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微博的朋友最近可能会发现,最近关于网上对骂的信息可谓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股“微博”最先掀起狂风巨浪的是老刚子对于“金马奖”的愤愤不平。说实话,对于徐帆的落选我也深感惋惜,但这就像春晚一样,评出来最受欢迎的节目并非就是观众最喜欢的,因为评委有太多的“难言之隐”。
但这次风波中最受关注的恐怕应该是周立波和方舟子的交战。这次骂战的起因不外乎周兄在微博上的一句话,“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当‘私粪’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变成‘公粪’,那么,网络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大家也就有空来拉拉!”可以说,周立波的言论一向都是尖酸刻薄的,更何况这条是基于有感而发。于是,就是这条看似不清不痒的一句话,却像是一枚隔空投掷的定时炸弹,顿时引起了巨大波澜。很多人认为这是周立波对网民自由的严重谩骂和干涉,是作为一个名人不该有的姿态。其中,以方舟子为代表的网民及新闻媒体向周立波发起猛烈的炮轰,大有杀之而后快之势。
面对网民的穷追猛打,周立波丝毫不愿妥协,相反他采取针锋相对的攻击,欲维护自己的“话语权”。试想,我们从周立波舞台的作风就可以看出此人说话的一针见血和爽快,而且周立波一直以来都是以“上海男人”标榜自己,此时此刻,他更加不愿意失去上海男人的腔调。直到11月29日深夜23:44,周立波发出最后一条微博:“曲终人聚,意味深长。感谢所有关注我微博的朋友们!善意的抑或是恶意的。你们是我灵感的源泉!我们舞台见!!收官了……”我们可以说,周立波在这场论战中以失败告终,或者说,周立波再强大,也抵挡不住那么多“无辜”网民的专制,最后不得不选择地下斗争。
回想周立波那句所谓的“网络私粪”,我觉得把它说成对网民自由的谩骂和干涉,不如说这是对很多在网络上寻衅挑事的网民的一种提醒。但是就是这句话,却真正击中了无数“私愤”发泄者,他们不满自己的那点“自由”被说破,便群起而攻之,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也。我们必须明白,作为“海派清口”掌门人的周立波一向就是以针砭现实占领时尚大众的眼球,我们可以把周立波的言论理解为一种另类的“炒作”,但我更佩服其魄力。手段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周立波的确道出了一种现实,一种旁人熟视无睹的现实,一种在某些人看来是“大不敬”的现实,这的确是一种魄力,充满上海男人的“腔调”。其次,面对众多媒体和网民的发难,周立波一开始便可以完全选择“白旗主义”,拒绝和网民正面冲突,但他的一句话却令无数支持他的粉丝极为振作。“正是因为大多数明星面对局势选择了避战,才会使得那些‘私粪’愈加肆无忌惮。所以我选择坚决回击。”可以说,周立波完全可以设想此番论战的后果,但他还是迎头直上,这除了我们所说的魄力之外,更需要一种面对人性的大无畏和大爱精神,否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可。
但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极端分子”却一直打着网民“言论自由”的幌子,对周立波横加指责。“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多少年来被加以经典的语录在这里却被极尽扭曲。不要忘了,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说出来的要“像话”,可是很多网民却极为夸张的扯上生态平衡,出语恶劣,相当低俗,大抵与泼妇骂街相差无异,这也正是“私粪”的重要表现。面对如此情境,周立波竟坚持如此长久,我不得不佩服其精神承受能力之强大。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竟还要扯上科学的大旗,对这种人你还能说些什么呢?另外,我不得不怀疑方舟子等人的论战动机,是出自一种网络责任感还是借机搏位来炒作自己,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我只知道,贼会喊捉贼。这种自认为是在替“上帝”发言的举止再加上“国骂”的传统,导致最后双方都成了类似小丑的造作,因为我也看到了周立波忍无可忍之后的若干“丑言”。
我忽然想起周立波的有一句话:“网络上的巨人往往是生活中的矮子;网络上的豪情往往来自生活的强大自卑。”当然我们不能说这句话完全正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也折射出了一种网络病态,拆穿了很多人苦心经营的虚伪面纱,赤luo裸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确,针对如此形势,我们对于“网络实名制”的企盼也愈加强烈,一旦实行此举措施,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
周立波最后选择了意味深长的“回避”,这是明智的,因为他永远无法跟那些“极端网民”抗衡,他始终要被专制掉。突然又想起一句搞笑的话语“少数服从多数”,这句话不知害苦了多少真理的护卫者,这种多数人的“专制”不知还要蔓延几时?在此,唯有心虚的向那些坚守“骂阵”的伟大民众说声“你们辛苦了!”
-全文完-
▷ 进入白浪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