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爱的伴侣从心仪到相识相知,从热恋到朝夕相伴,虽说没有浪漫,却是良多趣味;虽说过程曲折,却是一往情深。这个伴侣,不是老婆,也不是“第三者”,而是我心爱的“笔记本”, 我心爱的互联网。
因为有了“热恋”,所以就有了“八十岁学吹鼓手”。
“八十岁学吹鼓手”这句习惯语富含贬义,但是,我却非常喜欢。不但向往,而且乐为。之所以如此,既是初衷,当然也不排除客观因素的制约,那就是:我不愿甘当时代的落伍者,我要学电脑。
乐文而不乐“机”,羡鱼而不结网,对此我刻骨铭心地感到是一种落伍、一种无知,因而是一种耻辱。
时代的落伍者,只要不是闰土式的麻木人,就会有一份羞愧心,有一种失落感。然后,就会对时代的先锋们羡慕、心仪不已,就会对先进的书写、登录工具倾倒崇拜,就会产生极大的渴望和追求。此时,只要有一人能予助力,热量就会喷发。
只要苦学,总有进步;只要勤耕,总有所获。虽然涂鸦太笨,为文超拙,居然也挤出一点东西跻身网络,忝列珠间:起点中文网上有《边陲山花》、《飞山明烛》、《双环墙》、《金姑桥》、《蜃楼梦》、《曲江》等共6个长篇小说,为此,该网站还与百度网站一起,为我开通了“绿叶草根的个人空间”;在上海文学论坛好心情原创文学等网站上有短篇小说、散文、杂文、日记、诗歌等共400来篇。
记得五年前,我因年近花甲,早已超过55岁,遂得免考英语和计算机而忝列中学副高,心中实在愧疚。到了2007年3月我退休后,人生绕了一个大圈子,回到12岁时所定的人生圆心即为人们写一些于生活有助益的文字之志愿,或曰文学梦。为了这个人生圆心,我决定一鼓作气进入第二轮花甲,立即开始我的“文化长征”。
长征,要行军,要打仗,而行军打仗少不了武器。而且,既然是21世纪的长征,就必须拥有21世纪的武器。于是,我在重庆市渝中区一家商店里花4000元买了一台清华同方“笔记本”。武器虽然有了,但练枪法不到位,刚学会智能打字,却因一嫌选字太麻烦、二来技术没跟上,竟然把新式武器丢在一边,反而又用起原始武器来了。祸起内心,缘于自卑:我那登录技术也太差了,连别人代我建立的文件夹都不会打开,更不用说新建文件夹了。
时代前进了,原始武器不大管用了,吃香的是电子文档。不过,“懒人有懒福,土地老儿住瓦屋”,就在我还远离我的“笔记本”时,居然当了几天“土地老儿”。
我爱下中国象棋,但登不了大雅之堂,那年参加县里比赛,十二人参加,我得了第十二名。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我却因略会几手狗屎棋,得以认识了刚学下象棋的小伙子吴鹏。吴鹏也有一个“笔记本”,登录虽慢,但比我强多了;而且,他愿意免费为我登录一些散文,甚至4幕44场约4万字的话剧《特别村官》。但是,好景不长。他本来在凤翔商场做服装生意,生意不好做,他从网上得到好的信息,到别处发展去了。行前,他劝我学电脑,但我老是下不了决心。我写了一篇反映我俩“忘年交”友谊的散文《鹏举鹏飞》,他看了觉得有点意思,就明确地对我说:“这篇就做个纪念吧!”我当然同意了,因为我也没有什么感谢他的。
就在这时,一位同事敦促我:“把你那台电脑拿来,我教你。”我拂了他的美意,终究下不了决心。因为我教过的一位学生又及时给我提供帮助:代我登录了一万多字的民间故事《武陵源》。但是,我发现那位学生不时在咳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还要给他增加负担呢?实在不好意思!我开始对“土地老儿”式的偷懒汗颜了。
远离了我的“笔记本”,曾由我的儿子拿去学习。他可是个自学能手,诸如摩托车的驾驶和维修,石材加工设备的安裝、调试、运行和维修等等技术,都是他靠自学得来的;说明书一经他看过试过,立即变成了他自已的技术。他买了一本《电脑入门》摸索了一段时间,仅能听听音乐,放放光碟,一个字也没有“打”出来。此事给一家人造成了假象:电脑太难学了。于是,老伴对我说:“儿子都不行,你也空场合了。”因此,即使我汗颜,即使我把“笔记本”拿到了身边,仍然自己给自己找借口:现在春寒料峭,待暖和一点再学吧!
