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热并快乐的记忆六零生人

发表于-2010年10月09日 早上9:38评论-4条

在随母亲干部下放农村之前,我很少有机会去乡下做客,那怕只是过路,老家在远方,近郊没有亲戚,单调的无处可逃,就只能一直在城里的楼堂馆所缝隙中穿行,扮演一个无聊的角色,缺少天地灵气的滋润。

虽为城里出生,其实不算太惨,小时候还是下过几次乡,亲近过自然,有过耳闻鸟鸣流水声,眼观树舞花团影的视听享受。农村与我虽是陌生地带,浮光掠影也有那么一点印象。当然不知道田间劳作的辛苦,却向往田园风光的迷人,对我这样的从小在城里成长,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人,自然界的天然生态尤其具有感召力。

人若在喜欢幻想的年纪,非常需要更多色彩的生活环境来打点一切,也需要经受一番风吹日晒的磨练,否则真不知道自己是谁!

奈何我们的身心被囿于城市的一个角落太久了,长年疏于行动,连腿脚都变得懒散起来,不知身外的世界,是何等的纷繁。

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比较封闭的,或者更多我们说不清的原因,我们跨过生活小区的槛都不容易,出一趟远门更难上加难,不知大人在忙些什么?除了吃穿,很少有时间过问我们,长大后知道父亲那几年在农村搞“四清”,经常待在乡下,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每日糊口已属不易。没有大人的关心,使我们久疏与自然界的亲和,幸亏省人委的大院里面,还有少许自然的景色,几处散落的树丛,一年四季生长错落的植物姿态,引导着我们去畅想。

因为院内生长着很多我们叫不出姓名的花草果叶,春来秋去,五彩缤纷的枝叶间,守护着我们编织理想、憧憬未来的童话世界,不敢想象,如果院子里没有花红叶绿让我们徜徉其中,童年的境况会是怎样一幅被苍白涂抹的卷面?

踏青采绿,挥洒稚气,在和风的习习吹拂下,撒落童声一地。但是,庭院无论多么幽美,绿色环绕,毕竟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使我们的视野受到极大限制。再说了,院井观天,只能见头顶上一片天空,奈何固定不变,且看到的天色不美,总是灰蒙蒙、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很低,好像我们很少看见有纯净如水的颜色,能给我们的生活背景添加一些随意编织的蓝天白云景象。

我们向往着辽阔的田野,向往着由歌声引导我们内心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舒畅景致,对农村那片神奇的土地,除了殷切向往,我们只有从一些传说里,感受一点对她模糊的概念。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我们深居简出,很难有走出城门,与麦浪、稻田、河汊、沟壑亲近的机会,偶尔和父母下乡,不说是唯一,那也是扳着指头可以数出来的快乐。

一年三百六十五,屈指可数一、两天,少是少了点,却给我的童年,留下一个可以刻度欢快的记忆。

印象里,虽就那么几次下乡,但泥土地上洋溢的灿烂阳光、流淌的河水、茂盛的庄稼、欢实的家禽和自然之风,加上闹猛的劳动场面,鲜活、热烈的情景,带给我的感染,丰富和充实了我的人生体验,使满脸孩童时代惯有的稚嫩,因为多了一份别的城市孩子可能还没有的经历,早早褪去了几分。

可以说打小时起,我对农村一点微不足道的认识,都基于少数几次随父母下乡参加农忙的抢收抢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风尚,把体力劳动,当作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每年城市里,都盛行机关干部到郊区干一天农活的集体活动,既是帮助别人,也是锻炼自己,防止思想意识变修,这是当年组织上的一个惯用说法。

我父母所在的单位,几乎每年都要安排这样的事儿,在一个适当的时候,组织自己的职工去城郊附近的农村或农场,干一天农活,帮助当地的社员插秧割麦。这种活动一般安排在农忙冒烟的点上,人家手脚并用,正盼着来人帮忙,否则麦子烂在地里,稻秧插不进田中。选择的时间,正是我们这儿的夏收时节,赶上了“火热的太阳当头照”的天气,对于长期不干农活的人,出大汗是起码的。

下地干活不分男女,名义是干部劳动锻炼,或者叫走与工农相结合之路,其实组织上考虑的很深远,害怕机关干部长期脱离基层,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与老百姓不接触,长期下去会蜕化变质,出修正主义分子。

为了达到锻炼干部作风,提醒大家不要忘本的目的,当太阳光照射到身上可以明显感觉烫皮肤了,我就有机会到乡下去了。我至今还清楚记得下乡的每一次经历,因为乡下有许多的新鲜感,当父母下班回来,说明天带我去乡下,兴奋的我如同过节,不仅可以和父母整天在一起,还不用去上学了。

安排大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机关惯例,几乎每年如此。到了一定时间,行政干部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全体出动,下乡去劳动,但走的不远,一般郊区附近的农村。

对成年人,太阳底下劳作应该是一件苦差,而于游手好闲的孩子来讲,简直就是在游山玩水,低姿态状况下的童年,给一点阳光就灿烂。

我们算是“家属”,所以干部乡下锻炼我们得以随行,也见证了劳动的场面。因父母在同一个单位,每次下乡劳动我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小跟班,否则家里没人管饭。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止我一个,于是几个被迫随身携带的孩子,扎到一起,使事情的发展变的有利于我们,过程且更加有了趣味。

