不被尊重,还要忍受着工头的骂来喝去和那些老板们的冷嘲热讽。回家吧?想想妻子每个月收到自己寄回去的几百块钱时候的欣喜,想想三岁的儿子过年时候有了一件新衣服或者玩具时候对自己崇拜的眼神,想想以后自己垂垂老矣之时孩子们能够坐着小轿车回到家里光宗耀祖时候别的乡党们的羡慕,他们忍了,这一忍,往往就是后半辈子。

每一个农民工的背后,跟每一个城里人的背后一样,也有着一个完整的家庭。

后记:

我快要开学了,于是辞退了那份工作,带着一身的疲惫、伤疤和黝黑。清楚地记得,对于他们,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月的过客,清楚地记得走的时候他们眼里的那种眼神,我在里边呆了一个月,而他们,在这个围城里,还有他们的后半辈子。

向这个特殊的群体致敬!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笨的掉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榭上风铃点评:

农民工这个一特殊的群体总能给我们许多的触动和感动,他们是一群寄在城市里的人,他们干着最为劳累的工作,过着最为艰苦的生活,呆在了那个最易让人遗忘的角落。作者成熟的笔触,给我们叙述了一群特殊的人,文章发人深省,令人感动。欣赏,精华推之共赏,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6]个
一泓清水-评论

能走近农民工,替他们说公道话,就凭这举动,先赞一个。写得不错,再赞一个!(:011)at:2010年09月07日 上午10:03

理野-回复应该大赞一个!问好作者,问好清水! at:2010年09月07日 晚上11:41

笨的掉渣-回复谢谢清水河理野谬赞 问好二位前辈 at:2010年09月08日 上午11:41

船帆·沙-评论

好文 学习了at:2010年09月07日 上午11:21

笨的掉渣-回复学习不敢 交流罢了 问候朋友 at:2010年09月08日 上午11:40

执剑行于当世-评论

不简单,问好作者!at:2010年09月07日 下午6:17

笨的掉渣-回复问好朋友 at:2010年09月08日 上午11:40

静月清荷-评论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一个城市对民众的态度,一位市民对陌生人的态度,这就是文化的内核。”我记住了她的这句话。我不敢歧视农民工。其实,民工就是一道城市的风景线。他们站立于建设的高楼大厦上;他们穿插于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间;他们来回于漫长的铁路上;他们拥挤于繁华的街道上;……他们就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了民工他们,城市才更加充实,更加繁华,更加平衡。很有感召力的一篇,大赞!感谢朋友赐稿杂文版,期待后续更多精彩!at:2010年09月07日 晚上8:19

笨的掉渣-回复谢谢前辈看好 问候前辈 at:2010年09月08日 上午11:39

老马一笑-评论

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确实是艰辛的,不过虽说累些,生活还是比较充实,在一些私企打工的也有农民工,环境虽然好些,比较自在些,工资待遇却比低保可能高些罢了,没法子啊!我哥是个小保工头,搞建筑的,他原是大师傅,现在保工了,我一再告诉,工人们很辛苦,要改善一下生活啊!不知怎样,可听说大部分农民工,吃得都是馍头白菜煮豆腐的,节约成本啊!不过,工人们的待遇还可以,都是自己人嘛!拜读佳作,问好老师!at:2010年09月08日 早上8:10

笨的掉渣-回复恩 不管怎样 他们的工薪完全是以劳动力赚取的 公明正大 老师不敢当 我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罢了 谢谢 前辈谬赞 at:2010年09月08日 上午11:39

老马一笑-回复是呀,那就问好朋友! at:2010年09月08日 中午1:12

主月木子-评论

分析的够透彻,民工就是一个阶层,但是他们的没有图景,就像农民起义军一样,问候作者at:2010年09月08日 早上9:39

笨的掉渣-回复恩 没有图景的阶层 完全以[**]裸的劳动力换取可怜的工薪 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个群体 at:2010年09月08日 上午11:37

心灵客栈-评论

我喜欢你的那句话,太经典了《宁愿我们也是治本主义》。at:2012年01月02日 晚上10:30

心灵客栈-评论

我也赞一个!!!at:2012年01月02日 晚上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