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关于读书《闲居笔记(四)》箫竽

发表于-2011年04月19日 下午3:35评论-6条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读书对与写作是很重要的。思来想去,觉得还有必要谈谈读书。因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读书和写作是分不开的。

读书说起来简单,会读书的人却不是很多。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是你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知识。所以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凿壁借光的故事,小时候我就看过。可是当今时代谁又能做到呢?我喜欢读书,只要一发现一本好书,我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看完它。不过我发现一个规律,“书非借不能读也”,经常是问别人借的书很快而且高质量的读完,而自己的书却是三天大雨两天晒网的,读的很慢,而且不去思考。我还有一个习惯,喜欢做读书笔记,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会用笔画出来,遇到与自己想法有交汇的地方会提笔写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会打个问号查阅资料。“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要用心去读。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先贤们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可在当今这个丰衣足食的是代里,我们这些喜欢读书的人又做了些什么呢?大都是为了“颜如玉”和“黄金屋”在惺惺作态吧。姑且不去深究这些,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这些人又有几个做得到呢?也许你会心里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也许你会想我就是一个市井小民,也许你会说自会有人去做。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是这种想法,还如何做到: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巴金老师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坎坷而丰富,验证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除了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还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读书与写作一直伴随他的一生,直到他辞世也没停止过读书和写作。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书籍照彻了我的灵魂。我好象一只被风暴打破的船找到了停泊的港口。我的心情激昂。我带着幸福的微笑回到家里。”巴金老师用一生去品读他喜欢的书,而他的《家》和《随想录》也成了我最爱读的书。

前两天读《新安晚报》,有一篇余光中老先生专访。记者问与老先生:“现在读书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余老先生回答到:“现在的问题是科技发达了,年轻人大半都上网,在电脑面前,那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增加的是听众和观众。因此呢,我希望文化界能把年轻这一代拉回来,变成读者。因为听众和观众是比较被动的,读者是比较主动的,因为读者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用想象力用同情心还原为作者当时的感情和思想,观众和听众呢,那个故事就在你面前展开了,你是比较被动的。这也很有关系。做一个从容不迫的幸福的读者,很重要。”

时代变了,岁月如歌。现在愿意捧着书的人越来越少,飘着油墨香味的书渐渐沉寂了。我很难想象,多年以后,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画面: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草地上有个躺椅,躺椅旁边有个古旧的桌子,桌子上放着茶壶和茶杯,一个人捧着书来回踱步。

嗟夫!读书也是享受生活。阅读让生活更充实,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选择阅读情调各异的书。悠闲时不妨欣赏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或散文,刚烈时也可朗读几首豪情奔放的诗词,再不然,在阅读一大堆西方名著之余,也不妨顺手拈来一本《张爱玲小说集》,尝尝倾城之恋的滋味,又或者找来《海子诗选》,体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又或者做一次“狂人”和啊q。总而言之,正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

书香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多广,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轻轻推开窗户,阵阵清风夹杂着书中的油墨味扑鼻而来,我不自觉地深吸了一口——渊博深远之气。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箫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记得有句话这么说:
如果可以武断地把世界上的书分为两种
那么:一是读过比拥有更重要的书;二是拥有比读过更重要的书
两者孰最重要呢?
还有这样说的:阅读增加知识,提升境界,扩展胸怀,改变人生
书到用时方恨少。本编觉得读书既有社会化的责任一面,也有个人享受生活的一面

文章评论共[6]个
亦源-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4月19日 下午4:59

箫竽-回复问好,敬茶! at:2011年04月20日 下午3:53

月光美柔-评论

朋友博伦,欣赏了!at:2011年04月19日 下午5:51

箫竽-回复问好,敬茶!!! at:2011年04月20日 下午3:54

文清-评论

老朋友的文章,给人许多启示,拜读了,问好!at:2011年04月20日 上午11:11

箫竽-回复问好,老朋友,敬茶! at:2011年04月20日 下午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