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的好友罗绍全李裁

发表于-2010年09月27日 中午12:39评论-1条

我的好友罗绍全

李亚雄

受协会和杨存辉先生的嘱咐,要我写一篇介绍罗绍全先生事绩的文字,我真惶恐。绍全先生在我县书法界享有盛誉,尤以篆刻艺术闻名于国内外,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参加展览,并获得殊荣。像我这样文学水平不甚高的爱好者,况对篆刻艺术的确不在行,岂敢妄议。经不住再三之嘱,只好硬着头皮上,好在我爱抛砖头瓦片,借此也寻求进步之机。

罗绍全先生(1941——)四川大邑县晋原镇人,又名罗元,号“石益斋主”(因弄石而得益也),系轻工系统工艺美术社职工,以篆刻业为生。我们相识较早,交往中投缘,深感他学识深厚,待人忠诚。绍全先生善书法、诗文,尤以篆刻见长,故我目中常以师事之,我除了在书本上求得一知半解外,闲暇也常到他身边聆听求教,获益良多,恨相识之晚矣。

绍全先生现为:中国古代怀素书法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东方书画交流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徐州淮海艺术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杭州西冷印社社员等职。

“自幼爱好书画篆刻,曾拜师于篆刻家陈绍绪门下,近年来,更潜心研习‘二王’书贴……及秦汉印章,博览融会,自成面目。”这段话是绍全先生发至内心之语,特别是“自成面目”更不是谬言。

据我所知,罗绍全先生受业于陈绍绪门下得以悉心指导。陈绍绪又于我县民间篆刻老艺人有“神来之笔”称誉的吴丹谷老先生处受业。这三代艺人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一段无奈的社会坏境中和诸多的主客观因素,其师陈绍绪确实没有在篆刻艺术界中留下传世精品,其师老爷也不例外,何况旧社会也不能给他拓展的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界、文化界及整个神州大地,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万物复苏。绍全先生在这春风暖流的吹拂下得以施展才艺,奋发图强而赢得了累累硕果,才能博览融会“自成面目”,这是他自强不息,潜心研习,一步一脚印,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而“自成面目”。

2004年出版的《罗绍全书法篆刻集》囊括了他近年来的创作精品。在此书出版过程中,我只是跑跑腿,为其呐喊呼号而已,然而成书后“主编李亚雄“五字赫然跃于书中,我惶惶之极,额出沁汗,语塞不成章,有窃取他人成果之嫌,除了声明不敢承受而外,更多是绍全先生的大肚胸襟。绍全先生常说“受人滴水当报涌泉”,这是他豁达之处。他谦虚稳重,不苟言笑,但言必服四座。他对篆刻创作既要承前人之法度,又要有自我之感悟,要立得起,站得稳,他不喜欢“文霸”,更鄙视“文扒”,这是绍全先生自尊自重之处。

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绍全先生篆刻艺术生涯进入的鼎盛时期,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得了诸多奖项,据不完全统计:

1990年甘肃古象杯全国书画大展中,《把酒问青天》印获篆刻二等奖。

1992年西安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乌衣巷口夕阳斜》书法、《燕语莺歌》印,获书法三等奖、篆刻二等奖。

1993年福建五夷杯全国书画展《百寿图》印,获篆刻三等奖,展品参加大会展卖,收到良好效益。

1994年湖南潇湘艺术学院组织赴日书画展,《十二生肖印及题款》,获书法篆刻二等奖。

1995年湖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画作品展,《继往开来》印获银奖。同年张家界中外当代书画家作品展,《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印获银奖。

1998年哈尔滨冰雪节全国书画展《江山多娇》印获银奖。

1999年泰国曼谷世界华人艺术展《千里共婵娟》印获铜奖。

2000年北京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江山多娇》印获铜奖。

2001年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书画邀请展上《寿》印获书法篆刻三等奖。

2007年4月由湖南省直机关书画创作中心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上篆刻作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不菅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两方印均获金奖,等等。

绍全先生获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人民画报社联合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这是绍全先生最高、最重、最殊荣、也是值得骄傲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绍全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及其传略被载入:《国际书法篆刻大观》、《中国国际文学大观》、《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大辞典.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界人名大辞典》、《中日美术通鉴》、《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获奖作品集》、《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书画邀请展中华魂书画作品集》等书中。这些成就是绍全先生多年来奋斗拼搏的心血结晶。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东汉王充《论衡》)。这一精辟论断对作者、读者都具有一定的启迪和鞭策。读懂篆刻艺术是件不易之事,对楷、草、隶、篆等书法、刀法、章法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欣赏技能。我国艺术大师丰子恺说:“篆刻艺术‘是经营于方寸之内,而赏鉴于毫发之间,审其疏密,辨其妍媸’,非有精微之艺术修养,不足与语也”。历代的大师们都认为书画是一体的同源,而其书之意境实深于画,金石之意境又深于书。由此可见篆刻艺术宏博之一般矣。

