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论中国人的母语与外语的学习琉_璃_苣

发表于-2010年10月14日 中午2:35评论-7条

也许当年日不落帝国的影子依旧萦绕在这个蓝色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现在的侵略不是曾经的坚船利炮,而是秉承了当初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语言强霸。也许如此之说过于的苛刻,但是却很苛刻的点化出了当今世界或者狭小范围的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外语(以英语为最)占据着一个国家语言交流的重要地位。

以当今大学生为例,在校的四年,我们话费很大的时间还有财力来支撑着考过英语四六级,在某些大学甚至高挂“不过四级不能毕业”的经典论调。然而,除了各大学校的中文系或者与其有关系的专业外,国语的学习几乎消失殆尽,也许教育局或者其他的教育机构认为我们的母语学习是有着良好的大的外在环境的,至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母语来交流的,以此足以让母语常驻每一个国人的心中。

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母语为何称之为母语?因为母语使我们本民族本国的语言,母语所承载的不仅是我们日常的交流,更承载着我们的文化,为何日本侵华的时候要强迫殖民区内的国人学习日语?因为只有懂得了语言才能读懂典籍,才能承继那种文化传统。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体,文化的探讨或许已经除了一些学者之外他人无暇顾之,但是我们依旧不能丧失所传承的中华文化,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

相比之下的外语,只不过是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赚钱生活资本的一个工具,是为了谋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而工具应该是“用之则为天,不许则应弃”的事物罢了。与母语的地位应该是天地的差距。

然而我们却在这种东西上耗费着大量的经历、时间和财力,中国的大学几乎都成为来“英语”大学,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水平严重下滑,其中除了大量的扩招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被英语负担所累,把太多的时间都花在来学习英语上。中国的大学要想赶超美国的大学有多费劲?可想而知。人家没有英语课,没有四六级,一心一意的研究专业技术,涌现出来比尔盖茨这样的成功人物,而中国的大学生却为此劳神伤财,背尽无穷的单词,背各种的介词语法,还怎么赶超美国,起点就不一样!

也许有的人要问:我们是想搞学术,好好的研究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的资料技术都是英文的,不学习怎么看的懂?那样不就更加的赶超不上了么?

我的回答是:有多少人抱着英语的技术文献看?还不是大部分都找了译本。而且用国语所翻译的书籍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无穷无尽的,够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经典论调了。

而“外语热”在社会上就更加的离奇,只要是评职称,就要考外语,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不管你有没有出国的经历,不过你的工作和外语有没有关系,只要是提职称,就一定要考外语,连搞中医的、搞历史的、搞汉语文学的都要考外语,这种必要跟学好国语、讲好普通话是不是一个等级?是不是比学好国语、学好普通话还重要么?即便我们所有的中国人的英语水平都是国际六级,专业八级,但是中国还是中国,庄稼地还是要靠农民去种,工厂还是要靠工人去做。

我们也知道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振兴中华,寻回曾经的辉煌,但是这种目标应该是靠我们的综合国力,而不应该是外语,世界上很多的国家讲英语,但是不去发展经济,一样处在贫穷落后的阶段。中国人目前的确把英语的地位抬得过高来,抬到了超过母语的程度,现在是“汉语不好没人管,英语不好步步绊”。

其实就语言而论,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其优秀的程度是其他的语言不能企及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既有气概又有意境的绝句,翻译成英语却成来大白话“don't you see the water of the yellow rivwe from the sky”。汉语的伟大不仅是体现在语言上,更体现在用汉语所写出的壮丽辉煌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和数不清的中华文化经典文献上,英国人看300年前的作品就看不懂来,但是中国人只要在中学里学点古文就可以津津有味地看懂上下五千年人们留下的《诗经》、《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精妙绝伦的古典名篇,就可以津津有味地共享两千年前孔子、孟子、庄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给我们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就文字本身而言,汉字绝对是人类文字的精品中的皇帝,每个汉字都如同一副毕加索的抽象画,如果说毕加索的画师在展览馆里的价值连城的文物,那么汉字则是流传在老百姓当中的无价之宝。它的内容是中国人千百年的结晶,蕴藏着无尽的美韵。如果说热爱语言,中国人应该从心里热爱我们的母语。

但是目前国人对这么优秀的文字所知甚少,甚至丧失殆尽。

而作为中国人,只有学好我们的国语,才能真正的懂我我国曾经的伟大。但是既然汉语如此伟大,是不是就不用学习外语来呢?正如刚才所说,汉语的伟大已经流失在曾经的历史长河之中,而今天的世界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是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中华民族是落后。如果一味地抱着过去的骄傲和光荣,就会重演“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所以我们要放低姿态,谦虚而有诚意的向别人学习,而首先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人家的通用语言——英语。

但是学习外语的时候我想应该摆正它的位置,不要本末倒置。汉语是国人之本,外语再重要也只是工具,不应该逼着每个中国人都学好外语,适当的开始外语课程,给很多人提供机会,适当的增加外语在人才评价时的参考分量。但是不应该把它摆在我们评职称必过的门口,从而绊住很多国人前进的脚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琉_璃_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关于中国人母语与外语学习的争论已有时日,有关“英语热”和“汉语危机”的争吵也不曾停歇。所谓的“全球化”或“国际化”,其实就是与以美、欧为核心的西方国家进行接轨,其中的经济或科技的交流尤为重要。然而,全民学外语是否有必要,或者关于外语学习的体制是否已经形成纯粹的利益链条,还是让网友们来评说吧。谢谢作者!

文章评论共[7]个
子午书简-评论

欣赏,支持作者!at:2010年10月14日 下午3:48

琉_璃_苣-回复谢谢谢谢! at:2010年10月14日 下午3:52

山野文選-评论

作者此文写的很好,我很认同。at:2010年10月15日 晚上8:55

山野文選-回复外语说穿了其实就是狗杂种,日本人跑到中国卖东西,竟然发现中国人听不懂日语,而日本人也听不懂汉语,于是他们很生气地对中国政府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听不懂日语?”于是政府感到很没面子,然后就下令全国人民学日语,结果日本人很得意,因为他们不用学习汉语也可以在中国卖东西了。同样的道理,国家规定全民学英语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欧美各国的人来华做生意。 at:2010年10月15日 晚上9:00

琉_璃_苣-回复或许做生意是给中国一个经济复苏发展的机会。但是更深层次的破坏也许就会成为经济的垄断了吧!国语的丢弃,却强调外语的地位,这个ZF也许不是六十几年前的那个了! at:2010年10月15日 晚上11:27

山野文選-回复最让我难以理解的事情是:华人到海外某国谋生,自然要学好该国的语言,这叫入乡随俗谁也不能例外,可老外们来到中国办事或谋生,就该认真学好汉语,这也叫入乡随俗。可现实是:全世界的老外都可以对汉语一窍不通也照样能在特色国逍遥自在随心所欲,也没见哪个中国人生气的对那些在华的老外们说一句“请你们学好汉语后再来中国”。全世界的老外都会生气且相当有底气地对海外华人说“请你们认真学好我国的语言”,只有中国人在这方面底气全无,不但政府没有这个底气,就连老百姓也很少会这么对待在华的老外。我想这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本质区别。 at:2010年10月16日 清晨7:41

琉_璃_苣-回复难道国人有着自卑感和一直以来的奴性? at:2010年10月16日 晚上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