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师的情书笔法禅心

发表于-2011年04月24日 下午3:39评论-2条

闲来无事,偶尔翻起了家中珍藏的一本线装的《情书大全》,被梁实秋和鲁迅这两位大师的情书吸引了。

这一对互骂了近半个世纪的政敌,终于在写情书上找到了共同语言。梁实秋叫韩箐清:从“箐清女士”到“箐清”、“清清”、“亲亲”,到“我的乖的小娃”;鲁迅叫许广平:从“广平兄”到“广平”、“小刺猬”、“小蓬莲”到“小乖乖”、“乖的可爱”。其用语是何其的一致啊,看来不论是“拿卢布”(梁实秋语)的鲁迅,还是“资本家的走狗的走狗的泛走狗”(鲁迅语)的梁实秋,在对爱的感悟上,是没有差别的!

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一开始就遭到了社会舆论的激烈谴责,那么“社会舆论“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无数个生的、熟的、不生不熟的、是是非非的爱管别人闲事的人的看法和见解。这对“师生恋”让他们嫉妒、眼红,心理失衡,所以千方百计的来阻止!然而鲁迅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流言”的人生,他毅然选择了与那些打着为他好的幌子的嫉妒者门断交,而与许广平走进了婚姻,从此风雨半生,至死不渝!

再看梁实秋与韩箐清,一个是74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一个是43岁风韵犹存的“歌星皇后”,那个社会舆论压力,亦不在鲁迅之下。舆论普传韩箐清与教授结婚,是图谋他的钱财,殊不知梁的“雅舍”已经留在了重庆北碚,在台湾甚至连房子都没有。他虽然贵为“国宝级”大师,但是韩箐清唱一晚上歌的收入,就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高,人家仅在台北就有好几套豪宅,“韩梁”的结合,其实是梁的“倒插门”!

这让我开始审视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韩梁”的爱情发生在梁实秋痛失爱妻——“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1974年,当时才43岁的美丽“影后”为什么会看上他呢?首先是梁的疯狂追求,情书、一天一封,一天两封,一天三封、四封……短短两个月中,就写了二十多万字的情书。其中让我映像最深的几句是:“清清,你说怎样就怎样,你高兴我就高兴,你不开心我就不开心……除了感情外,我一无所有,我只想能永久的和我的小娃相爱”!哈哈,梁实秋真不愧为学者,他在北碚呆了不长的时间,倒是把川人的“耙耳朵”精神学得纯熟了。其次,韩箐清女士所追求的既不是那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靠山,也不是膑手骶足、帮衬着按揭买房的“生活伴侣”,而是一个真正的爱人,正如她在情书中所说:“亲人,我不需要你什么,我只要你亲眼看到我的脸上慢慢的添了一条条的皱纹,我的牙一颗颗地慢慢的在摇,你仍然用初见我时一样好奇的目光虎视眈眈……”!

然而这个曾被鲁迅骂得体无完肤、百口莫辩的梁实秋,也有他并非浪得虚名的文学本领。仅一本《莎士比亚全集》他就译了36年,莎翁写才写了20年呢!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从严寒的北国译到溽热的南海,把昔日的“秋郎”译成了今之“梁翁”,成为了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中国译界第一人。拥有这般毅力、能力、成就的男人,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我们也不要去笑话鲁、梁二位大师在恋爱时,没有了大师的风范和尊严,其实恋爱中的男女本来就应该是其真实的本身,任何名誉和地位都是多余的。况且亦如钱钟书所说,上了年纪的人谈恋爱,就如老房子着火……这也怪不了他们的! 

再看梁翁,“红袖添香”,亚热带的春天,桐间花落、柳下风来,满山遍野的杜鹃,那艳艳的红一路开到了窗下……作为百无一用的文人,其美至极矣!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笔法禅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一代文学巨匠,演绎了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今天的现代人面前,树立的版样。

文章评论共[2]个
美泉-评论

问好朋友!at:2011年04月24日 下午4:19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真诚的祝愿带给远方的你,愿你事事顺心,快乐相随!at:2011年04月24日 晚上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