值此,妄将赏析《绍全先生篆刻文集》之浅见,冒昧呈言,望绍全先生及方家教正:

绍全先生篆刻集共62页,粗略统计收入大小412印,篆刻白、朱文共1077字(此处未统计书法字面和边款刻字),涉及大篆、小篆、隶、宋、金文、甲骨、象形等各种字体。其书法苍劲,章法有序,刀法细腻,会意深沉,印边线条各异,无一讹笔,真各领风骚矣,此为绍全先生潜心钻研才能成此气派。

如“明月松间照(白文),清泉石上流(朱文)”二方印,浑然一体共十字,挪让有序,而字里行间清晰可辨,妙到好处,并排拓于宣上,似浓妆淡抹之二美亭亭玉立。

朱文体裁是公认篆刻中的不易篆刻之笔,要求细而直,不能有缺和断笔,弯处相衔一致,无深厚之功底势不能成。绍全先生篆刻之“李昌茂”印、“李振荣”印、“邓旭庆书”印、“玉兰”印、“晋南百草园书画印”印、“金石寿而康”印等佳作,应视为朱文中之佼佼者,久读不厌。

再看其刻印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组印,整篇作品共27方126字,选材别致,每方石印都是不同的几何图形,集朱、白文和各种书法体裁于一篇,各显其佳。有的苍劲有力,如“我欲乘风归去”句;有的娟秀可爱,如“起舞弄倩影”句;有的恭正大方,如“何事长向别时园”句;有的读来令人咋舌称赞,如“明月几时有”句。不但材石体型呈半月形态,布局章法也巧到妙处,而明字占了画面的一半,字形又成月亮形态,最有妙处者明字的一笔洽是印边的一笔,不细审之实难品出个中之味。

另有“大醉”一方,读后令人兴奋落泪,图案为一红色盛酒之葫芦,大醉二字刻于酒器之中,似一醉汉提一酒瓶,踉踉跄跄,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向前而行又几乎仰面跌倒,真刻画得入木三分。整组篆刻不一而足,令人玩味无穷。

还读了“鹤山人”一方印,这是绍全先生精心设计,别具一格的佳作,在那广阔的空间,大山绵延挺拔,山岭处一高大之树上,伫立着一支美丽可爱的小鸟,引吭高歌,树下一人仰头观望,正倾听动人的“阳光与和风”之曲。绝妙的是只要细心观察鸟、树、人洽好组成一鹤字,其写意深沉,想向有力,实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图。

再如“罗竞先”印,共三字,在排立上罗字占了一半面积,书法浑厚,刀法雄劲,有趣的是绍全先生大胆创意,将“罗”字下半部之“维”字篆刻成了一个葫芦形态,含蓄地表示罗竞先这位名人的成就,在罗竞先教授的葫芦里自有灵丹妙药济世,壶中也自有日月光照人间。这就是绍全先生不拘前人之格而独具匠心之作也。

朱文“团圆和乐”印,在一个圆形石材上随形而拙,并在中心点上刻以“太极图案”,意味着天与地、男和女、老与少、阴与阳的结合,再配以刀法细腻,布局匀称,刻画浪漫传神,各具形态的十二生肖图围绕四周,确是一幅颇具匠心的团圆图画,更显突中国道家“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谐结合的思想。据悉,绍全先生此幅篆刻,曾在广州、福建两地销售效益良好,被一些企业主购回悬挂于家中或企业内部,以求“岁岁平安”、和睦生财“之兆。

“百寿图”是绍全先生的一幅巨著,也是一部力作。共篆刻100方均有考证出处之寿字,如:商、周金文、周.无专鼎、周.小克鼎、周.此簋、周.兮甲盘、周.九年卫鼎、汉. 少室石阙、汉.金文、汉.马王堆帛书、唐.李阳冰、宋.王寿卿、清.伊秉绶、清.赵之谦、清.吴大澄 、近代吴昌硕等处出之。这一点也可见他博览许多书籍和金石篆刻之著作。据我所知,绍全先生为篆刻“百寿图”,自选石材,自行磨切,好中择优,精心篆刻,一面营生,一面制作,前后三年时间,始将“百寿图”制作而成,曾一度为厦门、深圳市场抢手货,也为日本友人收藏。

几十年如一日,绍全先生已没有从事营业生涯了,但他依然执着地乐于方寸天地的耕耘之中,潜心研读创世佳作,自娱自乐,他不但为我县争得光荣,也为中国人在世界上羸得了良好声誉。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绍全先生已无可辨驳是我县书画界中的一座丰碑。愿绍全先生绿树常青。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细腻的文笔,介绍了好友的业绩,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成绩的朋友的业绩。
愿文章中的这位老先生,绿树常青。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家和国盛,乐曲如潮,借着这伟大而美丽的日子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天天开心,事事顺意!at:2010年09月28日 下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