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飞龙在天,犹似葫芦宝论易无的散手

发表于-2010年10月12日 早上8:25评论-1条

乐于讲课,早就不习惯听课了。世间平庸的课太多,包括“精致打造”过的诸多“大师”课。我一直以为,听课比讲课累,因为我须被迫坐了,被迫做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末了出于尊重,还得强行表示自己颇有收益。

出乎意料,我竟十二分喜欢葫芦宝的课。过去他对学生讲智慧数学,我虽作旁观,却也全副身心投入。现在他讲“三千年周易解今惑”,我连续听过整整两天,居然没有丝毫倦意。而且我发现,听众和我一样,一同沉浸其中,只觉时间太短、太快,一不留神就到了头。大家多在质问:为何一场文化盛宴,仅仅安排三天?

我便反复思量,其魅力究竟何在?良久,不觉脱口一辞:他讲周易,即如飞龙在天,能量辐射八方,灵光洋溢四海,大千世界的无尽奥妙,自动倾泻到眼前。课是十五小时的课,功夫却是十五年的功夫。三千年前商周的文化,三千年来易文化的历史,五千年中人类文化的大脉,东西方文明不同理路、不同进路的内涵,大多融汇到几张图、几个数或几句话里。图是静止的线条,却能转动无数的方圆与时空。数是冰冷的符号,却能组合鲜活无限的算式与生命。话是至简至易的概括,却能一举贯穿天、地、人的精魂。更为重要的,是他上课的状态:常作沉思状,恍若等待天才的火花与随机的发见;不乏自言自语,好像正与伏羲、文王、孔子、陈抟、邵雍等前贤交流;一旦作出断语,瞬间扫除千古未决的重重迷雾。

换一个角度,他不是在讲人之所谓的课程,而在历历展现人类所思、所为的壮阔画卷;不是在传人之所重的特殊信息,而在辐射纯正、强劲、自信无疑的能量与光芒;不是在按一个剧本次第上演一场戏剧,而在凝聚当下人心一道开创未来;不是在做正襟危坐的说教或空洞无趣的宣讲,而在引领生命不断沿循君子、圣贤、大觉的境界升华。因此,他不是讲师,而是导师;不是衣钵承继者,而是易学集大成者;不是矫揉造作的导演,而是天真无邪的高士;不是深陷故纸堆的书虫,而是身体力行、紧随宇宙律动的达人。

我不曾料想,我的“物、情、理”,可以与三才、五行、八卦一一对应,可以与启嘉春秋的“道、术、器”形成相辅相成的太极图。更不曾料想:吴越“八卦即八神”的观点,可以由“八仙”来轻松通透玄机;“心涯”、“玄昭”的网名,竟是“火水”、“水火”颠来倒去的构建;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也有八卦、六十四卦的天然踪迹;一度疯传的“达芬奇密码”,居然早已隐藏在八卦图中;藏密的“身、口、意”,只需汉字“形、音、义”、甚至“悟”字一个即可严密对应;周敦颐“读一本《华严经》,不如读一艮卦”的论断,原来是大识见……诸如此类的启迪与悟会,犹似咫尺之外的长江水,滔滔而下,无始无终。

听葫芦宝讲《周易》,《周易》不再是天书、晦涩书、只关儒道、只关中华人的书。《周易》已经活起来,活在“千年一变”的大格局里,活在当前人的终极目标、纯正标准、顺逆智慧中。占卜、算命、预测之类,只是《周易》九牛之一毛,而其博大精深的生命修习体系,才是它神奇莫测、殊胜壮美的根源。而后,人就轻起来,舒展起来,活泼泼起来,清醒通明起来。

2010-10-7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日出月落,阴阳乾坤。一本儒家奉行的《周易》,历经数千年之苍天桑海,已深植于中华文化之沃土,也造就了无数“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的玄学大师。此文的可读之处,在于语言精致、逻辑清晰。谢谢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静月清荷-评论

语言精致、逻辑清晰at:2010年10月13日 清晨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