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央视制造假英雄败坏了谁的良心邬海波

发表于-2011年02月26日 晚上7:49评论-3条

映秀的小学生林浩在“5?12”地震中英勇地从废墟中救出了数名同学,被人们称为“地震小英雄”。出名后,林浩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他参加了奥运开幕式,上了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迁到了上海,随后因种种原因而迁回四川。近日,一篇质疑抗震“小英雄”林浩事迹造假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章称抗震“小英雄”林浩是央视一手制造出来的。(消息来源:海南经济报)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些灾难的场面至今回忆起来仍然牵引得阵阵心痛,而一个又一个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更在随时提醒着我们的良知。小林浩以瘦小的身体奋不顾身勇救数名同学的故事,他面对摄像机镜头的侃侃而谈,一时间这位小英雄的名字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记住了。

时隔两年,经过尊重常识的人士对真相的梳理,得出结论,小林浩凭借小小的年纪以及小小的身体,在大地震这一非常特殊的十二秒种时间内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即使是坚毅勇猛的成年男性,如果平时不具备最起码的抗震的知识,也会被惊吓得莫知所以的,更何况林浩是这么小的孩子。

小林浩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这一造假的过程中,肯定是在那些大记者们预设的话语模式的辅导下完成自己的作业,其预定的小英雄感动中国人的新闻效果也完全达到了。

关于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据知情者依据当时的现场的推断,以及相关人士的披露,我们的大记者所报道的他怎样用身体保护了四位孩子的生命,也含有很大的水份。在我们国家遭受这么沉痛的灾难的时候,我们的享受各种高级待遇的大记者们却不以新闻的真实性为天职,硬是要按照他们预设的英雄模式“塑造”出一些英雄模范人物。

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英雄无数,他们是千千万万不留名姓也不见事迹报道于各种新闻媒体的武警战士、基层组织的共[chan*]党员、共青团员,以及舍小家从大局的人民群众。如果我们央视的大记者们遵从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就更应该以人性化的角度来展示这场举国倾力倾情的一个又一个动人场景,这样所产生的社会道德净化的效果,应该是更绵长更有力得多。

央视是用老百姓的纳税钱办的,更是中国的声音,对于新闻的严肃性以及真实性就应该严格把关,因为这是可以引导国人的精神道德意向的强大宣传工具。但很遗憾,他们居然制造了经不起常识检验更经不起历史推敲的饱满着水份的新闻。

真实是新闻工作者的良知,也是新闻本身的命根;假如央视经常以假的新闻来忽悠国人,我们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将会低落到什么层次,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大记者的出发点是很好的,用心是没错的,但制造了有水份的新闻,也就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记者不用最真实的镜头、最真实的声音来传达出最真实的信息,对于国计民生会起到误导作用。民众事后发现这些感动了自己的新闻是有水份的,其内心的震憾不会低于当年的大地震。

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诚实,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诚实,如果我们的国人在诚信这个最起码的作人标准上都屡次遭到欺骗愚弄,这样的饱满着水份的新闻,就会起到败坏国人良心的负面作用。

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虚假广告的欺诈事件,以及各种类型的不诚信行为,对我们国人的刺激与伤害已经够沉痛的了,但愿我们的央视能够吸取这次教训,让国人心目中神圣庄严的新闻媒体真正起到增强道德与良知的作用。

相关新闻:

抗震小英雄林浩事迹系央视策划?

海南经济报

映秀的小学生林浩在“5?12”地震中英勇地从废墟中救出了数名同学,被人们称为“地震小英雄”。出名后,林浩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他参加了奥运开幕式,上了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迁到了上海,随后因种种原因而迁回四川。近日,一篇质疑抗震“小英雄”林浩事迹造假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章称抗震“小英雄”林浩是央视一手制造出来的。

灾民:他没有救过人

近日,一篇题为《震惊!抗震“小英雄”林浩事迹被曝是骗局》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在文章中,发帖者“牛乐吼”称,曾多次去映秀灾区,听那里的灾民们说,林浩根本没有救过人,他那么小的个子,不可能背起大人。林浩说他把背出来的两个人交给了校长,可是校长根本没有看见过,校长成了哑巴吃黄连,在媒体高调的采访下,校长只有沉默,而无法说出真相。

对此,网友“id_张三”引用一段官方报道进行反驳,在这份报道中,小林浩只称背出了两名同学。随后有数名网友在跟帖中贴出几篇关于小林浩的报道。而在林浩参加一档央视的节目中也称只救出两名同学,并且还称那两名同学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推出来和蹬出来的。

网友:他能背动同学?

一位署名为“苔琬”的网友在2008年9月份发表了题为《关于林浩事件,我想说的真相》的博客文章。发帖者质疑:“在地震这种毁灭性的灾难到来之际,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很有可能吓得两腿发软,走不动路。他是一个九岁的小孩,就算他心理承受能力强于一般人,那请想想他的能力,大家都见过他,瘦小,怎么可能那么轻松地救出两个同龄人?在女同学晕倒的情况下,很难把她背到背上,也很难背出去。”

网友“苔琬”不仅对小林浩如何背得动晕倒的同学产生质疑,而且对于成年人会看着小林浩救人感到不解。“还有,既然校长也在,学生父母也来了,为什么那些成年人都站着看林浩救人,他们不会动手吗?难道校长就站在那等着林浩把同学背出来吗?老师也在,为什么老师不去救人呢?再思考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林浩已经跑出来了,老师和校长会让他一个九岁儿童去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吗?那么多违背常理的行为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思考呢?”