到了集合的地点,我的父母,以及父母的同事,加上我们这些没有老人在家看管的孩子,被一辆带蓬的卡车运送到城郊附近指定的位置,大人们不访家问户,不做政治宣传,而是下地干活,和村民一个待遇。汽车直接就开到田边,把大家放下来,到了地方就知道今天的任务是什么了。

我们这些没有劳动任务的孩子,一下了车,就像长期被圈养的小动物有了一个放风的机会,兴奋地跑进田间地头,很快与大自然打成一片。

到处感到新鲜,我们见到了平日家里吃的蔬菜,地里茂盛地生长着;我们见到了田间自由散落的树木,不像我们院子种的树,被人无形的束缚着,一个紧挨着一个,整齐却失去了个性;我们见到了许多小河沟,和水里摇头晃脑的小鱼儿;我们见到了白云漂浮在蓝天上,一会儿就变换了模样;我们还见到大片的水田,很快被插下的秧苗染成了一片绿色。

但凡我们下乡的日子,遇到的天气都是大晴天,往往正是烈日当头高照,大地热气升腾,劳动的条件极其艰苦,可是一见到清新的溪流、菜田的绿垄、麦地的金黄......

热浪,不再让我们畏惧。

当大人们在田里低头弯腰,插秧、割麦,挥汗如雨,我们几个随大人下乡的孩子,却可以躲在阴凉下,喝着茶水,听天籁虫鸣。太阳的燥热,与融入大自然的欢情比,简直不算什么。当大人收工,暂歇田头,喝两口茶,化解一下因偶尔劳作,带给全身的酸痛疲惫。年青好动的叔叔会领着我们,到菜地里捉蚂蚱,或到小溪边钓小鱼虾。

这时,我们是最快乐的。

乡村的树木,没有我们院子里的矜持,留有过度陈设化的痕迹,而是随遇而安,迎风起舞。折几枝柳条,编成我们的顽皮主张,在沟渠间舞动,也没有任何的歉意和愧疚要表达;这里的池塘,别样风情惹人爱,荷叶招摇,荷花点缀,打几个水漂,在水面上画出我们的顽皮,没有世俗的交易可谈,全凭自己的愿望......

厌倦了城市的圆滑,忽然间,我们有了和乡野如此亲切的交流,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和意外,连绿色都洋溢着一种生生不息、欢快跳动的感觉,太让人振奋了。

就是中午一顿粗糙的干粮、小菜就茶,因为在野外就餐,席地而坐,不拘小节,都是非常的让人喜悦不已的事儿,几个小伙伴紧忙着,到这位叔叔跟前嗅一下,到那位阿姨身边瞅一遍,尝张家带的面包,品李家用的腌菜,感觉只有一个字:香。

午后,我们没活干的,就躲在树阴下美美睡上一觉。天地之间,自然风像母亲温柔的手,从孩子的身上轻轻拂过,将百般的慈爱传递。随着毒辣的太阳开始换上一副比较温柔的面孔,几个城里来的孩子,终于从大树下现出身来,再次到地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田埂和麦地之间,在菜垄和果树之间,在所有城里不具有的景观之间,尽情地挥洒自己欢跃的身影。

大人忙碌了一天,熬到了收工,而我们还正在兴头上,迟迟不愿离去,天色将晚,赖也不成,回城的路,还有数小时的车程,胳膊拧不过大腿,带一些遗憾回去,等长大了,自己跑来玩。

机关干部下乡劳动,别人是劳作,我是享清福,虽然头顶酷热,和快乐比,已经不算什么,因为我们终于走出了枯燥的生活半径。短短一天的工夫,和黄土地如此全面的接触,自然心情有了无数翻倍的欢愉。

而且这种活动几乎每年都有,家长带子女下乡的也不只有我们一家,几个早已熟悉的小朋友,也有了难得一聚的机会。

次次如此,总留下无穷的回味。

都说劳动锻炼人,没有劳动但在劳动现场的我们,虽没有直接下地干活,也同样受到大自然的一次隆重洗礼,被滚烫的日光恶狠狠的晒了一个透。

干农活时必然会“火红的太阳当头照”,温室环境中生长的我们,平时很少暴露在太阳底下,但遇到这样一个难得外出的机会,我就不得不去,其实也十分想去。

在太阳底下长时间的暴露,事后在我的手臂上,总要留下紫外线灼下的重重印记。第二天,胳膊上晒到太阳的部分,皮肤开始由红转紫,并伴有轻微的灼痛感,几天后会起皮蜕化,像是生了一场大病,可以说每下一次乡,皮肤晒黑的程度抵半个夏天的浸染。

尽管如此,我仍是不后悔,期望下一次再往农村走一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六零生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真实的生活
痛并快乐
甘苦与共

文章评论共[4]个
美泉-评论

曾经的记忆,点点滴滴,挥之不去。那些年月,总是使人不堪回首,与现在的生活相比,就是两重天。好久不见老朋友,问好!at:2010年10月09日 上午11:44

六零生人-评论

谢谢!at:2010年10月09日 中午1:41

文清-评论

问好老朋友,拜读佳作,请茶!at:2010年10月09日 下午4:25

六零生人-评论

(:012)at:2010年10月09日 下午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