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十评土默热红学:只有两轮安晓玲

发表于-2010年11月09日 早上9:21评论-0条

十评土默热红学:《土默热红学》的十一论只有两论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土默熱先生在文章[1]中。大言不惭地说:

“我的学说由洪昇论、蕉园论、西溪论、盘山论、《长生殿》论、柳河东论、南明底色论、南宋文化论、遗民思想论、夫妻著书论、三源分流论11个学术分支组成

最核心内容是把《红楼梦》的著作权从曹雪芹手中夺了下来,交还给了真正的原作者——洪昇。……

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学术体系,是一座在胡适红学基础之外重新构建的全新的红学大厦。一是这11个学术分支研究成果互相联系,互相支持,首尾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学说体系,与传统红学那种支离破碎、互相抵牾、死结连环(??)的学术现状成鲜明对照

与传统红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掉进“曹家店”泥沼中不能自拔达成鲜明对照。”

* *:恐怕找不出一位学者在介绍自己的著作和学说时,像土默熱先生这样自我标榜,极力吹嘘的:他的学说是“森林”!而将红学界大家所认同的红学彻底否定,说成是“泥沼”,贬得一钱不值!

在前面的评论文章[2~9]里,已经用《红楼梦》中的具体事实揭露和否定了土先生的许多观点。实际上,土先生由11个学术分支组成的“学说”:“十一论”不过是“两论”,即洪昇论和《长生殿》论;“其它论”只是对《红楼梦》一些问题的看法,即使是对了,也称不上是“学说”或“体系”、“分支”。这个世纪以来,不少人发表了与过去观点不同的正确新见解,没有一个鼓吹自己是新体系、新学说的。就连刘心武先生独出心裁的看法,也没有自我吹嘘,标榜是推翻“曹家店”的新“学说”。

只要否定了土先生的“洪昇论”和“长生殿论”,那么,《土默熱红学》这个自吹“完整严谨的学说新体系”就土崩瓦解了!前面发表的对“土默熱红学”的一系列评论,已经完全驳斥了这“两论”;下面将笔者对土先生“两论”的考证结果归纳如下:

“洪 昇 论”

1)在土先生的“洪昇论”中,文章[11]是其核心内容,提出《红楼梦》由五个稿本而来,认为这五个稿本是洪昇的一生遭遇的写照。但是,就是这篇文章的下列叙述,暴露出“洪昇论”的重要内容都是土默熱先生伪造的。

(1)描写天伦之变的初创稿本……应该是围绕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亲见荣国府从兴盛走向衰亡这个线索展开描写的……荣国府只有贾政(叫贾赦的可能性大些)一支。这个阶段书中贾赦与贾政是一个人,名字应该叫贾赦①,原型就是洪昇的父亲。邢夫人就是洪昇的继母,赵姨娘就是洪昇的父妾,老三贾环就是妾生的三弟洪中令。没有今本中的小宝玉,初稿中的男主人公应该姓贾名琏,乳名宝玉,这个宝玉的年龄是个"大宝玉"。

(2)第三稿中增添的四个故事之一是:“宁府"大出殡"的故事”

(3)在联系洪昇经历时,土先生说第二稿是:“甄士隐家庭因"葫芦庙"失火烧成白地,暗示洪家因家难一败涂地;珍爱的女儿因"霍启"遗失,暗示洪昇女儿因家庭祸起而冻饿夭亡;甄士隐夫妻逃往田庄又遇‘鼠盗蜂起,水旱不收’,正是洪昇夫妻逃往武康乡下避难的实情;甄士隐将妻子赖在岳家,自己跟随道士走了,也正是洪昇逃到北京后,寄居岳父家中的实情……”。

笔者曾经指出:“贾姓”( 如贾政、贾赦、贾环、贾琏等)和“甄姓”(如 甄士隐),“荣国府”和“宁国府”(如宁府)等是曹頫在《风月宝鉴》中,为了影射他曹家而设置的名称;如果洪昇真的写过小说《红楼梦》的话,他怎么可能使用这些称呼呢?大约在洪昇死后30多年(乾隆二年),曹頫才开始创作《风月宝鉴》,拟定出这些名称,洪昇岂能未卜先知,预先知道乾隆年间将发生的事情???这些就清楚地证明:土先生在文章[11]的叙述,纯粹是他的故意编造,洪昇根本就没有写过什么《红楼梦》小说!