父亲:他是我挖出来的

同时这位网友还称曾有记者去四川采访过,有一位农民,是林浩的同学的父亲,他说:“林浩哪里救了人啊,他还是我挖出来的。”有很多民众看到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在短暂的平静中,林浩被人救了出来,左腿被压伤。这就是所谓的英雄。而且,据林浩的同学反映,他根本就不是什么班长。

虽然网友们对于抗震“小英雄”林浩是否造假一事进行激烈的争辩,但从网络上的信息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网友质疑抗震“小英雄”林浩一事造假。

(海南经济报)

汶川英雄教师谭千秋事迹涉嫌造假

来源:中国广播网

谭千秋生前系四川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所属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2008年5月12日在地震中遇难,媒体报道其在危急时刻将4名学生掩护在身下,后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chan*]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

然而,时隔两年有余,一篇题为《英雄谭千秋救人事迹涉嫌造假》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日前,南方都市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试图揭开事件背后的诸多疑团。

媒体当时描写的谭千秋救人场面

媒体最初的报道指出,地震刹那,谭千秋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大声喊:“同学们,地震了,快跟着我往楼下跑!”同学们在他的指挥下,沿着楼梯蜂拥而下。这时,有学生喊:“教室里还有几个人!”谭千秋一听,急忙转身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他看到高二(1)班教室里,刘红丽(注:实为刘虹利)等4个学生正吓得直哭,不知所措,连忙冲着他们大喊:“不要哭了,快跟着我下楼!”然而,就在此时,大楼中间突然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刹那间裂成两半,而这道裂缝正好在楼梯边,逃生的路被堵死了!谭千秋见状,急忙叫孩子们躲到课桌下面。此时,水泥天花板眼看就要砸向孩子们,谭千秋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扶正课桌,用身体护住了孩子们。就在这时,水泥预制板塌了下来,砸在谭千秋的身上

而在报道里,谭千秋还坚持生存了很长时间,说了许多鼓励学生的话,包括“如果老师有什么意外,这权当是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吧!”

涉事学生承认胡编乱造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汉旺镇东汽中学。18岁的刘虹利连同课桌一起从四楼自由落体到地面,被夹在几块水泥预制板中。地震发生时,她连自己惊呼声都没听见。再次睁眼之时周围已是漆黑一片。她和另外两位高二的学生互相鼓励,38个小时以后,三人先后被救出。此过程中刘虹利意识清醒。地震后一周,当时刘虹利还住在成都华西医院的icu病房,一家香港媒体直接闯进来把镜头对准她,“你对镜头说说感谢谭千秋老师的话。”谭千秋?刘虹利只记得这位中年男老师教高二(1)班的政治课,是学校的政教科主任,她完全不清楚自己的获救与谭老师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什么,就胡编乱造地说了很多。”刘虹利说。

在刘虹利获救的14日当晚,有媒体刊发了《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报道,内文描述了谭千秋在危难时刻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保护的四个学生都活着,而刘虹利就是其中之一。报道随之感动全国。但时隔两年有余,一篇题为《英雄谭千秋救人事迹涉嫌造假》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刘虹利说。

“没听说他们在废墟里对话”

东汽中学的70岁老校长张天明说,大人们在这件事上说了谎。谎言一旦产生,就仿佛有了生命,越长越大,也没人敢当那个指出皇帝新衣的孩子。

最早报道此事的新华社记者孙闻回忆,当时他与同事田雨和王建华是5月13日夜里11时50分许随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抵达德阳市汉旺镇东汽小学操场外。“一辆救护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停在不远处。几位救援人员抬着一个刚从东汽中学废墟里扒出来的女孩,飞奔着往救护车上送。”孙闻回忆说,后来采访得知这个女孩叫刘虹利。

随后刘虹利被拉走了,“我们看见了他的舅舅,是他的舅舅跟我们说刘虹利是被她的老师救下来的,同时被救的还有3个孩子。我们最初就是从刘虹利的舅舅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觉得很有价值。”孙闻说,“第二天一早,负责登记遇难者身份的东汽集团工会的工作人员指着操场南边第三具遗体告诉我们,那就是那个救了4个学生的老师谭千秋。”

孙闻表示,“我们在东汽采访的时候,没听说他们在废墟里还有过对话。我绝对没有写过,通过新华社发出来的通稿都没有,因为这些情节我根本就没有采访到。”

孙闻回忆,当时看到谭老师的遗体,后脑都凹进去了,是不太可能在下面还生存了一段时间,应该是即刻就遇难了。

质疑让逝者亲人陷尴尬

谭老师是好人,认识谭千秋的每一个师生都毫不怀疑。但这位一生踏实的教师,却不知自己身后遗留下如此尴尬的现实。他先是被动地成了一个烈士,然后又遭遇怀疑。这些尴尬毫无疑问地首先波及了谭千秋的遗孀张关容,她也在东汽中学任教。“什邡有个女老师,为救学生断成三段,也是从姿势判断的。如果要去挖掘已经过去的事情,那这些人的事迹是不是都该去推翻?”张关容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邬海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半斤推荐:半斤
☆ 编辑点评 ☆
半斤点评: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是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但我们不需要去塑造英雄。还原事件的真相,应当是新闻机构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文章从各个层面揭发了新闻造假的危害性,引人以思。

文章评论共[3]个
穷凶极恶-评论

其实真和假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不过都是共[chan*]党的贞洁牌坊。你就当那些疯子在唱歌罢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at:2011年02月26日 晚上10:08

倦鸟回巢-评论

恼火啊 我买了瓶生油气温降到15度就倒不出来 不知是否真滴地沟油 不法商为了钱 良心何在at:2011年02月27日 上午11:35

布衣神仙-评论

注水英雄就像注水猪肉,你不买行吗?at:2011年03月01日 下午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