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北三环联想桥下的母爱解三川

发表于-2010年10月25日 清晨7:27评论-2条

从早上下了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到费尽曲折的找到招收儿子的北京交通大学,再到帮儿子收拾好寝室,一天下来,累得几乎连话都不想说,华灯初上时,终于可以趁吃晚饭时喘口气歇息歇息了。

晚饭是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小饭店里吃的,累了一天,不能再像中午那样,一包从家里带过来的方便面打发了事了。饿过晌的缘故吧,进饭店前的那种强烈的饥饿感,在当真的坐在一张放着一碗盖饭的桌子前时,反倒消失了,不觉得怎么饿了。于是,她就一边慢慢的吃,一边爱怜的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吃的津津有味。不知怎的,看着看着,就有雾般的东西朦住了她的眼睛:从出生到现在这一刻,儿子还没离开过她呢,虽说这些年来日子过的紧巴点,但那种幸福家庭的快乐气氛,却不是所有富贵人家都能比拟的。感觉是一霎那间似的,儿子长大了,突然的长大了,像一只刚丰满羽翼的小鸟,就要张开还稚嫩的翅膀,慢慢的高飞,离开她,离开温暖的家,开始独自飞翔了。若干年后,他将融入这个社会,娶妻生子,不再属于她......。想到这里,那朦胧的雾气不听话的凝聚为晶莹的露珠,顺着和她的年龄不相称的脸颊,缓缓地流下。怕被儿子看见,她急忙拿起几张餐巾纸,把脸扭向一边,装作擤鼻涕的擦了擦眼,扭回头后,不顾儿子的反对,把自己只吃了几口的盖饭,使劲的往儿子的碟子里扒了一大半,然后,嘴里就不停的叮嘱儿子,直到被实在是忍无可忍的儿子不耐烦的阻断之后,才心甘情愿的把剩下的饭吃完。

“妈妈,晚上你住哪里?”

吃过饭,儿子关切的问话使她不禁愣了一下,只顾着儿子的事了,她还真的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哦,来的时候我已经观察过了,在那边不远处就有一个写的价格挺便宜 

的小宾馆,待会我就到那里住一宿。”

她对儿子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我和你一块先看看去。”

儿子不放心的说。

“看什么看,你也累的够呛了,我先送你回寝室,好好的休息一晚,明天上课好有精神。”

“妈,我已经长大了。”

听了儿子的这句话,她笑了:“你长的再大,也是我的儿子。听吗的话,走,回寝室睡觉去,明天一早妈再来看你,妈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安顿好儿子,当她走出大学的南门口时,她的心茫然起来,在人流依旧的街道上,她感到格外的孤单,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就顺着校门口前的人行道,漫无目的的向前走去。

人行道上很热闹,几乎是从学校门口一直到这条叫高粱桥斜街的尽头,都被练摊的摆满了,和着几盏不太亮的路灯,借着路边店里的灯光和店面外

各色招牌透出的光亮,有卖小饰品的,有卖书籍的,有卖衣服的,有卖玩具的......,基本上针对学生的生活用品及日常用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人们,把这个对她来说很苍凉的夜摩肩接踵的繁华了,却也更加重了她的孤独感。

她就这样无所事事的走着,从一个摊位走到另一个摊位,在这个摊前看一会,在那个摊前站一会,打发着无聊的时间。虽然才八点多一点,天却完全的黑了,如果在新疆她那温暖的家里的话,还要过一阵子才能黑透呢。

从路的这头过去,再从路的那头回来,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在一座名为联想桥的下面,她停住了脚步,出神的看着从她眼前的大路上驶过的一辆辆的汽车。她太累了,今天一天,不对,从上了驶往北京的列车,她都没真正的休息好,真想找个地方躺下来,舒舒服服的美美的好好的睡上一觉。

学校门口的对面和东面只有几步远的地方,就有两家宾馆,她去问都没去问,来时就听说了,凡是宾馆住宿都很贵的,一夜要一二百元钱呢,就是住地下室旅店也要几十块。一二百,快够她回家的路费了,几十元,也是丈夫累死累活在外打工一天多的工钱了,能让她在家花好几天。

收费看车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坐在几乎是在紧靠着她的一把破椅子上,疲惫的神情和瘦弱的身躯也挡不住他来回在停放在路边的车辆上巡视的有神的眼睛。趁他骑一辆看上去很古老的自行车去远处收一辆即将驶离的车子看车费的功夫,她赶紧的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长长地出了口气。椅子真的很破,板子上的海绵全没了,只有一块木板。但她依然感觉很舒服,靠在海绵不多的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时间不长,但她却感觉要睡着的时候,忽然感觉身边有响动,就猛地睁开眼睛,是看车人正在她的身边扎车子 。撑着扶手,她努力地站起身。

