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散文小说(54):爱情(续)安晓玲

发表于-2011年01月26日 上午11:04评论-1条

散文小说(54):惊天动地的爱情(续)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上文讲述了因猎人上台,揭露了“雁丘第二”的真相,原来合穴埋葬的是两只雄大雁后,使原本可令文人墨客大显身手、展示自己才华的大会,变成京城轰动一时的笑柄。文人们气的面红耳赤,在心里大骂猎人不是人;何必那么认真,真是顽固不化的死脑筋,缺乏教化,不知道变通;令大家扫兴,哼!

在北儒书院,争论时起彼伏。学子甲大声指责道:

“老子、不,小生操他娘!这猎人太没人情味了。为什么要在大会上说出真相,害得老子失去一次大展才华的机会……”

“陈兄骂的好!”学子乙插言道,“小生想了三天三夜,创作出了一首‘词’,远胜金人‘元好问’。本来可以一举成名,千古流传,现在却变成胎死腹中,被封尘埋没,唉!……呜呼,哀哉!”

“血红的斜阳照进寂静深邃的森林,原野响起孤雁求助的哀鸣,声声催人泪下;苍天冷漠无情,人间冷酷残忍;没有同情、没有怜悯、没有声援,只有孤雁的斑斑血泪,令他只好舍身殉情!”袁敬孔的高声朗诵一停,学子丙立马问:

“喂,老袁,你念的是什么词牌?在三百二十首常见词牌中没有呵。”

“这叫‘袁氏词’。”学子丁道,“老子佩服的,倒不是老袁的‘打油词’,而是他提出的一举成名,万古流传的倡议,举办‘葬雁和赛文大会’。”

“开个会,有什么新意?”学子戌问。

“这就不对了。”学子乙接过话茬,“历史上不少人都想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但达成目的者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选择好行动的环境。为什么海瑞骂皇帝,还要抬着自己的棺材去开骂呢?因为这种举动是史无先例,因而他名垂青史。金人‘元好问’的所作的‘词’很多,为什么唯独‘雁丘处’被人称颂,流传百世,也是因为他选择了以‘大雁殉情’为主题,史无先例……”

“你是说,袁敬孔提出举办‘葬雁和赛文大会’,也是史无前例,营造了青史留名的条件?”

“不错!如果‘葬雁和赛文大会’成功,那么会上入选的优秀诗词会一代代流传下去,万古留名。我甚至认为,‘元好问’所修建的‘雁丘’中,所埋葬的不是一公一母大雁,而是和我们的‘雁丘第二’一样,是两只公的。或者两只母的。”

“哇!”学子己叹道,“你是说‘元好问’为了流芳百世,而故意营造‘史无前例’的气氛?”

“这么说来,‘元好问’和我们一样,上了猎人的大当,根本就没有撞向地面殉情的大雁!”学子庚道。

“不一定,很可能是‘元好问’故意编造的。”学子丙发挥想象道,“自始至终,都是他一人在说故事:一只大雁被猎人打下来,另外一只大雁就自动撞向地面而死等等,全部都是他的捏造。通过修砌‘雁丘’,来达到名垂青史的目的。”

“对呀!”学子辛道,“谁见过‘元好问’买的两只大雁中,一只是自杀的?如果打下一只大雁,从天上就掉下另一只,变成真正的一箭双雕,那么所有的猎人和平民都会去射杀大雁;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能有大雁吗?我的娘!‘元好问’这一招真绝呀,居然糊弄了无数的人!连文坛上的泰山北斗也上当受骗,白白感叹一通;奇闻哪,真是天下的奇闻也!笑话呵、笑话,他娘的恐怕是古今文坛的头号笑话!”

“而且,‘元好问’还创造了一种千古留名的新招!哈、哈、哈!”袁敬孔终于醒悟过来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爱情,是人世间永恒传唱的情感。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为朋友送上灶糖,祝小年快乐,心想事成!at:2011年01月26日 晚上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