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春风作马踏江南江南雷阵雨

发表于-2011年03月12日 下午4:54评论-1条

一直很崇拜诗人叶文福。

大概是在三十年前我在咸宁师专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我的同乡王志文先生邀来了他在蒲圻师范时的学生叶文福,要给中文系的学生搞一个讲座。据说,原单位对他的审查批判刚刚缓和了一点,送他回蒲圻继续改造。那一个讲座究竟讲了些什么,已经无一丝印象,唯一记起的是诗人那一身绿军装。想不到在时隔近三十年后的今天,在我蛰居的这个小城,居然能够再见到叶老先生,心中着实有一份莫大的惊喜。

那一天,寒雨已在山城流连数日,我缩在办公室里浏览网上新闻。同事浩武告诉我,叶文福先生到访崇阳,作协的朋友相约去拜见叶老。

叶先生此次由北京南来,一是推出新作《收割自己的光芒》,一是访友,还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家乡的文苑松松土、浇浇水。相见之下,叶老一一握手,仔细听着各人的介绍,并签名赠送最新文集,一直是一副幽默朗健、笑容可掬的样子。

叶先生这次访友,也是有备而来。一个是蒲圻师范的同学伯农先生,前次已探明故去的经历缘由,现今是想了解其亲眷的情况。当看到故友亲眷安好、子孙俱荣时,他也深为老友庆幸。一个是恩师王志文先生。惊闻恩师仙逝,叶老心中油然生出缅怀之情。正月初七先生的周年忌日,诗人撰写祭文,由王志文先生次子陪同,亲到墓前,抚碑诵文,奠酒为祭,告慰恩师。

叶老此次来湖北,每到一地,做得最多的便是会文友,携才俊。崇阳作协目前尚无专业作者,全是一群热衷于文学的人凭着爱好兴趣聚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激励。作协会刊《溪流》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已然绿叶扶苏,在楚南文圈占居了一席之地。叶先生对我们的作为给予了热情鼓励,不仅为部分作者亲自改稿,还一再叮嘱我们,要坚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古训,要经常相聚探讨写作心得,经常走出去开阔眼界。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新知识新素材新思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诗人,叶先生对文学的那一份钟情,对后辈的循循善诱、拳拳教诲,着实让人心生敬佩。

叶文福曾经有十分犀利的文风,他慨然宣称,我的笔——卷起来是花环,挺直了是枪刺。眼前的叶老,慈眉善目,波澜不惊,是不是在历尽人生波折之后,老人心境已经舒缓,或者悟道日深而返朴归真了呢!

当年,叶文福因发表了长诗《将军 不能这样做》而在文坛掀起了巨澜。记得正是我们十八九的年纪,对新诗充满迷恋和狂热。我们一边读着诗人在《当代文学》教材中的诗篇,一边用十分错愕的目光探究着媒体上对他的批判。其时,改革开放的第一波春潮,在广袤的大地上冲突激荡,禁锢多时的思想从噩梦中醒来,就象干涸的泥土饱浸春雨,或砰然崩塌,或剧烈孕育。幸好,我们的年华是不容我们迟疑的,面临着百废待兴的时局,那些幼稚的文学之梦还没有焐热,我们就被催促着展开仍然十分单薄的翅膀,扑楞楞的扎入了生活的海洋。

叶文福回来的日子,成就了赤壁文坛一番盛况。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赤壁文风蔚然,写诗写小说的文学作者达到七、八十人之多,小有名气的也有十几位,这在鄂南乃至湖北都是罕有的。故乡人没有对他另眼相看,多的是赞叹他的才华,追随他的风采。我以这个问题再一次请教叶老,他笑言,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书中作了阐述,“赤壁,就是地球上的一首诗”。的确,从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消”,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赤壁从来就不泛名篇。这样一方文武激荡、大战方殷的神奇土地,又蕴含着江南山水的无限灵秀,耶能不文采斐然盛极一时?

有机会从梅芳那儿抄来叶文福先生上一次来崇阳的诗作:“轻车作马到崇阳,满目青山着意狂。隽水依人缠紫雾,鳜鱼待客识天香。闹漕钟九惊寰宇,求合秀英痛断肠。此土丰肥催我辈,江南锦绣好诗章。”细细读来,崇阳的绮妮风光、文化传承尽入诗人笔底,字字珠玑,行行生情。

叶文福是跨世纪的诗人,现在依然激情奔放,妙笔生风。从《收割自己的光芒》文集里,我们可以读到,叶先生在新世纪的耕耘之勤勉,思想之睿智。握着叶老宽厚的手掌,由崇拜,到敬畏,到亲切。我是不是也可以追随大师之风,把文学作为人生寂寞时的修炼呢。惊鸿一瞥,怎可对大师作管窥之言。套用一下苏东坡的词,慕先生的狂狷率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烟雨红颜任平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南雷阵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看作者的文章,知道了一位湖北的作家叶文福。
也许我们一生也达不到那么高的文学修为,但只要努力去写,快乐的去写,坚持去写,每天前进一小步,日积月累就会是一大步的收获。
谢谢对散文版面的支持。欣赏佳作,推荐共赏!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前来学习并看望朋友,拜读美文,祝平安快乐!at:2011年03月13日 上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