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精武风云》少了那么一点意境宇の航

发表于-2010年11月25日 凌晨3:04评论-1条

首先摆在《精武风云》面前就有两座大山,一座是李小龙的《精武门》,一座是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其次面对的还有三大难题,一个是艺术品位能否有所提升,一个是故事情节可否有所创新,最后就面对观众的怀旧情结。最难撼动就是观众的怀旧情结,这种情结能让观众强烈的想起曾经的那些岁月,他们是看谁的动作片长达的到底是经典还是青春的记忆,已经让这些人分不清了。在看看现如今无论网络媒体或是纸质报刊,哪些掌握话语权的大多是60、70年代出生的人,晚出生的人目前只能被动的当成小屁孩了。他们尤其对李小龙更有一种认同感,因为李小龙所处的特殊的历史年代,加上壮志未酬,数量的电影,死后无数的传奇,助加了那一代人对他的崇拜。

《精武风云》也许在90后眼里,应该是不错的,几场写实凌厉的打斗,几个潜伏谍战的情节,几声还我河山的呐喊,几段气势磅礴的配乐。李小龙是什么时代的人呢?为什么看《精武风云》非要拿他的《精武门》做一个对比,为什么在动作电影的历史上他就一个重点的必看项目?为什么只能说李小龙的好呢?说不好就等于看不懂呢?所以经典有广义的,也是狭义的,狭义的经典是属于个人的。那些留恋港片时代的影评家,似乎对红色经典的黑白电影很感冒,要警惕一些人用狭义的影评解读来阐述广义的经典理由。

甄子丹的拍完《杀破狼》后成为事业雄起的转折点,《叶问1》与《叶问2》再次将他的人气推向了新的高[chao]。凭借甄子丹目前的人气指数,没有必要借助“精武门”来重新打造传奇,完全可以重新来寻找一些新的历史元素,王亚樵的故事,孙凤鸣的故事,林怀部的故事……,就算不能打造新的辉煌,不至于有两座大山横在前面,而且也可以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诠释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啊!也许拍摄《精武风云》可能是几个主创人员的共同怀旧。

《精武风云》的故事不够细致,到不是缺乏逻辑推敲,而是过于平淡,加入舒淇这个间谍人物,也没有那种悬念的感觉,更多的重心都转移到了几个爱国的呼喊上,似乎《中华英雄》的唐人街的饭店上面对美国佬的欺负的几次自强呐喊有的一比,让人感觉有点爱国疲劳。

另外影片里面的打斗场面不多,除了如《黑侠》《佐罗》式的出场,就是最后的踢馆了。如果电视剧《霍元甲》里梁小龙的陈真,在最后一集是第一次踢馆的话,那么陈真成为主角的电视剧、电影就是二次踢馆,陈真抗日后回到大上海,在《精武风云》里面陈真,那就三次踢馆了,虽然脚劈木牌的姿势依旧美丽,还喊出“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除了再次给我们视觉疲劳之外,就是对“东亚病夫”的称呼也有点麻木了。想象现在中国在世界格局的政治位置,不少发达国家在杜撰中国起后的“霸道”说。

李小龙饰演陈真的时代,大陆可以一穷二白,没有回归的香港也找不到自己的根,那声“东亚病夫”,能换气每个中国人的热血;李连杰的陈真,更多不在最后那声“东亚病夫”来寻找这个时代的共鸣了,而是武术的追求上已经突破同时代人眼光局限,除了中西合并,尤其和船越的对决上,使得里面打斗场面不仅仅是动作表演,更上升了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艺术态度。

《精武风云》里面的陈真,不能怪甄子丹没有用心,更多的是导演编导过于粗心大意,没有好好推敲,给眼下的时代主题好好把脉,希望能借助历史给我们提出什么样的启示,或者是给我们怎么样的反思?仅仅平铺直叙的一个故事故事,虽然布景、剪切、画面、造型都驾轻就熟,但是少了一种意境。没有了意境,就等于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价值观,纵使运用复杂的拍摄手法,也只有一些特技与动作。

当然,如果说一点追求没有,这样说也有点过了,也许借着甄子丹的人气,新生代的中学生们和那些子丹的粉丝们更容接受,给它加上经典的标签。即便是让他们重新看李小龙的《精武门》,也难以理解那个时代他为什么是经典,仿佛没有经历过60、70年代人,无法理解黑白色调的红色电影为什么就是经典?《样板戏》为何能传唱,不过对我来说,《精武风云》少了那么一点意境。

2010-11-25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下的清辉点评:

不同时代所演绎的版本,各有不同,但是都从不同时期不同的角度发扬了一种精神。人们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欣赏角度也有一定的提升和不同。文章值得一读。令人品味。

文章评论共[1]个
子午书简-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002)at:2010年11月25日 下午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