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用科学发展的眼观来看待教育晓珂

发表于-2011年02月15日 上午11:35评论-0条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这一决议决定了我们的所有工作必须以他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教育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知道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笔者看来,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只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学生的的全面发展。当前,许多学校以高分来衡量学生的智力,甚至是品格的优劣的。这种教育理念交出来只能是眼高手低的人才。笔者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这种人不可能是从或者说不应该是从高分里出来的,而是应该从实践中出来的。六年国外,重视高分儿,必然会忽视低分,这对于处于低分的学生来讲,或多或少的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低分二的身心健康。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别的,如果一味的追求高分,就会埋没孩子的个性,最终是使一个本来很有特长的学生,变得平庸。

第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直接导致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另一方面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对于后一种之间的差别,那是在短期间不可能避免的。然而第一种差别,则是我们盲目的追求高分的结果这只有一种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只学习分数方面),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不能成为人才强国的原因吧。

三是,高等学府的门槛太高,许多学子只能望门兴叹,大学的学费太高,据一项调查,目前大学生的学费是一般人不能负担得起的,尤其是在农村。以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很难的负担得起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更别说是生活费用了,所以在大学里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寒门学子饥饿瘦弱的面庞。对于刚踏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来讲,这不是一件好事。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的,因此,要深入实施教育体制的改革,把教育体制中那些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彻底改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有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大国的可能性。

首先,要深入实施高考改革,把以前那种考高分进名校的做法转变成依靠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进入名校。高考是学生、老师、家长的指挥棒,只有改革了高考制度,才能彻底的转变被老师、学生、家长的高分观,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其次,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增加学生劳社会实践课的次数。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培学生户外劳动。这样做是十分有益处的,一方面它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课业压力,放松孩子们紧绷的神经,另一方面,他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可以使学生在劳动中思考自己,把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为以后踏入社会大侠必要的基础。

再次,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国家财政部门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助寒门学子的学费,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寒门学子能够上得起学。另外,学校和地方政府应该穿早已吸引适合大学生临时工作的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上学的经济准备。这样不仅解决了寒门学子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寒门学子对自己有自信心,能够勇敢的面对未来的挑战。也许只有这样,人才才不会被埋没。

最后,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局面。在城市,要彻底消灭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分。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把那些素质差、品德低的老师清除出去教师队伍,还有一些人数少、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可以通过合并的方式,提高教师素质。要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到乡镇 农村中小学支教的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带动并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水品,比如教育专家定期给乡村教师讲课,让一些师德好的乡村教师到教育学院去培训,通过以上几种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有人来推动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浪潮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何等的重要。但笔者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一定能够将教育中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清除出去,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晓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根据,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路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