2)土先生提出:由洪昇的妻妾誊抄、评点和传抄了保存在洪家的《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拙文[2]分析证实:洪昇家里根本就没有这三部《石头记》小说书稿,洪昇的妻妾也没有评点过《红楼梦》,她们更没有传抄过这些版本。

3)《土默熱红学》的基础是曹雪芹没有小说《红楼梦》的著作权,洪昇才是小说《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拙文[3]考证出:现有13种《红楼梦》古本的第一回都毫无例外地写成:“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荣国府和宁国府同曹家两兄弟后人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12]“甄家接驾四次”直接指明是“曹寅家”,而不是“高家”或者“洪家”等就是死证!如果洪昇是作者,为什么在《红楼梦》里,没有洪昇或者他的化名?为何在洪昇的家族中找不出同宁国府的相应成员?尤其重要的是:洪昇在康熙年间怎么知道在54年后将由曹雪芹来“批阅增删”他的小说呢???以致所有的《红楼梦》版本都无例外的写道:由“曹雪芹披阅增删……”。

可见,土先生,您想否认曹雪芹的著作权,只不过睁着眼瞎说,患了“痴心妄想症”!!!除非您能拿出具体证据,证实“曹雪芹”就是“洪昇”,否则“土默熱红学”就不能成立!您自吹自擂的“洪学”体系便成了骗人的虚假伪造!

4) 土先生在文章中,一直鼓吹《红楼梦》是洪昇一生的写照。为什么他的一生遭遇在洪昇夫妇的替身贾琏和凤姐的活动中没有反映?土先生在文章[4]中提出的见解:“书中贾琏(大宝玉)和凤姐的生活原型本来就是洪昇自己和妻子黄惠”;可是洪昇的一生遭遇却由与洪昇毫无联系的“甄士隐”来体现?而甄士隐在失去女儿后遭遇的叙述只有大约800个字;这就是说,其余一百多万字的《红楼梦》内容与洪昇的一生遭遇毫无关系!!!既然《红楼梦》的几乎全部(800字在一百多万字中可以忽略不计)内容与洪昇的一生遭遇无关,那么土先生硬要把《红楼梦》说成是洪昇的一生写照,是不是睁眼胡说八道!

5)洪昇钻了“脂砚斋”和“畸笏叟”的空子,因为它们都没有标明是哪个朝代的批语。土先生把落款“己卯”、“丁亥”的批语都歪曲到康熙年间,以构建他的“红学”。能不能找出实际的证据,反驳土先生的谎言呢?有!《庚辰本》的第74回的回末有一条“记事”[10],就可以彻底否定土先生的捏造和篡改!它写道: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曰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这显然是曹雪芹在写作过程中写出的“记事”,说:在乾隆21年5月7日“对清”到《庚辰本》的第74回;尚缺“中秋诗”。这条“记事”的落款是“雪芹”,它绝对不是洪昇的“化名”,因为落款的时间是乾隆21年,即公元1756年;已经去世了52年的洪昇绝对不可能重返人间,写出这条“记事”!

6) 在《土默热红学》中,只举出《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靖藏本》等6个版本作为洪昇创作的第一和二版本的实例。

土先生的最大失败就是分不清现有的14个古本中,哪个是真本,哪些是伪本?他所提出的上述六个版本中,只有一个《庚辰本》是真本;其余《甲戌本》、《己卯本》、《蒙府本》和《戚序本》4个版本都是伪本。《靖藏本》只有150条批语,没有正文,单凭分析批语的风格是确定不了它的真伪的。在拙文[4]概述了笔者对《红楼梦》真伪版本的考证,指出《土默熱红学》里没有包括《程乙本》、《舒序本》、《郑残本》、《卜藏本》、“最早77回石头记”、 “转让80回石头记”和“最早80回石头记”等七个版本,又岂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严谨的学说体系”?并指出土先生将《红楼梦》现有版本分成三个类型,没有科学根据,属于凭空猜测。

7)在《土默熱红学》中,土先生按照洪昇的经历凭空将洪昇创作的所谓《红楼梦》书稿分成五次,并与洪昇一生的经历联系起来;同时在将《红楼梦》的内容打乱,分散到五次书稿中,硬说是洪昇在不同时间写出这些内容的。拙文[5]全面分析了土先生的划分和论述,证明他的论点站不住脚。他在五次书稿中所划分的《红楼梦》内容完全可以移动位置,而且属于第四次书稿的内容理应在第一次书稿里。此外,采用洪昇的经历根本就说明不了为何要写这些内容,土先生的解说完全是牵强附会和指鹿为马。

8) 土先生在《土默熱红学》中煞有介事地把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虚构的空空道人说成是盘山的智朴和尚。他从洪昇那里抄写了《红楼梦》小说书稿后,进行评定和传抄,建立了《立松轩本》,“立松轩本是一切脂本《石头记》的祖本”。拙文[9]细致地考证了目前红学界所猜测的《立松轩本》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并不存在。对《蒙府本》的文字和今本《庚辰本》不同,以致产生《立松轩本》的现象,笔者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否定了土先生将智朴和尚说成是“空空道人”的奇谈怪论。

