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散文小说(55):如何看爱情安晓玲

发表于-2011年02月05日 上午10:44评论-1条

散文小说(55):如何看待“爱情”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今天是小女娴静择偶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谢谢大家光临。会后招待便餐,请大家出席。不成敬意,万望海涵。现在由小女解答各位的提问。谢谢,谢谢!”焦娴静的父亲剑眉、大眼、白净,一副美男子的容貌。虽年过半百,但英姿犹存。满脸慈祥、开朗地笑着;双手抱拳,向台下的记者们致意。

“下面由记者先生和女士们提问。请举手,逐个回答。时间充分,请大家不必急。现在开始。”会议主持人欧阳总管的话音一落,立即有五名记者举手,“请你第一个发言先问。”

“我是本市电视台的记者。请问焦小姐,什么叫试婚择婿?具体做法如何?”

“我们华人在婚姻问题上,一直很保守。五千多年来,只有近百多年才有较大的进步,但仍然把婚姻看得很重。一旦结了婚,就不惜一切代价,极力维持下去,不想离婚。尽管家庭已经闹得天翻地覆,夫妻成仇,社会和亲朋们仍不主张散伙。把离婚看成有辱家门、丢人现眼的严重问题.。为了照顾他们的面子,千方百计规劝夫妻二人死撑活熬下去。目前,比较先进的方式是先谈爱,后结婚。但是,在谈爱时,男女双方都极力掩盖自个的缺点和不足,表现了远远超出自己能够承受的忍耐和迁就。特别是男人,在结婚前,即使是异常粗暴和霸道的男子,对女人都会显出比绵羊还要温顺。一旦结婚,目的达成后,就原形毕露。因此,香港和台湾等地向西方学习,时尚起先同居后结婚,有的同居时间达七八年之久。青春短暂,特别是我们女人,经不起几年、十几年的同居。所以,同居时间越长,我们女人能够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小。岁月不饶人啊,除了与自己同居的男子另寻新欢,一脚踹了自个外,咱女人因为失去了青春,甚至人老株黄,已经只有同这个男子结婚这一条路可走。尽管发现此男子的许多缺点,甚至难以相处,也只好铤而走险。可见,长时间的同居,对男人有利,对咱女人的好处太少。我今天采取十天试婚来选择丈夫,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能挑选到一个可心又可靠的丈夫。”

“焦小姐,”第二个记者马上抢先问,“你创立的十天试婚择偶法,比起我华夏古代抛绣球择偶虽先进不少,但试问,将爱情摆在什么位置?众所周知,结婚应该是爱情的高度发展和结晶。在你的择偶方法里,有没有爱情?”

“结婚应是爱情的高度发展和结晶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搞的骗局!什么是爱情?到底有没有爱情?极少部分夫妻相处融洽,到底是爱情还是友情造成的?这些问题谁也说不清。”焦娴静脸上猝然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连专门撰写男女之间感情的大小笔杆子们也弄不明白,不得不发出‘问世界情为何物’的感叹。圣经说:‘爱就是恒久的忍耐’。忍耐往往是出自于无奈,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解脱!何况忍耐总是痛苦的,生活在痛苦中还能说是“爱”吗?这不是爱,而是变态(笑声)。‘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关怀,是一种主动行为 ;而不是像‘忍耐’,是属于一种被动行为,是对别人的行动和作用,在自己内心做出的消极反应。所以,‘忍耐’实际上是一种煎熬或者怜悯。佛学说:爱情就是‘舍得’。依靠施舍来维持的感情,哪有‘爱’可言?爱情崇拜者和文学家等认为: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神圣和崇高的感情,其重要性超过生命!而真正搞文艺的人没有几个为爱情去死过,否则,文学家怎么有增无减?(全场哄笑)。政治家则认为:爱情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为了革命,可以不要爱情!号召大家为他提出的个人主张奉献一切,等等。在爱情的涵义未弄清楚之前,我没有必要为这个未知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都是文学家、神学家和政治家等为了他们各自的目的而弘扬出来的东西去操劳费神。奉劝青少年们,也不必为这个‘不知为何物’去烦恼,去要死要活!我推行新法的目的是寻找合适的配偶,共同生活,和和气气地过日子。说白了,就是找一个有可能建立起牢固友情的伴侣。至于有没有爱情,倒无所谓,因为反正没有人知道‘爱情’是啥玩意?”焦小姐话音一落,招来全大厅人的嬉笑。

“焦小姐,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爱情就是文学讴歌的主题,在我国有宣扬爱情伟大执着的名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西厢记’,在国外,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你怎么说,爱情实际不存在,纯属文学虚构呢?”

“我们华夏一直在小说写爱情,在戏曲、电影和电视剧里演爱情,在歌曲中唱爱情,折腾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而且情节越来越曲折离奇。‘西厢记’在唐朝叫‘会真记’,说的是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他在长安的会试中落榜。此剧的本意是提醒青少年,特别是妇女不要相信‘才子配佳人’的鬼话,反对这个演唱了几千年的文艺主题。可到了元朝,经王实甫一改编,将原本是爱情悲剧的‘会真记’完全变样、变味,改编成爱情喜剧的‘西厢记’。原来本是反对‘才子配佳人’,却变成颂扬‘才子高中状元,同佳人喜结良缘’,甚至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鼓励青少年未嫁先婚,通过木已成舟来达成目的。你们说,文学颠倒黑白、瞎编虚构到何等程度?!

