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二探红楼(12):哪些是真本安晓玲

发表于-2011年03月29日 早上8:30评论-1条

二探红楼(12):为何说:《丙子本》(庚)和《甲辰本》是真本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笔者曾经对《丙子本》(庚)[1]和《甲辰本》[2]是真本作出了论证。本文从两者文本内容的印证出发,来进一步证实,这两个版本的确是曹雪芹所写出的真本。

一、《丙子本》(庚)和《甲辰本》在《梦稿本》上的印证

鉴别《红楼梦》版本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该版本的内容能否在现有的古本中得到印证。当将《丙子本》(庚)和《甲辰本》的回目同《梦稿本》的修改稿对照时,居然惊奇地发现,《丙子本》(庚)和《甲辰本》的许多章回内容与《梦稿本》的底稿完全相同。下面举两个例子:

例1:《梦稿本》第59回2页前半页写道:

春燕笑道:“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 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 怎么变出三样来?’这话虽是混话,[[倒也有些]](想起来)不错。别人不知道,只说我妈和姨妈,他老姊[[妹]](儿)两个, 如今越老了越把钱看的真了。先时老姐儿两个在家抱怨没个差使[[,没个]]进益,幸亏有了这园子,把我挑进来,可巧把我分到怡红院。家里省了我一个人的费用不算外, 每月还有四五百钱的余剩,这也还说不[[行]](够)。后来老姊妹[[二人]](行了),都派到梨香院去照看他们,藕官认了我姨妈,芳官认了我妈,这几年着实宽裕了。如今挪进来也算[[宽裕了]](撒开手了), 还只无厌。你说好笑不笑?(接着)我姨妈刚和[[藕官吵了,接着我妈为洗头就和]]芳官(又)吵(了一场)。 [[芳官连要洗头也不给他洗。 昨日得月钱,推不去了,买了东西先叫我洗。我想了一想: 我自有钱,就没钱要洗时,不管袭人,晴雯,麝月,那一个跟前和他们说一声,也都容易 ,何必借这个光儿?好没意思。所以我不洗。他又叫我妹妹小鸠儿洗了,才叫芳官,果然就吵起来。接着]]又要给宝玉吹汤,[[你说可笑死了人?我见他一进来,我就告诉那些规矩。他只不信,只要强做知道到底]]{足的}讨个没趣儿。幸亏园里的人多,没人记的清楚谁是谁的亲故。 若(要)有人记得,只有我们一家(子)[[吵]],(叫)人(看着),什么意思呢?你这会子又跑(了)来弄这个。 这一带地(方)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娘管着,他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活]](生)怕有人遭踏,又怕误了我的差使。

* *:圆括弧( )黑体字为新添加的文字;带双方括号[[ ]]的、灰色方框号中的黑体字,如[[觉]],是表示涂抹掉的文字。《丙子本》(庚)的相应部分竟然全部相同与《梦稿本》中上面未修改前的内容。如下:

春燕笑道:"他是我的姨妈,也不好向着外人反说他的。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 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这话虽是混话,倒也有些不差。别人不知道,只 说我妈和姨妈,他老姊妹两个,如今越老了越把钱看的真了。先时老姐儿两个在家抱怨没个差使,没个进益,幸亏有了这园子,把我挑进来,可巧把我分到怡红院。 家里省了我一个人的费用不算外,每月还有四五百钱的余剩,这也还说不够。后来老姊妹二人都派到梨香院去照看他们,藕官认了我姨妈,芳官认了我妈,这几年着 实宽裕了。如今挪进来也算撒开手了,还只无厌。你说好笑不好笑?我姨妈刚和藕官吵了,接着我妈为洗头就和芳官吵。芳官连要洗头也不给他洗。昨日得月钱,推不去了,买了东西先叫我洗。我想了一想:我自有钱,就没钱要洗时,不管袭人、晴雯、麝月,那一个跟前和他们说一声,也都容易,何必借这个光儿?好没意思。 所以我不洗。他又叫我妹妹小鸠儿洗了,才叫芳官,果然就吵起来。接着又要给宝玉吹汤,你说可笑死了人?我见他一进来,我就告诉那些规矩。他只不信,只要强 做知道的,足的讨个没趣儿。幸亏园里的人多,没人分记的清楚谁是谁的亲故。若有人记得,只有我们一家人吵,什么意思呢?你这会子又跑来弄这个。这一带地上 的东西都是我姑娘管着,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糟踏,又怕误了我的差使。

《甲辰本》上的相应部分是:去掉上面《梦稿本》中所有涂抹掉的文字,用新增字取代后的修改稿;即修改了《梦稿本》上面稿子后的誊清稿:

