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悼念我的叔父汉江鱼

发表于-2011年02月14日 早上9:30评论-4条

叔父匆忙地走了,把永久的思念留给了我们,没有向任何人告别,2011年正月初七凌晨四点,69岁,他从人生奔向极乐。

叔父的前半生,收尽繁华,也历尽坎坷,也曾九死一生,无奈提前退休,回到老家赵湾后,他自学医术,开办诊所,为民看病,吃斋念佛,行善积德,每日诵经,一心向佛,极乐是他崇敬与追求的目标。

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走不完的人生,与其受病痛百般折磨,不如极乐享福。我在这里超度他,灵魂从此安歇,永享轻闲。

可是,叔父一生从未享过轻闲。他不到一岁丧母,是后娘(我们叫谌婆)将他带大,由于体弱多病,生产队长嫌弃他干活没力气,正好宁东林业局在农村招工,就把16岁的叔父给塞了出去,没想到这一塞,改变了叔父的命运,从此他吃上了商品粮,成为一名国家正式工人,虽然宁陕山大沟深,条件恶劣,每日护林行走于万山老林,工作非常辛苦,但年幼的叔父很快爱上了这份工作,越干越出色,被组织上作为苗子重点培养,从护林员到护林站的站长,再到养路段的党委书记,成为青年突击手,陕西森工系统的一名劳模,多次到省上开会,曾被省委书记接见,那时候,叔父是全局的红人,人们尊敬拥戴他,1980年后,步入中年的叔父命运急转直下,原来的知识分子和工程师们担任了领导,叔父等一批文化程度较低的工农分子相继排挤出领导岗位,他被发配到最低层,与工人们一起砍灌伐木,干重体力活,身体根本吃不消,多次病倒,后来他被调到护林站,干起了巡山护林,每日穿梭在悬崖峭壁与深山密林中,行路上百里,有时几天不回家,在深山里过夜,日晒夜露,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由于体力不支,在一次巡山中摔成重伤,休养近一年方好,从此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无法再如往日一般进山护林,可叔父不愿吃人下眼食,就承包了单位上的家具店,由于对生意一窍不通,一番子折腾,陪了个精光,身心倍受摧残,大病一场,元气大伤,萌生了退休的念头,就这样,不到50岁,叔父办理了病退手续,退下来的他,对家乡日思夜想,叶落归根,他在异乡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每天念叨着要回老家,90年代初,他下定决心回到家乡赵湾定居,在家门宗人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叔父在距镇旬路三里路的丫头沟、夏家院子买了一块300多平方的庒基地,盖起了土木结构的二层石板房,至此,叔父的心有了扎根的地方。

遇到合适的土壤,大树迅猛地生长,回到家乡的怀抱,叔父比以前更加年轻精神。

在我的记忆里,叔父年青时候,风度翩翩,一表人材,近一米八的大个,看起来威武不屈,但他却慈眉善目,爱说爱笑,没有架子,非常亲近。我小时候,每年到年底就盼望他回老家过年,他回来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飞跑好远路到门底下接他,他从身上掏出一袋袋糖果,发给我们,撕开小塑料袋,里面是五颜六色的小颗粒,豌豆大小,用舌头一舔,好甜,甜到心上去了。

叔父是我的骄傲,也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加上他的人缘好,他探亲的日子,每天都有人接他喝酒,虽然他不善饮酒,但逢请必去,不能辜负了一片乡情。

我喜欢叔父在酒桌上的风度,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说到激动处用手比划一下,那一下子自然到位,完美无缺,我老爱躲在门外听他说话,偷看他比划一下子,很有风度,我暗想长大了也要与叔父一样比划一下子,那是成熟自信力量的象征,可我未能实现夙愿,惭愧至今。

1984年我在汉中读书,叔父已全家迁入宁陕,暑假期间我到宁陕看望叔父,呆了两个多月,那个时候的叔父生活得很不轻松,四个孩子都在上学,经济紧张,生活困难,刚从领导岗位退居普通工人,集生活工作心灵的艰辛磨难一身,叔父背负沉重的担子,他很消瘦,也很坚强,他的腰没有弯屈。他脸上依然挂着平和的笑,看不出一丝伤痕,他无怨无恨。

