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志愿吗?"随行就市"带雨的云

发表于-2011年01月30日 晚上11:13评论-1条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500篇》

第509篇

儿时的作文课写过“我的志愿”,五星红旗升起以前的老事。那年代的孩子哪里晓得怎么写志愿,哪里知道作文里该写一些什么。

现在的孩子聪明伶俐,一定会写:“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的勤务员”,当“人民教师”“人民解放军”“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很好听的。

那时的孩子糊涂、懵懂,不知道这些道理,甚至也没有听见过“人民”这个词汇。知道“公民”是从“公民”课本里知道的,还知道有三民主义和民族、民权、民生,但是不知道什么是人民。

五星红旗升起后,才听说这个新词汇,后来知道了人民和公民的差别,又后来知道了它们的差别非常大,又又后来更知道了不用“公民”这个称呼,又又又后来则渐渐忘记了“公民”这个老词,脑子里把它“驱逐出境”“立另册”了。

呵呵,知道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立另册的不能留一席之地,甚至是“一屁之地”,甚至不能留“插针”“泼水”之地。

那老师简直是开玩笑,那么大的孩子哪知道什么志愿,等研好了浓浓的墨(那时的作文作业是需要毛笔写的),还不知道该从何下笔,自己的志愿该怎么说,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说过嘛。

经过老师指点,同学间互相询问“探讨”,才知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当“科学家”呀,当“教师”呀,当“老板”和“医生”呀。

崇拜科学家所以就想当科学家,当老板能赚钱所以就当老板,当医生和教师是为了过日子,那个年纪不知道“治病救人”和“培养下一代”的道理,也不懂“学而优则仕”的古话,更不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近代口语,当然也没有听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上学嘛不就是用功念书,得个好成绩向父母交差。

没有同学作文中的志愿是当工人农民的,知道当工人农民辛苦,哪乐意当石匠、木匠、铜匠、铁匠、瓦匠、泥匠、篾匠、皮匠、漆匠、鞋匠,或者去乡下种田呢。有些同学后来当了工人农民,可是写作文时并没有志愿当工人农民的,不得不吧。或者是子承父业,依传统习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不知不觉中,工人的儿子当工人,农民的儿子当农民。

一次家里厨房屋顶漏雨,几天等不来瓦匠检漏,奶奶便逗我:你反正不想读书,长大后干脆当瓦匠算了,省得屋顶漏雨等瓦匠。我不记得怎么回答的,可能是气鼓鼓、拗着脖子、崴着脑袋、瘪着嘴、乜斜着眼睛、拉长了脸、不答不理吧。

父亲是做生意的,我怎么愿意当瓦匠呢,爸爸妈妈也不会同意,他的生意谁接,奶奶也不一定真乐意,吓唬我罢了。

不记得我的作业怎么写的,没有印象了,自己的志愿没出息,所以也就没有了印象。我倒是记得一有出息的同学志愿,印象很深。

他最有出息了,志愿很特别,所以很难忘记,是当飞行员,啊,令人向往。老师表扬他有远大的抱负,有志气。是啊!飞行员与雄鹰一同在蓝天展翅翱翔,怎不令人羡慕,怎不叫同学佩服啊。

谁不乐意在蓝天展翅翱翔,可是其他同学都不敢这样想,哪想得着哟。我更不敢想,身体不好、瘦骨嶙峋、病病歪歪,怎可能在蓝天展翅翱翔呢。那同学高高大大胖乎乎的,我呢,矮矮小小,怎能有这样宏伟志向呢。

他爸爸是做公家事的。当时也不知道他爸爸是做什么公家事,反正他平时穿得比别人好,能说会道,成绩也好,会说一口很好听的普通话,甚至比老师还说得好,老师常叫他站起来念课文,“四、四”儿童节时他还上台演讲,他叔叔又是校长。

同学没有写志愿当官、当警察、当军官的,不敢那样想吧。现在的孩子准想当官、当警察、当公务员、当军官,都知道当官才有出息,才能过比别人好的日子,才能神气十足、高人一等。