由于我任教多年,与学生关系还不错,此时又有一位当年的高足彭亚来主动援手:让他的爱人代我登录一些诗文。而且他自己再忙,有时也代我登录一些,还代我往“诗文论坛”发帖、回帖,使我第一篇散文《芭茅花》得以在《诗文杂志》上发表。
终于,一切“外援”都中止了:他的爱人患了慢性病,身体比较差。于情于理,我都必须自己动手了。
临渊羨鱼,不如退而结网。好在我已有智能打字的基础,但我又嫌智能打字一天看电脑屏幕时间较多,不利于眼睛保护,因而我又买了书写板。终于,我在我昔日的高足今日的密友和本单位同事指导下,开始织网,而且越织越爱织。所捕之鱼,也一天天增多。老伴也替我高兴:“不要求人了。”其实,万里长征还没走完第一步呢,我还要学上网,学发帖呢!
鼻子还在出气,头脑就要思维,手脚就要动作;只要还在做事情,求人帮忙的时间还多得很。况且,我一生都不主张“万事不求人”那种孤家寡人哲学。
在大家帮助下,我和我的“笔记本”成了情投意合的伴侣,每天形影不离,一起勤奋,一起进步。
红娘积德否?学有伴矣。长铗出行乎?食有鱼矣。
此时是2009年3月。
上网正捣瘾,双眼却患了结膜炎。
结膜炎不是个好东西,它忽悠我,没留半点情面,弄得我硬胀生疼、泪眼婆娑,连上网、登录都不敢了,但又心有不甘,不愿挂免战牌。
我打开笔记本,艰难上网的狼狈相惹恼了老婆,她立即痛批了我一顿,最后总结说:“人老了,不要想出什么书了,电脑、网络只是个玩具,能玩就多玩一下,不能玩就少玩一下。”
经老婆这一点化,我参禅明道、大彻大悟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对万事万物都具有一份平常心。
没有文化的人有社会经验,从社会经验中可以抽出哲理来。这点化使我立即突破思维定势。
我很快受益了,检了药,安心治疗十来天,终于痊愈了。眼明心亮,重操秃笔,又乐滋滋地与电脑、网络她们厮混,“玩具”么!
一年后,我又花了1080元钱让笔记本联了网。不吝“一掷千金”,只因一“网”情深,既是勇往直前,也是“义无反顾”。我上网,远离*情搞笑游戏污浊之类;不知寿缘长短,只求认世发文。对不起,亲爱的网络垃圾们,这辈子没有时间同你们厮混了,下辈子能不能与你们厮混,那是遥远的事情,无法预测。
自2010年2月3日联网起,得彭亚来、熊媛媛、石琼玉、白秀、吴正勇、冉光进等人帮助,又经反复实践,费了一个多月的周折,才于3月21日在上海文学论坛注册成功,却因“手写输入”盖住了“提交审核”,而脑筋又未能急转弯,竟未能发帖。关闭网络、电脑后才悟及此层,翌日才顺利发送出6个短篇,赓即发表了两个短篇即《火烧良心》和《寸角土皇帝》,3月23日短篇小说《一吨等于吃饱》又被评上了“好”。也许,托上海文学论坛好心情原创文学网站的福,我第二轮花甲之人生圆心工程就此正式启动了。
网络“玩具” ,“玩”了半年,真是越玩越爱玩。即使“玩”而有意,果而不硕,仍瘾粗瘾大、依之傍之。有意者,传点高尚之情;依傍者 ,维点正气之德。因而我“玩”而既久,“玩”而够味,学之不辍,耕之不停。
电脑技术永无止境,学电脑技术则老师无处不在。在这些无私的老师中,有昔日教过的学生,而今青出于蓝;有萍水相逢的同志,因工作而成师友。其中最近的两个,就是王志明、付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却是做人的大意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经过不懈的努力,渐渐掌握了一些网络知识,并顺利在网站发表了一些作品,并取得了些许可喜的成绩,也算此生不虚。人老心不老,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个丰富,这个充实,在学习中慢慢品味,在生活中慢慢咀嚼,在思维中慢慢消受,顿觉身心飞扬,时时自乐其中。
网络,我的心肝宝贝;网络,让我的花甲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文明上网,终有所得;积小成大,必有质变。如此看来,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坚持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续生命。
所以说,学习就是进步,学习就是生命:既然一“网”情深,那就相爱到永远永远。
(2010年3月23日初稿、国庆节修改于重庆秀山)
-全文完-
▷ 进入绿叶草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