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并且大有越来越泛滥之势。
浮躁的做风,表现在我们的认识、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形式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我们这里不妨向大家做一些列举:
1、只看现象,不求本质
只看事物的现象,不求事物的本质,只看肤浅的表面表象,不探求深刻的内在实质,甚至用现象、表象代替本质。凭现象下结论,定对策,就事说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结果是按倒葫芦起来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手忙脚乱。在我们的实际中,工作考核,只看数字不看实际;官员提拔,只看业绩不看德行;下乡调研,只看“红墙高楼”,不看破砖烂瓦,只听官员汇报,不闻群众反映等都是这种作风的鲜明写照。
2、只看一点,忽略全面
不对事物做全面的系统地认识和分析,抓住一点无限放大,“窥一斑而定全豹”,“爱屋及乌”, “星星之火,便是燎原”,仅凭一点便得出全面整体结论。要么因一点“肯定一切”和“一切肯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么“否定一切”和“一切否定”“一人犯法株连九族”。如我们在认识计划经济体制时因我国及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经有过建设中的严重失误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给经济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而全面否定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切错,都是计划惹的祸”论调。
3、只听传言,不看究竟
道听途说,不加思考,人云亦云。巴菲特说股票要上涨,我们也喊股市要上窜。米尔顿?弗里德曼讲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好,我们也就喊自由市场经济实在是高。
4、只论结局,不探缘由
只以“成败”论英雄,只看最终结局结果,不问具体过程与来由,甚至是为达“目标”不择手段。我们社会上,干部考评提拔的“唯业绩论”,干部工作中的片面追求业绩的“唯gdp论”,是典型的这种作风的反映。
5、只求近功,不求长谋
对于社会发展只看短期效果不做长期规划,甚至是不惜牺牲未来以谋求今日之“辉煌”;对于生活安排,只想今天的享乐不想明天的打算。我们实际中,破坏环境牺牲未来的掠夺式开发,“寅吃卯粮”的超前式消费,就是这种作风的表现。
6、直喊口号,不讲道理
只向群众喊口号,不跟群众讲道理(实际上他们讲道理也讲不过群众);只向群众发号施令,不向群众了解饥寒困苦;只要求群众做着做那,不管群众生死存活;只强调某个人、某单位小团体利益,不顾广大群众利益,甚至为个人利益不惜牺牲践踏群众利益;群众向他们讲道理时,不是胡搅蛮缠,就是耍赖皮地“这个问题说不清” “无可奉告”“不好说”“有事出去了”的躲猫猫,必要时还向群众下手“坚决制止不法刁民的骚乱”。
7、只追“时尚”,不思正误
生活中追求“时尚”“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赶潮流,不看主流”;你美国总统有的,我也来一个,“我和布什争上下”“欲与白宫试比高”!
8、只夸“贡献”,不论“回报”
无限夸大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谈个人“丰功伟绩”,不说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丰厚回报;“哭哭啼啼”“喊冤叫屈” “怨天尤人”发泄牢骚,甚至以此为“资”为自己的“某些行为”辩护开脱。
……
如此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浮躁的风气,本质上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表现。
这种泛滥的浮躁之风,已经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并且正在更加严重的危害着我们的社会!
-全文完-
▷ 进入风云天涯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