我一同事的孩子小学时当了班长,高兴得告诉他爸将来他说不定能当县委书记呢,乐得那爸爸乐滋滋、眉开眼笑,嘴巴也合不拢,不止一次把他儿子的“伟大”志向讲给我听,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那个爸爸早就驾鹤西去,他儿子没有白白的高兴了一场,他儿子没有当上县委书记。驾鹤西去后他儿子也还是没有当成县委书记,也许他耿耿于怀、望断秋水,天天在黄泉为他儿子唉声叹气吧。

我儿子从没有表白过这样的雄心壮志,有什么办法,是我这没有当官志愿的基因遗传给了他,不怪他。

五星红旗飘起之初,有个很热闹的话题,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讨论时候非常热烈,一阵阵嘻嘻哈哈、哈哈嘻嘻。更多人是赞成时势造英雄,顺势而为。是呵,哪像那邻居的孩子以为的,自己想当县委书记就能当上县委书记哟。

当英雄或者当官岂能由了自己,由不得自己,更哪里由得了儿时的幻想、志愿、志气,那个老师出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作文题。

别说从前,便是现在也不行,平常百姓可是由不得自己的,什么志愿不志愿的。

几十年后我回家乡探亲,听说那个志愿恢弘雄伟,想当飞行员的同学,因为父亲逃去了海峡那边,叔叔又是学校校长,那个年代被镇压了,他的成绩再怎么斐然,也照样升学不成,找不到好工作,于是不得不当了瓦匠。

他没能如愿以偿在蓝天与雄鹰一同翱翔,倒是天天爬人家的屋顶,在上面“飞檐走壁”,呵呵,恰恰是我奶奶要我当的瓦匠师傅,也就屋顶那么高。另外一个志愿当老师的则当了小皮匠,天天给人修鞋。

一个人的未来哪能看自己的志愿、志气、志向,哪能看他的成绩好不好。

过去,大多数人,如果父亲是工人便当工人,父亲做生意便也做生意,父亲是职员便也是当职员,子承父业,子承父志。现在也差不多,借俗话形容是“半斤八两”,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嘿嘿,能“顶编”上一个工人指标算是幸运,能子承父业就该谢天谢地了,哪能想入非非的。听说一个邻居搞个工人指标,还当了一年无报酬保姆呢。能子承父业是莫大的福气哦。

便是上了大学,专业成绩优秀的研究生又怎么样,照样有从事卖肉、环卫工作的,也有去农村养猪创业的,甚至还有靠自己的身体和姿色谋生的呢。

当然也有人的志愿是能够如愿以偿的,那是天命哦。天也不公平、偏心眼嘛,孩子玩耍时说要当将军便果然当了将军,甚至还能管将军的。老天爷也不关照平常人呵。

我这个没有宏伟志愿的弱者,也许是因为我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又也许是老天爷看花了眼,我终于没有按奶奶说的当瓦匠,不需要辛辛苦苦上屋顶“飞檐走壁”的检漏。

考上学校后我告诉奶奶学的是美术专业,她嗯嗯一声之后笑笑说,哦!你当画匠了?她也许是赞扬,我却不高兴,怎么是“匠”呢!从事艺术的人最讨厌这个“匠”字,最反感“匠气”的评语。

七老八十之后回头想想,奶奶没有说错呀,虽然不是石匠木匠泥匠,可还是一个匠,只不过不是检漏补屋顶,但同样是补漏,艺术也是这么回事,做一些贴贴补补的事,这里补贴点使得漂亮、美观、好看一些,那里补贴点使得能够遮掩掉一些什么。细想想,苏维埃的“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说”“典型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说”“无产阶级喉舌说”等等,不就是要文艺们如同瓦匠,哪里有漏洞就补贴那里,把破烂处补贴得焕然一新。

志愿吗?观察历史、过去、从前、后来、现在,看来也包括将来,总的说是难按个人的意愿,斯文的说法是顺其自然,不怎么好听的说法则叫做“随行就市”,行市需要做什么便走什么路,一个目的,为了养活自己,听天由命。不这样行吗?你是什么人,或者你的爸爸你的爷爷是什么人,还敢挑挑剔剔!

儿时的志愿啊儿时的志愿,儿时真傻!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5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谁能将理想进行到底
谁能想当什么就能当上什么
世事难如愿,多是顺其自然发展
而随行就市很入时的现代语了,似乎更形象生动
文章颇有寻味之处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春节在即,给朋友拜个早年,提前祝朋友新春快乐,万事如意!at:2011年01月31日 中午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