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愿这样的悲剧少一些如梦飘飘

发表于-2011年04月02日 清晨5:24评论-4条

那天与女儿聊天,听她说,她的一个初中女同学因为情感受挫,在大年初一自杀了,还有另一个学校的一名高三女学生又因为压力太大跳楼了。两个花季少女,恰如两朵含苞欲放的鲜花,还没来得及绽放自己的美丽,就选择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灿烂生命,怎不让人唏嘘? 

青少年自杀,这不仅仅给为人父母者带来了心灵上永远的痛,也成了近年来的一个社会问题。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群第5位死因,是15-34岁的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从全球范围来看,自杀在众多死因排序中高居第13位。为了拯救那些想自杀的人,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在2003年9月10日,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诞生了。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从网络上搜索出来有这么庞大的人群在选择走这条死亡之路,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震撼。今天又从江山人网站上看到一篇《爸爸妈妈:来生请不要这样爱我》的文章,虽然今天是愚人节,我也希望这只是一个愚弄人的玩笑而已,但看后心情还是难以平静。父母的爱也许是有些偏执,要求是有些偏激,也未能与孩子好好沟通,可也不至于让孩子完全绝望,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有话可以好好说,可以好好商量,为什么非要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警告生你养你的父母?用付出生命的昂贵代价换取父母的醒悟?年少的孩子啊,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太残忍了?太悲催了?

生命是如此宝贵,有多少人在感叹时光匆匆易逝,哀怨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又有多少人时刻与可恶的病魔在作生死搏斗,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与折磨,也要坚强地活下去,那种精神可歌可泣,那种非凡的毅力有时让死神也望而怯步。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只要活着就是希望,只要活着就可以去创造财富。哪怕一切都已面目全非,哪怕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只要活着,总会迈过坎坷,只要活着,就无所畏惧。

然而还有许多人全然不顾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藐视未来,放弃了这最宝贵最美好的生命,给家人朋友留下无法弥补的深深遗憾,这除了心灵疲惫厌世外,也许与其生活背景或周边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现代人都忙着赚钱,而忽略了亲情交流,许多父母以为只要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就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而有些事情往往出乎意料,当自己历尽千辛万苦,忙得筋疲力尽,蓦然回首,却发现孩子已经偏离了自己所期许的轨道,于是双方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摩擦。有的是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孩子觉得压力重重,从而产生悲观的心理,对生活失去兴趣。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最敏感又是最彷徨的时节,悲剧有时就这样发生了。

特别是9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祖父母及父母的极其宠爱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日子,物质上这些人是富有的,而精神上他(她)们是孤独的,因为平时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做父母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或者想做什么。孩子一旦遇上什么困难,或难以承受父母那种令人窒息的爱,就会脆弱地走上绝路。

在我深感惋惜的同时,我问女儿对此有何感想,她说虽然同情,却不值得,对自己的生命太不珍惜了,自己是一了百了,留给父母的是无尽的悲伤和痛苦。我没有想到女儿居然有这么深沉的看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三年的离别,没有改变母女之间的距离,三年没有母亲在身边照料的日子,女儿已经成熟了许多。也许这与我们母女间经常交流有关,女儿一直把我当朋友,我也常常鼓励她,尽可能让她在赞美声中成长。

凋零的花蕾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愿生活中这样的悲剧少一些。

2011.04.01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如梦飘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这样的悲剧不仅经常发生在校园里
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里
在工作单位里都并不罕见
多数都有严重的情感抑郁症。导致的原因也有很多

文章评论共[4]个
亦源-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4月02日 中午12:02

如梦飘飘-回复谢谢朋友的关注,祝周末愉快! at:2011年04月02日 下午4:43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04月05日 晚上7:31

如梦飘飘-回复问好,谢谢朋友的光临。 at:2011年04月11日 下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