是什么让他具有如此宽广的胸怀与平和的心态?后来我似乎找到了根源。

在长期与大自然接触磨合中,在历次的磨难挣扎中,叔父对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有了朴素的认识与领会,他开始思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事,这期间他开始认识采集草药,学习中医,为深山里的贫困农民免费治病,他频繁地与庙里的和尚交往,结为朋友,他的家里经常有厚道的百姓出没,有的为他送去土特产,有的求他治病,更有和尚与他一起讲佛论禅,达深更夜半,这期间,他悄悄地读起佛经,第一本就是六祖慧能的《坛经》,这本经让他大彻大悟,人只要心诚,只要顿悟,明心见性,人人可成佛,不必去寺院修行,心中有佛就成,慧能大字不识一个,却能著书立说,弘扬佛法,创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南禅宗,给了叔父极大的勇气和精神上的支持,他不愿让这些俗事入心,一心静修经书,只是那时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他有工作要做,有孩子读书,佛心种在心里,慢慢地长成大树,开花结果,不为外人所知,也不为外人所理解。

回老家后的几年时间,叔父生活得快乐,阔别故乡三十年,失散的亲情加倍补偿,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但是他又感受到了空虚,毕竟他还没到晚年,他离开工作岗位太早了,有些失落,常常牵挂单位的人与事,就在这个时候,宁东林业局的总部迁往西安,旬阳坝留下了大批空房子,叔父又决定把房子写出去回宁陕定居,他住在原工程师旧家属楼四楼上,后来他多次往返于宁陕与赵湾之间,说不清那里是他的故乡,在老家只生活了十多年,却是故乡,在宁陕呆了三十多年,却是异乡,在故乡呆的久了,他会把异乡叨念成家乡,一直在茅盾中奔波着。

2003年我到宁陕出差,专门去旬阳坝看望他,那时他的心脏病很严重了,听说我要来,他多日不曾下楼,这天下到一楼口迎接我,为了亲情他牺牲了体力,回到四楼,他用了五、六分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两年不见,头发全白,岁月的沧桑,全写在他的脸上,离开他的时候,心泪成河。

晚年的叔父,再回赵湾,而这一次,在他的心里萌生一个重大的行动,他要云游四海,到各大寺院学习传播佛法,于是,在某一天,他不辞而别,背上几本佛经,轻装上路,行踪不定,6个多月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婶娘与四个孩子四处寻找,打听下落,而他象一片云,飘在我们的思念里。叔父就像是一个谜,人们猜不透他的心思。亲朋好友拼命地要把他拉回亲情这一边,而叔父去意已决,没有回头的意思。六个多月,他云游了几十个寺院,走了许多名山古寺,结识更多的高僧,每走一个寺院他静心悟禅,获许多真经,本想继续云游,可惜心脏病发作,不得不结束行程,对他本人来说,是个遗憾,而对后人来说,长舒一口气,老爷保佑,总算平安回到了家中,至此以后,病情日益加重,再无云游之意,只把那些希望寄托在梦想里。

叔父在老家的板楼上设置佛堂,每日诵经,天天念佛,一方面他在追求自己的愿望,修身养性,另一方面,他希望佛祖保佑他健康长寿,早日摆脱病魔,可是,他的心脏病一日重似一日,直至心衰,多次到省人民医院住院,靠一些药物维持生命,这十几年来,叔父在虔诚的诵经中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曾向人们讲述,多少次他感到自己不行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时,他在心中轻轻念佛,慢慢地奇迹发生了,佛祖一次次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不知是心诚还是缘分,在每日的诵经声中,引来了一群群蜜蜂,叔父就把他养在蜂箱里,有好几箱,那一年又来了一群蜜蜂,直接钻进了叔父的碗柜里赶也赶不走,叔父就让它们住在里面,一边是碗筷一边是蜂巢,互不相扰,相安无事地生活着陪伴着,奇怪的是,叔父到宁陕去了,没有了诵经声,蜜蜂就走了,叔父回来了,蜂也一群群来了,念着经,养着蜂,喝着蜜,养着生,叔父过着平凡隐谧的日子。

