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悄悄地,有时走在时代的后面更好不老神爸

发表于-2010年10月18日 下午5:57评论-0条

悄悄地,有时走在时代的后面更好

打开书,是清晨。

夏季的清晨,是我喜欢的。

一天里热浪滚滚,只有在清晨,一个晚上会积累下的潺潺的凉气,让你头脑略为清醒。

在隔壁的房间。女儿过去住过的地方。一间小小的屋子。我喜欢,躺在凉席上,把电扇打到最小档,这时候,往往是清晨5点多点,像模象样地看点书。

喜欢在这个时候看书,好象是学子一样地学习,其实不然,其实是醒的太早,没有其他事情好做,所以只能看书。虽然,我知道,我已经过了最好的学习时间。但,有的朋友会教育我,神爸!你这话不对,这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看看,你看看,这话说得多好,无论怎样也逮不住尾巴的。那么,我承认,我现在还是处在,人生更好的学习阶段。

有人说,你这不是学习,是在阅读。但我不喜欢用“阅读”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我们一般人是享用不了。因为它是给一定档次的人准备的。尤其是名人,用这两个字非常合适。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那天我看到娱记正记们围着他不时的问,总统先生,您的最大爱好是什么?老奥捞捞头皮坦诚地说,他的爱好是阅读。你看看,你看看,这是多么有档次的事。回答得多么有涵养。于是,我还看到,那些有点官位的,有点星光的,有点财运的,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电视机里,他们对我说,他们也喜欢阅读!

这真好,这是好现象。

日前,看一本文化史,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里中国的种种文化现象,说那个时候是中国现代文化中最斑斓时期。于是,我知道了,这书的意思是要我们静下心来,去读读那个时期的书籍,仔细看看,那时侯的东西究竟斑斓在哪里。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化虽是繁荣的,但在民族生命的内热外感之下,又呈现出波谲云诡、光怪陆离的病象。本应大面积丰收,由于战火烽烟的连绵,政治风雨的摧折,逐之歉收。所说内热,是指1927年8月,国共全面决裂和内战,及国民党自己的连串内战;所说的外感,是指1931年日本军阀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之后马不停蹄的侵略。”

在上述情况下,北伐时高喊“革命文学”的作家们,大多一变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斗士,由于国民党的压制专横跋扈,一大批被压制的作家,包括鲁迅先生在内,就在中共的感召下成立左翼联盟。

“左翼的出现,是文化阵线的大奇观,文学恰如武林中的争斗,左翼对其余派系作者承载了极大的门户之见,于是出现了连绵不绝的骂战,一时间是昏天黑地,其主要是由鲁迅率领的大张挞伐。”

于是我也对那段时间的文化与文学有了更好的认识。

一是读杂文。因为那是个“唯杂是文”的年代,鲁迅曾经是左翼联盟的一面大旗,被一些些忽悠到这边,一些些忽悠到那边,最后呢,他也不玩了,横眉怒对了,纠集于被人做虎皮了,于是成了独家的骂文学的源头了,当然,那骂中的反贵意识,终是大方向,其斗争性终还是有可敬的一面,只是文学性略差了点,而杂文唯骂,也误解至今。当然,他的《社戏》《祝福》等作品除外,文字功力,无人可逾。

二是,就是后来抗战时期。抗战文化的蓬勃兴起,这是必须的。民族的苦难,压倒一切,文化便是服务于民族的兴衰了。这时候最该歌颂和表彰的是剧作家,因为他们是最辛苦的,他们要三天创作一个多幕剧,又要走上街头参与巡回演出,这从民族抗战历史上看是非常可敬的,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当然,如果从文学性上看就更差了一点,这是宣传的作用大过文学本意的结果,更超出文化的范畴。

为啥,因为贴得太近,便少了文化和文学。

三十年代的文化与如今的文化,有着某些相近的地方。虽然当今文化,更象是一种“博”文化了。快餐加全民化,夹杂着骂文化,夹杂着裸文化,夹杂着泡沫式的幽默化,体现了时代的博动。很多人说,我们这是走在时代里,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看不得,该骂,该裸,该吹的泡沫是层出不穷,我们必须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这绝对没有错。

但谁还能静静保持文化的静美,文学的静美,文字的静美呢。因为人是还有静美的一面。

好象没有了,不,是很少了。这个世界很奇妙。忽拉拉地,还是容易你方唱罢我登场,于是很多人将文字承载了更多的重量,却没有沉稳起来,反而却飘浮到了水的上面,呈现幻象;而另一些文字,承载得少一点的,却能慢慢沉到水的极深处,但要化为珊瑚一样的东西,还需经历多少年沉淀,它们,终究是会价值连城的吗?

再说早几天,上午去超市,早了,门未开。逛了旁边的报亭,看到有《独唱团》在售,于是买了一本,回家后看了几眼,便是看不下去,后断断续续,强迫自己看了几天,终于看了十之七八。

感觉不是很好,这是个需要重新定位的东西,就像我们的时代,而文学和文化,有时悄悄地走在时代的后面,可能更好。

注:此文写于今年8月,现略作修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不老神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很别具的立意,走到时代的后面也许更好。忽而走到这面,忽而走到那边。面对如此变幻无常的不测风云,可能这选择,还是很有必要的吧?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