为了让人们相信虚无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诱骗青少年为伟大的爱情殉情,竟以死后变成蝴蝶来实现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大部分蝴蝶只能活几天,交尾一次后,雄蝶死去;雌蝶在产卵后,也殯天,就像蚕蛾一样。只有少量的蝴蝶和蛾子可以交几次尾和产几次卵,但他们的寿命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这是多么的短暂呀,又何从谈起‘天长地久’、‘永不分离’呢?足见,文学不仅仅是胡编,而且也无知!(笑声)。

为了独出心裁、标新立异,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竟提出:爱情可以化解两家的世仇,以显示爱情力量的伟大。在座各位,有谁会信?可这种荒诞无稽的论调竟然成了世界爱情名剧,使多少痴情人流泪,诱导了多少无知青少年去成双成对地笑脸迎死神。此后,不知又有多少小说和电视剧专门演绎仇家和敌对双方的子女相恋,用爱情来化解仇恨和战争。似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许多盟军都白死了,应该通过爱情来使希特勒放下武器(大笑)。男女之间就那么一点点事情,文学家和文艺人员竟能将它抄了五千多年,仍余兴未尽,还在花样不断翻新,大抄特抄下去。你们想想:文艺的力量有多大呀?这一大帮自以为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人,是多么的无聊和不感到腻味!广大的观众们竟不提出抗议和罢看,实在叫人费解。

最近,国内外,特别是大陆的文艺界,吹捧起高尚品德的爱情来。主张不要为争抢一个心爱的人而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不但不要武斗,连文斗也不要,而是不斗。诸如‘只要他快活,我就快活,就满足’;‘我爱他,不是为了得到他,只要每天看见他就心满意足了’。在电视剧‘媚娘传奇’中,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一代女枭雄的武则天居然只知道沉迷于对美男子李君羡的思恋中,抱怨老天爷:‘连每天看到他的机会都不给’。多么高尚的品德!不过,有点脑瓜的人不禁要问:你为什么要恋爱?买个可心的布娃娃搂在怀里岂不来得更实在?(笑声)。这不是品德高尚的爱情,而是在弘扬爱情奴隶,是柏拉图精神恋爱的近代翻版!恐怕连编剧、导演、演员都不信,可就是要编导出来,为什么?说穿了,不就是为了赚钱嘛!

近代医学和无数的事实已经充分证实:男女相恋起源于性欲。性发泄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其一是精神性发泄,另一个是*体性发泄。少男和少女,特别是少女,由于刚刚开始性腺发育,大都偏重于前者;成年人,尤其是男子则习惯于肉欲。女人的肉欲是需要男子来开发的。可是东方人,特别是中国男子的阳具小、*交持久力低和体质差等,使他们没有承担起开发女人肉欲的义务,以致绝大部分中国妇女未尝到肉欲的滋味和甜头;一辈子只是丈夫性发泄的工具,一直满足于通过精神性发泄来过‘瘾’,她们的性欲普遍的低。因为女人要享受到*体的*感至少需要*交二十分钟以上,而一般男子在*交两三分钟后就s*精,接着便沉沉地睡去;自始至终,女子都没有什么感觉,这就是大部分女人认为*交没有什么意思的根本原因。但是,即使是精神性发泄,也决非精神恋爱所说的,只需要每天看见意中人就可以,就能解决性欲发泄;仍然需要对方的亲昵、拥抱、接吻、抚摸和淫言秽语等初级肉欲动作,因而也是属于柏拉图所唾骂的:“卑鄙、下流、无耻”的范畴。

总之,在当代,‘爱情’已经成为文学和文艺领域中许多作家、导演、演员和歌手谋生、发财和出名的主要手段。青少年们如果将他们蓄意瞎编出来的东西当成现实,只有一个结果:上当、吃亏和后悔,苦不堪言!我们干吗要相信这些胡编乱演瞎唱的东西呢?青少年们为什么要效仿?

不知哪个名人,一时想不起来了;他说:文学与科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家将复杂的和未知的东西变简单,变成可知;而文学家则是将简单和可知的东西变成复杂、变玄乎、变得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 

在一片笑声后,有记者问:

“焦小姐,最后一段话很新颖,请告知此名人是谁,以便发表。”

“哎呀,对不起,实在想不起来。就说是我妈说的吧。”(哄笑声)

摘自 《近代试婚》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谢文龙推荐:谢文龙
☆ 编辑点评 ☆
谢文龙点评:

爱情就是文学讴歌的主题,在我国有宣扬爱情伟大执着的名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西厢记’,在国外,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众所周知,结婚应该是爱情的高度发展和结晶。

谢文龙点评:

近代试婚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召开记者招待会却也不常见,文章从古到今,引用了大不少旁证来说明试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实在让人大开眼界,增长见识。幽默风趣的笔调为小说增添了几分可信度,究竟婚姻能不能经得起这样明目张胆的试婚,就让读者去评说吧!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祝朋友新春快乐,兔年吉祥,万事如意!at:2011年02月05日 下午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