春燕也笑道:“他是我的姨妈,也不好向着外人反说他的。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儿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这话虽是混账话,想起来真不错。别人不知道,只说我妈和姨妈他老姐儿两个,如今越老了越把钱看的真了。先是老姐儿两个在家抱怨没个差使进益,幸亏有了这园子,把我挑进来。可巧把我分到怡红院,家里省了我一个人的费用不算外,每月还有四五百线的馀 剩,这也还说不够。后来老姐儿两个都派到梨香院去照看他们,藕官认了我姨妈,芳官认了我妈,这几年着实宽绰了。如今挪进来,也算撂开手了,还只无厌,你说 可笑不可笑?接着我妈和芳官又吵了一场,又要给宝玉吹汤,讨个没趣儿。幸亏园里的人多,没人记的清楚谁是谁的亲故,要有人记得,我们一家子叫人家看着什么 意思呢。你这会子又跑了来弄这个,这一带地方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他一得了这地,每日起早睡晚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遭塌, 我又怕误了我的差使。

* *:从上面的三个版本的对照,不仅《丙子本》(庚),而且《甲辰本》的内容也在《梦稿本》上得到完全的验证。

例2:《梦稿本》第64回回末是:

贾蓉回了他父亲,次日命人请了贾琏到寺中来,贾珍当面告诉了他尤老娘应允之事。贾琏正是喜出望外,感谢贾珍、贾蓉父子不尽。于是二人商量着,使人看房子,打首饰,给二姐儿置买妆奁及新房中应用床帐等物。不多(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化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又买了两个小丫鬟。[[贾珍又给了一房家人,名叫鲍二,夫妻两口,以备二姐过来时伏侍。那鲍二两口子听见这个巧宗儿,如何不来呢?又使人将张华父子叫来,逼勒着与尤老娘写退婚书。]] ( 只是府里家人不敢擅动,外头买人又怕不知心腹,走漏了风声。忽然想起家人鲍二来,当初因和他女人偷情,被凤姐儿打闹了一阵,含羞吊死了,贾琏给了一百银子,叫他另娶一个。那鲍二向来却就合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后来多浑虫酒痨死了,这多姑娘儿见鲍二手里从容了,便嫁了鲍二。况且这多姑娘儿原也和贾琏好的,此时都搬出外头住着。贾琏一时想起来,便叫了他两口儿到新房子里来,预备二姐儿过来时伏待。那鲍二两口子听见这个巧宗儿,如何不来呢。)再说张华之祖,原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至张华父亲时,仍充此役。

《丙子本》(庚)和《甲辰本》相应部分是:

贾蓉回了他父亲。 次日命人请了贾琏到寺中来,贾珍当面告诉了他尤老娘应允之事。贾琏自是喜出望外,感谢贾珍贾蓉父子不尽。于是二人商量着,使人看房子打首饰,给二姐置买妆奁及新房中应用床帐等物。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又买了两个小丫鬟。【贾珍又给了一房家人,名叫鲍二,夫妻两口,以备二姐过来时伏侍。那鲍二两口子听见这个巧宗儿,如何不来呢?又使人将张华父子叫来,逼勒着与尤老娘写退婚书。】却说张华之祖,原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至张华父亲时,仍充此役。

《程乙本》的相应部分是:

贾蓉回了他父亲,次日命人请了贾琏到寺中来,贾珍当面告诉了他尤老娘应允之事。贾琏正是喜出望外,感谢贾珍、贾蓉父子不尽。于是二人商量着,使人看房子, 打首饰,给二姐儿置买妆奁及新房中应用床帐等物。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化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又买了两个小丫鬟。【 只是府里家人不敢擅动,外头买人又怕不知心腹,走漏了风声。忽然想起家人鲍二来,当初因和他女人偷情,被凤姐儿打闹了一阵,含羞吊死了,贾琏给了一百银 子,叫他另娶一个。那鲍二向来却就合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后来多浑虫酒痨死了,这多姑娘儿见鲍二手里从容了,便嫁了鲍二。况且这多姑娘儿原也 和贾琏好的,此时都搬出外头住着。贾琏一时想起来,便叫了他两口儿到新房子里来,预备二姐儿过来时伏待。那鲍二两口子听见这个巧宗儿,如何不来呢。】 再说张华之祖,原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至张华父亲时,仍充此役。

* *:上面的分析表明,《丙子本》(庚)和《甲辰本》的内容完全相同,而且都是《梦稿本》的底稿;说明曹雪芹在《丙子本》(庚)的基础上,编写《甲辰本》时,未对《丙子本》(庚)进行改动,因而两者内容完全相同。与《梦稿本》的修改稿完全相同的是《程乙本》;这就是说,曹雪芹在《甲辰本》的基础上编写《程乙本》时,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新增了一大段内容。