9) “土默热红学”提出的“洪上舍传奇”剧本同今本《红楼梦》毫无关系。今本《红楼梦》的主题是:由少年到青年的贾宝玉同林黛玉、薛宝钗的三角恋情和贾府的兴衰;而《土默热红学》讲述的是:已经娶了两个老婆的成年人洪昇的坎坷人生,与贾宝玉毫无相似之处;如果把他看成是贾宝玉,简直是胡言乱语!何况洪昇的“洪上舍传奇”剧本同今本《红楼梦》小说的内容完全不同。同时,洪昇家族的衰败原因和过程同贾宝玉家族也不一样,硬把小说《红楼梦》说成就是“洪上舍传奇”剧本、是土默热先生别有用心的编造!企图用“洪学”取代“红学”,用土先生的“土默熱红学体系” 冒充传统的“红学体系”是徒劳的,只不过是肥皂泡式的幻想!

“《 长 生 殿 》 论”

1)《土默熱红学》提出:“从三个层面对《长生殿》传奇和《石头记》小说两部作品的至情主题、神话架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悲剧结局以及遣词用语、独创概念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比对研究,从而得出《石头记》确实是仿效《长生殿》……两部作品出自洪昇一人之手的结论”。拙文[7]详细地分析了土先生所提出的三个层面:“金钗和钿盒”、 "木石前盟"的出处、“月宫仙境”和 “太虚幻境”,完全看不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来源于“金钗和钿盒”。将"木石前盟"说成是出自《长生殿》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属于生拉硬拽,把“钿盒”说成是“玉盒”是篡改。

《长生殿》为明皇和杨妃的爱情编织了"月宫仙境",让月宫中的织女见证并升华了李杨之间的爱情波折。通过牛郎牵牛和织女天孙的努力,实现了明皇和杨妃在"月宫仙境"里重逢,共诉相思情。这时,唐明皇和杨贵妃同时出场。

而《红楼梦》中只是贾宝玉一人梦游“太虚幻境”,引出对《红楼梦》里众女子命运的预示。在这里,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没出场;而且这时,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也没有显示出矛盾,怎么能把“太虚幻境”和“月宫仙境”等同起来呢?

2)在拙文[8]列表对比了《长生殿》和《红楼梦》的相恋人数、写作手法、相恋过程、结局、大致情节和神话故事。得出两者完全不同。《长生殿》讲述的是成年人的爱情纠角,按照我国古代爱情戏曲的模式创作;而今本《红楼梦》小说描述青少年的相恋,着重于写实。土先生硬要牵强附会地说两者的爱情故事相同,有关联,出自同一人之手,纯粹是为了鼓吹他的《土默熱红学》而撒的弥天大谎! 同时,也说明他对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宗旨和手法不了解。

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对宝玉和黛玉之间爱情的描写,打破了我国古代爱情小说和戏曲的常规,舍弃了欺骗和粉饰的描写手法。曹雪芹的这种手法与洪昇在《长生殿》中描写明皇和杨妃之间爱情的手法明显不同。洪昇在《长生殿》中基本上继承了我国古代爱情小说戏曲的通用模式:一见钟情—→海誓山盟,互送定情信物,私定终身—→波折或分离—→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爱情老套子在《红楼梦》的宝玉—黛玉—宝钗之间根本不存在,怎么能说《红楼梦》和《长生殿》很相似,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呢?热衷于写“古代爱情模式”的洪昇岂能写出“反古代爱情模式”的小说《红楼梦》???

这样一来,从《长生殿》里,根本就看不出小说《红楼梦》来自戏曲《长生殿》,因而把小说《红楼梦》说成出自洪昇的手,不过是土先生的异想天开而已!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土默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北方新报 发表日期: 2006-11-23

[2] 安晓玲:《红楼梦》号外3:土默热枪毙了《土默热红学》

[3] 安晓玲:二评土默热红学:土默热先生的第二个死穴

[4] 安晓玲:三评土默热红学:土默热先生的第三个死穴

[5] 安晓玲:四评土默热红学:土先生的五次手稿纯属瞎猜

[6] 安晓玲:五评土默热红学:贾琏是大宝玉吗?

[7] 安晓玲:六评土默热红学:《长生殿》钗盒情缘的象征金钗玉盒

[8] 安晓玲:七评土默熱红学:《红楼梦》与《长生殿》对比

[9] 安晓玲:八评土默热红学:“拙道人及其“立松轩本”在哪里?

[10] 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鲁艺出版社

[11] 土默热:《红楼梦》作品的结构性缺陷是怎样形成的,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7-6-8

[12] 安晓玲:新探红楼(70):贾家与曹家成员的对应关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下的清辉点评:

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在这里真正得到了体现,细微的观察,全面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