年前,叔父再住省人民医院,病情得到缓解,孩子们不希望他出院,他想回家过年,就强行办了出院手续,四个孩子都回家陪他过了一个团圆年,正月初六,孩子们陆续回单位,初七凌晨,叔父在痛苦与不舍中离开了人世,身边只有婶娘一人,严重缺氧,叔父猛伸一个懒腰,张着口,奔向天堂,那个样子,仿佛人走了而经还没有念完,或许在极乐的那一刻顿悟了什么,需要向人们解释什么、说明什么,也许争辩什么!更或许舍不下那几箱蜂!

我尊重叔父,我们家族所有人都尊重他,叔父在我们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而我与叔父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每次回老家,从叔父门前过,遇见的次数不多,就是见面说上一会话,匆匆分别,所以,我对叔父深层的了解不多,就连叔父平时都读了那些经书我也不知道,这次叔父去世,本想上楼看一下他的佛经,因为没有梯子没看到,我与佛无缘,不给我走进叔父内心的机会,也许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吧。

潘家所有的亲戚都来了,为叔父送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心里超度他,为他守夜,为他送葬,在阴阳两隔的时候与他最后一次对视,虽不能相识相知,但愿灵魂不离不弃,得到更多的安慰与理解。

理解与被理解永远是一对茅盾,叔父活在的时候,他的行为不被俗人理解,甚至亲属,其实人不需要理解,只要互不妨碍,佛法无边,不走进去,怎么能乐在其中呢!懂佛的人都知道,人是不死的,因为他的灵魂还在。

关敛的时候,叔父静躺在棺室里,头戴一顶软帽,面容憔悴,我突然发现,他与我去世的大爸、父亲那么相像,泪水夺眶而出,像洪水暴发无法控制。在大爸和父亲去世10年后,叔父架鹤,父辈再无亲人。

长长的洋钉从料盖上面钉下去,就像钉在我们的心上,道场先生高声唱着亡歌,一阵凄惶的唢呐,板凳蹬倒,起棂了,一声摔盆,我们的心也碎了,孝子们跪在井前,棺椁落字,每人为叔父撒上最后一把土,以表达我们的哀思,沙沙沙,一锨锨黄土浇在棺盖上,慢慢地,棺盖没有了,眼前成了一堆黄土,没有前世,也没有来生,来过与没来过一样,都是一些深沉的泥土。大风沙扬起的时候,曾经的人们又在那里?

那几箱蜜蜂还在原地,叔父也没有走远,就在后院的坎上,相距咫尺之遥,只是那诵经声只能用心去听了。

我们为叔父的肉体送葬,也为他的灵魂送葬。埋葬的是他的肉体,收获的是他崇高的精神,记住一个平凡的人,记住一个伟大的人:我的叔父潘厚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汉江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有人格方有精神,有人品方有人敬
深厚的亲情和兼而有之的欣赏、敬重与理解
把人情抬举的很高很高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更觉情的温暖

文章评论共[4]个
梦回转-评论

那几箱蜜蜂还在原地,叔父也没有走远,就在后院的坎,相距咫尺之遥,只是那诵经声只能用心去听了。 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问好作者,在情人节能读到亲情深如海的文字,也为叔父祈祷.好人安息.他的一生坎坷艰难,但是也丰富多彩,他一直在探寻人生的真谛.at:2011年02月14日 中午12:15

汉江鱼-回复谢谢朋友的关注。拙文能被你理解,我非常高兴。 at:2011年02月15日 早上9:31

亦源-评论

欣赏感动着,问好朋友!at:2011年02月14日 中午12:48

汉江鱼-回复谢谢关注。 at:2011年02月15日 早上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