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讲台至今已经快两年了,见识的学生不敢说无数,但不下于两百个。他们中大多堕落苦恼,学习看不到希望,便转向歧途发展,我在他们后面,拼了命挽回,却终究不见成效,我的挫折感越来越强。
他们穿着时髦,发型新潮,早早就戴上了戒指,有的还不止戴一两个。我在想,他们家庭应该的很富有的吧,父母可能都忙于赚钱而忽略孩子的教育吧?可是家访过程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时髦儿,有些家里是极其困难的。有个女生,母亲是卖早点,父亲是蹬三轮车的,家庭实在一般,可是从这个女生身上,你甚至会以为她是“富二代”,烫着发,穿着丝袜,活像个摩登女郎。还有一个学生,父亲在外面有了外遇,对家里不管不问,他每次的学费都是姐姐们凑成的,可是他照样给女生买牛奶,开电动车上学,还经常去淘宝网买衣服。
对于这样的例子,真的数不胜数。我不禁感叹教育的失败,我甚至打算退出教育另谋出路,可是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就纯净吗?这些孩子早早地学会了打扮,学会了谈恋爱,甚至学会了亲密,他们从哪学的?
有时候我们几个同事在聊天,会谈到社会对孩子的问题。大家都感叹:我们学校的影响对学生微乎其微,影响他们更大的是社会和身边的人。是的,你看,他们拿着手机来到学校,碰上无聊的课就打开手机,偷偷地浏览着网站或聊天,我早已练就火眼金睛,可依然有许多漏网之鱼。下了课往电脑前一座,白天在学校学的东西在键盘和鼠标间悄悄流逝。我承认,我们课堂上的东西远没有网络那么刺激和有趣,我也承认,我们的考卷远远比qq农场难搞定。或许有人会谴责我们给学生的负担太重,会同情学生们失去的宝贵青春。可是,我们是在这样的应试教育形势下生活,一个老师远远没有对抗一个制度的能力。而且,美好的青春除了在校园里,哪里更有资格让它逗留。
古人所说的“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早已被这个社会所否定。面对孩子们发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人家没读书照样赚那么的钱”的问题时,我一时语塞,我该怎么回答他们,我该怎么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读书是很有用的,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艰难,这条艰难的路要怎么去开辟,这个问题很沉重,压得我好难受。
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怎么才能明白:如果没有知识,你们将在这个社会上寸步难行。
-全文完-
▷ 进入落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