《梦稿本》第36回等12个回目的修改稿的底稿都是《丙子本》(庚),通过对它的修改,得出《甲辰本》。《梦稿本》第63回等16个回目的底稿是《甲辰本》,修改后变成《程乙本》。如此大量的对比事实,充分印证了现有的《丙子本》(庚)、《甲辰本》和《程乙本》都是真本。

二、 两个版本在其它古本中的印证

1)《丙子本》(庚)在《甲辰本》中的验证:

由于《甲辰本》是通过修改《丙子本》(庚)得来,因此,在现有《甲辰本》中应该保留有稍作修改、甚至未作出修改的回目,这些回目的《甲辰本》内容应该基本上相同与《丙子本》(庚)。下面是《甲辰本》的第39回的部分内容:

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子】北沿【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儿】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 “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这祠堂,塑了这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年深日久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像也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 ,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宝玉道:“快别如此。若平了庙,罪过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我明儿回去了告诉他们就是了。”宝玉道:“我们老太太, 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丙子本》(庚)的相应内容是:

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宝玉忙道:"快别如此。若平了庙,罪过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我明儿回去告诉他们就是了。"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 *:【】代表《甲辰本》和《丙子本》(庚)之间的差异,仅仅相差几个字,因而完全可以认为《丙子本》(庚)得到了《甲辰本》的印证。初步统计,大约至少有16个回目的《丙子本》(庚)内容与现有《甲辰本》的相应回目相同。

2)《甲辰本》在《程乙本》中的验证:

同理,既然是修改《甲辰本》得到《程乙本》,那么,在《程乙本》中,也应该具有内容仅作了少量或者未作出修改的章回,从而导致其内容与现有的《甲辰本》相同。这样的实例在《程乙本》中也有许多。如第80回。

《甲辰本》是:

宝玉道:"你猜,若你猜的着,便贴的好了。"王一贴听了,寻思一会,笑道:"这倒难猜,只怕膏药有些不美了。",宝玉【因】命他坐在身旁。王一贴心动,便笑着悄悄的说道:"我可猜着了。想是【哥儿】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药,可是不是?"话犹未完,茗烟先喝道:"该死,打嘴!"宝玉犹未解,忙问:"他说什么?"茗烟道:"信他胡说。"唬的王一贴不等再问,只说:"【哥儿】明说了罢。"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王一贴听了,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刻见【影】的。"宝玉道:"什么汤?怎么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冰糖【二钱】,陈皮【一钱】,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一个梨,吃来吃去好了。"

而《程乙本》是:

宝玉道:“你猜。若猜得着,便贴得好了。”王一贴听了,寻思一会,笑道:“这倒难猜,只怕膏药有些不美了。”宝玉命他坐在身边。王一贴心动,便笑着悄悄的说道:“我可猜着了。想是【二爷】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药,可是不是?”话犹未完,焙茗先喝道:“该死,打嘴!”宝玉犹未解,忙问:“他说什么?”焙茗道:“信他胡说!”唬得王一贴不等再问,只说:“【二爷】明说了罢。”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的方子没有?”王一贴听了,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这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刻见【效】的。”宝玉道:“什么汤?怎样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搪,【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晨吃这 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 *:两者之间的差别用【】表示,数量很少。《甲辰本》是“哥儿”、“影”;而《程乙本》是“二爷”、“效”。恐怕属于誊抄者的改动。如《甲辰本》中把“不但说【没】有方子”抄成“不但说有方子”, 竟然将最早版本《丙子本》(庚)上的“没”字抄漏了;在《程乙本》里,纠正了过来。

三、 结 论

1)《丙子本》(庚)和《甲辰本》都是真本,因为它俩的许多章回的内容在《梦稿本》、《甲辰本》和《程乙本》中得到验证。

2)本文再次证实:通过修改《丙子本》(庚)获得《甲辰本》,进一步修改《甲辰本》得到《程乙本》,因此曹家公开发行的版本是:《丙子本》(庚)、《甲辰本》、《程乙本》和《120回红楼梦定本》四种。前三者版本已经发现,唯有《120回红楼梦定本》至今没有出现。这个版本的“后40回”在《蒙府本》中保存着。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21):“庚辰本”应该更名

[2] 安晓玲:新探红楼(22):“甲辰本”不是伪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对于红楼梦,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做了详细生动的解析,通过深刻部析红楼人物的特点以及生活的背景,使读者再一次走进《红楼梦》这部小说,激起读者一览这部小说的欲望。说真的,作者对于红楼梦的理解及深度探询,令小编佩服。

文章评论共[1]个
委委-评论

朋友博学,佩服佩服!!!at:2011年03月29日 晚上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