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走向独立与主体意识觉醒刘银行

发表于-2010年11月02日 上午10:14评论-2条

独立性是主体的主体性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主要表现,一个主体意识觉醒的人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特别精神上的独立。同样地,主体意识的觉醒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独立性,意味着他不再没有原则地依赖别人,不再轻易依赖别人,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目标的成功,而不是不劳而获。这其实就是一种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也即是主体性的表现。这就是说,独立性和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也有紧密的交互作用,它们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那么,主体是怎样走向独立的呢?或者说,主体怎样才能走向独立,主体走向独立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从词的本意上讲,独立性意味着主体对于外在世界的依赖性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同时也意味着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自身的认知和对于自身依赖性的摆脱。在这两者之间,主体对于外在世界的摆脱,或说尽量不受外在世界的干扰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主体得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行事,意味着主体对于自我的自主,也即对于外在的物的世界的相对独立性。主体在获得对于外在物的世界的不断的独立的过程中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思想的空间,从而获得对于自身的独立思考的认知和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机会,并且将不断地获得越来越深入的认知。当主体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对于外在世界和自身的深入认知,主体也就获得了不断的独立的机会,不断获得自我的空间,从而达到自身独立性的提高,也即意味着主体性的提高。当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反复的动态过程。独立意味着相对性,在某种程度的依赖性的基础上的独立,也就是说,主体不可能离开外在世界和自身获得绝对的独立,即便是精神上,也是如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主体获得独立的过程在相对独立与努力走向绝对独立的两端不断地反复挣扎的过程,经过反复的较量,反复的思想,最终获得一种实体和精神上的相对的均衡的和谐状态,即获得自我的相对独立的认同。

个体摆脱对于外在的物的世界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等依赖而获得独立,首要的在于平复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个体摆脱对于外在的物的世界与自身存在局限性的依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意味着个体要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理论状态和实际情况之间、物质存在与精神世界之间等方面都获得一个均衡点,而这一均衡点的寻找过程却是相当艰难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个体肉体和精神来讲,都是一种折磨,没有这种经历,个体就不可能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高度,就不可能平复不安的心和骚动的欲望,也就很难获得本质上的独立,从而获得坦然的自由。在此可以说,只有走向独立,才能走向自由;没有实质上的独立,就不可能有本质意义上的自由。换一种说法就是,独立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则是独立的最高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讲,独立可以说就是入门课了,而自由是相当高的一种境界、一种修为。同时,自由也是主体意识高度觉醒的一种最高境界。

主体摆脱对于外在的物的世界和自身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的依赖,平复躁动不安的心、摆脱不安的欲望的根本途径有两种:一是爱,一是智慧。爱,意味着一个人与周围的世界的关系,包括物和人;爱,意味着作为主体的人不仅能够被人爱,而且能够去爱人,不仅能够经得起爱,而且能够爱得起。而智慧,则意味着作为主体的人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作为主体的人对于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认知程度,以及处理自身存在和外在世界的种种关系的艺术水平,它涵盖了一个人一切智商、情商、美德等等方面,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的存在意义的重要表现。这就意味着主体的独立性的发展和提高过程中,他需要外在世界对他的理解和爱,他也需要去理解和爱和他相关的外在世界的种种;意味着主体必须不断地深入认知自身和外在世界,并获得解决问题和解除困惑的智慧,获得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促进主体不断走向独立,促进主体性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主体走向最终的自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刘银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读作者的文章,让我感慨。独立与主体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连的吧。
一个主体意识觉醒的人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反之亦然。
我们必须完全独立,但是独立并不等于自立,
独立、平衡、统一,这才是适合我们的路。

文章评论共[2]个
静月清荷-评论

读作者的文章,让我感慨。独立与主体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连的吧。一个主体意识觉醒的人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反之亦然。at:2010年11月02日 下午6:53

刘银行-回复感慨什么呢? at:2010年11月02日 晚上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