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夕桥江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
来到民院已许多日子了,但思念故乡之朝汐不但没有丝毫消退,反而越发凶猛,夜夜侵袭着我。转眼间。月圆之夜又如期而至,这种感觉又该加深了吧!按理说,从一个我们呆的腻味,枯燥,单调的地方换到另一个新鲜,充满未知乐趣的校园,我们该是兴奋才是,但这种快乐不知何时才能到来?我有些迷惘了。也罢,这该是国人自古至今的共性吧!
中国是一个怀乡的国度,千于年来,关于写故乡的佳文层出不穷。这从唐诗宋词中就可见一斑,更不用说近代了。几乎每个文人骚客或多或少都写过几篇关于故乡的文章。从我们嗷嗷学语时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诗句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人吟诵。对写于抒发思乡之情。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生养哺育自己的故土。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因为年少轻狂,或是我们厌倦了故乡的贫苦,闭塞。落后,当离开这一片土地时,我们或许心中都曾暗暗发誓,永远不回到这破地方。但当我们在它乡,在路途之中遇到那些我们未曾遇到过的困难时,感受到我们在故乡永远也不会理解的孤单寂寞时,我们也许在那时才会明白,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不管何时何景,我们永远逃离不了故乡。即使我们的身体离开了。但我们的灵魂永远依附在故乡的山山水水。它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一声欢笑乃至一滴泪水都 根植于我们灵魂深处,直到永恒。这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可触摸的乡梦吧!那故园未有的声音。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或许,是国人的多愁善感,我们的诗人总喜欢把故乡与月亮搅合在一起,月亮不仅是我们思乡的情感触动点,更是我们排解思乡之愁的终结点。在皎洁圆润的玉盘下,月色总能勾起我们对故乡的无尽怀念与畅想。譬如唐代的王建就说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我们的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然,诸如此类的诗句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记得早年盛传一句话“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听说这是崇洋媚外人的高论。以我之见,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的圆,但在我们心中,故乡的月亮一定比它乡的圆,月当然是故乡明。说实话,我挺佩服王维的远见卓识的。
如果一个人只顾吟唱自己的故乡月明,这未免太过狭隘,听听下面的一首诗吧!相信你一定熟悉。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没错,这就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读罢全诗,诗中并未出现月亮一词。但在诗人心中,海峡两岸的月色该是一样的皎洁吧!在他心中何处是故乡?何处都是故乡。何处有月明?何处都有月明。
-全文完-
▷ 进入小贝天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