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书缘(二)守拙生

发表于-2010年12月01日 晚上7:15评论-2条

诗曰: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 《劝学 》

我开始看大人书了。大人看的书我们小孩子叫它“大书”,这是相对于小人书而言的,其实那些“大书”多是文革前出版的一些长篇小说,那沉甸甸的厚厚的一本五六百页的书,抱在小孩子的怀中,也确实够“大”的了。这时候是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中阶段。

我最早看的“大书”现在回想起来是刘流的《烈火金刚》,这是一部反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大哥从他的同学处借的。由于语言说书的特色明显,那里面人物形象鲜明,讲述的故事,曲折传奇,挺热闹,特别是抗日英雄史更新、肖飞、丁尚武,反面人物何大拿、解文华、猪头小队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书我连着几天一口气看完,就是放学回家,给母亲烧灶锅搭炭时都抱着它看。还有一部长篇《欧阳海之歌》,可能还是大哥借的,晚上在煤油灯下,母亲做针线,我看这部书,由于距灯近,油灯那微弱的火苗把我额头的头发都着了,发出吱吱声,能闻到一种怪味。

那时的看大书,还养成一种习惯,不知跟那个伙伴学的,爱留意作者,大概是大家在谈论小说故事时,爱说作者的缘故吧。因次凡我看过的书,只要记着书名,一般都能记得作者,除非那外国作者很长的名字。我现在依然能清晰地记得那一个时期看的作品和作者名:

金敬迈《欧阳海之歌》 刘流《烈火金刚》 曲波《林海雪原》 知侠《铁道游击队》

杨沫(女)《青春之歌》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杨益言、罗广斌《红岩》

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高玉宝《高玉宝》 冯德英《苦菜花》《迎春花》 

梁斌《红旗谱》《播火记》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马忆湘(女)《朝阳花》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马可、贺敬之《白毛女》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浩然《艳阳天》 陆柱国《踏平东海万顷浪》 徐光耀《平原烈火》 ???

巴金的作品《家?春?秋》 柳青的《创业史》我当时只是听人说过,写得非常好,但找不到书,可能是作者当时被打倒的缘故。我看的那些书多是红色小说,虽然作者大多数遭遇厄运,但这些作品还在民间“地下”流传,像《苦菜花》,我亲眼见到那些大人像做地下工作一样偷偷地相互传阅着,而我看巴金,柳青的作品已是八十年代 以后的事了 。 像前面列举的那些书,我看得次数最多的是《林海雪原》《红岩》和《平原枪声》 ,那书里的人物 和故事深深感动了我,我对它们非常熟悉,能给伙伴们详细讲述。

看大书记作者名字有一个好处,就是常常读书的时候能把作者和书里的人物联系起来,老想象作者是书里的哪一位人物。像看《林海雪原》,就认为作者曲波是书里那个年轻而足智多谋的我军指挥员少剑波,因为他们的名字都有一个“波”字。看《苦菜花》,就想象书中德强的母亲就是作者冯德英的母亲。后来八十年代看《家?春?秋》,就又认为作者巴金应是书里的觉慧。由佩服书中人物到佩服作者,。再比如看《朝阳花》,这部书写红二方面军即贺龙领导的部队长征的故事,作者是个女的,我就想作者一定参加过长征,很了不起。我现在还能想起书中红军唱的歌子:“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人常说“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反映出作者思想境界的高低。如果作品内容崇尚正义,弘扬真善美,鄙夷假丑恶,那么作者就会被读者想象成一个嫉恶如仇的正义之士。相反,如果作者写的作品品味不高,打动不了读者不说,有些内容庸俗低下,宣扬封建腐朽思想,甚或不怀好意,误导青少年走入歧途,那么,这样的作品简直是软刀子杀人,不看还好。

当年自己看书,留意作者,是一种良好习惯,现在高考有时不是把它当文学常识进行测试吗?但我把作者和作品人物故事对应,现在看来有些幼稚,应该认识到,作品里的人物与故事,取材于作者的一些经历,可能有作者的影子,但不能完全等同作者。文学作品是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当然是以后的认识了。正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书山有路,
只要与书为友,
同行一世,
会受益匪浅。

文章评论共[2]个
守拙生-评论

(:012)感谢编辑,辛苦了!at:2010年12月01日 晚上9:07

文清-评论

问好老朋友!晴天,雨天,阴天,愿你快乐每一天!at:2010年12月01日 晚上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