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你曾经为我种下的山楂树 如今已是老态龙钟 似乎他身上有你的影子 在起风的日子为我念诗.
临近中秋,与阔别已有多年不见的电影院相约.只为一部<山渣树之恋>,只为那个时代中爱情的腼腆,30多年前爱情留下来的那份纯真,那段打在宣传片里的"曾经有一段悲婉的爱情".也为了张导一心[唤醒文艺的那份执着.
此次观影,人群里,有甜蜜的年轻情侣,有执子之手的老夫妻,当然也有中年人.这便是<山渣树之恋>的魅力.尽管上座率不是百分百,尽管第一周的票房只有4200万,不及西片<盗梦空间>.
好的影片如杯美酒,品尝的人毕竟只能是少数,而不是快餐,吃过,拍拍肚子便转身利离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影像,有些音乐,有些文字,总能让人在若干年,想犯了毒隐似的去寻回.我想那些该称之为经典.<山渣树之恋>用了最朴实的镜头,最常用的叙述手法,用了最平凡的爱情故事,描述了时代,描述了在大环境里的爱情,也描述了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付出,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的守候.有些人,因为平凡而伟大,也因伟大而平凡.静秋与老三之前的爱情是平凡而伟大,伟大而平凡的.
17岁的静秋,高中毕业,被组织派到农村采集革命资料,遍写教材.全片以山坡上的那棵山渣树没线索.静秋第一次见到山渣树时,村长介绍说,这棵树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开的花会是红花,而且越开越红.本来开的是白花.
其实,爱情的本来面目就该是一见钟情.当静秋叫老三吃饭时,听见那悠扬的手风琴声,见到满脸阳光的老三时,他们就已经相恋,只是这一种相恋如同山间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过两人的心田.于是就有了老三为静秋出来时的换灯泡,送钢笔等一系列的故事安排.
老三为了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愿见到静秋,在勘探队里加班,换取轮休.在那段村与城里的来回,在那个亭子里,他们有了实际行动的爱,相拥,相吻. 老三总是在静秋需要帮助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她推车,为她买胶鞋,为她母亲的病送冰糖,送核桃.为她买体育课上要穿的运动衣.甚至为了让静秋去看部队医院看被石灰烫伤的脚,在自己的左臂割下一刀,流下了鲜血,却换来了心爱之人抗拒大环境的心.
全片里最让人自己感动的有两个镜头.
第一个是,当静秋对老三说,我要转正,还有一年零一个月,老三说那我就等你一年零一个月.静秋又说,如果我25岁之前都不能和你在一起呢.老三说,那我等到你25岁.静秋最后迟疑了会说,如果25岁过来还不行呢,老三坚定的说,那我就等你一辈子.
这是一个男人对一段爱情的承诺,其实老三心里清楚的知晓.那样的等待对于他而言是如何的煎熬,但在面对静秋时,他宁愿去面对,去经历那一个个难以煎熬的夜晚.
第二个是,老三骑着自行车带着静秋.老三说,我们认识一年多了,你应该怎么叫我.静秋问,那我该叫你什么.老三说.反正你不能和别人叫得一样.静秋始终还是没有想到叫什么.作为那个时代被定义为右派家庭的子女,对于美好事物的不确定心理,从静秋的眼神里描绘得淋漓尽致.
老三是想得到回报的,也如期得到了回报.在县医院住院的那段日子里,静秋从老三妹妹长芳口中得知了老三的病情.不顾一切的奔向医院.那个时代的医院不允许家属陪伴病人过夜.于是就有了白织灯下,静秋与老三的神情对望.也有了静秋一个人靠医院铁门而睡的屈小身影,也有了老三独自流泪的镜头.之后的第二天,他们租了房,老三买来了结满山渣的洗脸盆.这是影片中的一种象征,就在那晚,他们可以从开花到结果.由于相爱而想敬,老三也只是抚摸了静秋的身体.此片并不是没有性,老三也是男人.只是由于那个时代的爱情观,道德观.更多的是对静秋的爱,而没有下手,因为也没有之后静秋同学口中的"得手",
影片的结束,与之前呼应.静秋弄清楚了误会,把涂满浆糊的洗脸盆洗干净,去到村里找老三.老三此时不在.去到勘探队,老三依然不在.直到老三临别前,叫人通知了静秋.周围的人都叫静秋呼唤老三,因为老三只剩下不多的意识.这是他身前的最后愿望.静秋最后也只是叫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最后老三,闭了眼,天花板上是两人天真,烂漫笑容的合照.
影片最后以远到近的镜头拉伸,告诉观众,山渣树开的是白花.
静秋对老三说,等到山渣树开花时,你带我去看看吧.可惜老三过早的去世.这一种离别,不是一种爱情的决别,而是一种凄美的结局.
影片结尾时,听见周围的女性的抽泣,我想,好的电影并不需要好的票房来印证.而是是否能给观影后的人们.留下一身都难以磨灭的遐想与意念.
-全文完-
▷ 进入参天小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