“没事没事,你坐吧,我不累。”

看车人没坐在椅子上,他倚在了自行车上。

顺势她又坐了下去。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她觉得体力恢复了不少,但依旧很疲惫很困乏。

他不是很健谈,可很善良,看着她疲倦的样子,就关心的间或的问她一些问题,她也礼貌的一搭没一搭的回答几句,两个各自孤单的异乡人,在北京北三环的联想桥下,因真诚的交流,诚挚的沟通,让这个清秋的夜,分外的温馨。

聊着聊着,她就渐渐的忘记了几天的劳累。她不厌其烦的向他讲述的多是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是她的骄傲,从生下来是,在她的怀抱里也是;在她的身边是,分开了也是;过去是,现在更是,她讲的很自豪。偶尔的,她对他也说远方的丈夫,那是她的思念,是她的期盼,是她的依恋,她说的很深情.温暖。仿佛丈夫就在她眼前,就在她身边。也许是在她的带动下,他很慈爱的向她讲述了自己的儿女,但说的最多的是他的老伴,说的很动情。老伴是他的牵挂,他是老伴的挂牵。俗话说的好,少年夫妻老来伴,他说他现在分离近一年了才感觉到,还说他干到年底就辞工回家陪老伴去......。

不知不觉的,逛摊的人们渐渐地散去了,不知不觉的,练摊的人们收拾摊子也逐渐的回去了,慢慢的,她倚在那把破旧的椅子上睡着了,睡的很熟,不时的,有幸福的微笑浮现在她那憔悴的脸上。在梦里,她一定和远方的丈夫以及身后北京交通大学男生宿舍楼里的儿子团聚在了一起。而他,则坐在北三环的联想桥面上,一边专注的守护着一排排沉睡的车辆,一边遥想着远方的亲人......。

今夜的月亮不圆,可是很透彻很皎洁......。

当她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初秋的清晨显得有点清冷,她睁开眼睛,看到身上盖着看车人的一件衣服。她站起来,向那个正从一辆驶离的汽车后骑自行车而来的他满怀感激的连说了几句发自内心的感激话,心存感恩的朝学校里走去。

路上的行人还很少,校园内的人更少了。恐怕吵醒了儿子的睡眠,打扰儿子的休息,虽然她很想早早的就和儿子在一起:要几个月不能见面呢。但她还是忍住了,只是在距儿子的宿舍楼不远的校区里来回的溜达,直到校园里的人多起来,她认为儿子该起床的时候,她才往儿子的寝室走去。

儿子正在宿舍楼前的一块空地上踱着步等着她,看到她便急忙的迎上来,一边走一边问:“妈,昨晚你在哪家宾馆住的?休息的还好吧。”

儿子关切的话语使她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意:儿子真的长大了。

“我住在了你们学校对面的那家宾馆,有电视看还有热水可以洗澡,睡的可舒服了。”

“你没洗澡吧?你的头发有些乱。”

“哦,是吗?昨夜睡觉压的了。”

儿子的话让她赶紧拢了拢头发,用手又顺了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我们早点吃饭,你要上学,我要早点回去".

饭后,她又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一百块钱,递给儿子。

“怎么还给啊,我够花了,你还是在路上花吧。”

儿子没接。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多点总比少点好。”

边说她边把钱塞到儿子的手里。

“那你呢?”

儿子不情愿的把钱捏在手里,疑惑的问。

她笑了,见儿子把钱收下,很舒心的笑:“妈妈回家的路费已经留够了,再说了,家里不像这儿,动不动就花钱。”

顿了顿,她又说:“妈妈还能没钱花啊。”

“没事多给家里打电话,给你爸爸也打打电话,需要钱的时候就说,妈妈再给你汇。”

她的声音有点哽咽了。

公交车缓缓驶离的一霎间,看着儿子不断挥动的手,她的眼泪终于止不

住的流了下来......。这是伤心的泪水,包含着离别和母爱,这更是喜悦的泪水,孕育着希望和幸福......。

在西客站南广场附近的一家电话亭前,她平静的给远方打工的丈夫短暂的通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一切都顺利,叫他不要挂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解三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风言笑
☆ 编辑点评 ☆
风言笑点评:

母爱永远都是最伟大的。

文章评论共[2]个
绍庆-评论

非常精彩的小说,一位母亲送子上学,为了节省钱,露宿一夜。其行为令人敬佩。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语言朴实,情节安排,合情合理。支持!问好!at:2010年10月25日 上午10:58

解三川-回复这是一件真实的事 at:2010年10月26日 清晨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