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亲人援建者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一场大地震,使得江苏与绵竹连在了一起。绵竹成了江苏人的家,江苏人成了绵竹的亲人。江苏的援建者们,在绵竹的地震废墟上,用了两年的时间,用了112.81亿元援建资金,写下了世间最美丽的传奇,再造了一个崭新的绵竹,美丽的绵竹……
19日一早,最后一批江苏援建者就要离开他们曾经奋战过日日夜夜的绵竹。这对于懂得感恩的绵竹人来说,是个特别激动的日子。5万多名群众站立在宽敞的大街两旁,孩子们送鲜花、贺卡、感恩书画……乡亲们送鸡蛋、枣子、花生、核桃……从江苏援建指挥部到大巴停放处,本只需十几分钟的路程,两百多名江苏援建者走了近一个小时。
送别的队伍从街上一直沿公路伸展开来,长达十多公里。送别的队伍分列公路两旁,到处是热烈的场面,到处是感人的镜头:援建者们过来了,蓝龙、黄龙舞得呼呼有声;援建者们过来了,秧歌鼓敲得铿锵而有力;援建者们的车队驶过,见到的是手摇国旗或鲜花或彩带的老人、中年人、小伙姑娘、小孩们,见到的是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标语:“绵竹是你们的家,请常回家看看”“紫金山龙门山,山山相望;秦淮河马尾河水水相连”,见到的是飘动的彩球;见到的是一张张激动的脸,微笑的脸,流泪的脸;听到的是一声声的呼喊“感谢江苏,祖国万岁”“亲人们,慢走”;听到的是中小学生那充满深情的歌声;听到的一阵又一阵抽泣……
为着这短暂的时刻,不少的绵竹人就从乡镇往城里赶;为着这短暂的时刻,学生们六点进校,七点就到了公路边;为着这短暂的时刻,一些绵竹人顾不上吃早饭,带了点干粮就上路;为着这短暂的时刻,不少没能送上江苏亲人的绵竹人,唉声叹气,把祝福的话放在心底……
为着这短暂的时刻,上天泻泪;为着这短暂的时刻,青山静立;为着这短暂的时刻,河水低鸣……
泪雨滂沱,留不住,亲人远去的脚步;道别的酒,端起又放下,流动彼此内心的是永远的感动。
以树为笔,以地为纸,写不尽绵竹人对江苏的感激之情;
以水为弦,以桥为弓,弹不完绵竹人对江苏的感恩之曲!
-全文完-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