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成人图书阅读率只有49.3%,也就是说,有五成多的成年人在一年里,竟没有读过一本书。一个抛弃书香的民族,实在让人担忧。
有人说,不能拿过去要求现代人。过去人们物质贫穷,精神生活单调,没有电视网络,没有歌厅舞厅,甚至报刊也少之又少,人们只能选择读书来消遣。当今时代,娱乐方式的选择太多,书价又越来越贵,又要占用太多时间,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其他方式,也不愿读书。对这个观点,表面看来颇有道理,其实不敢苟同。我认为,人们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在于世情浮躁,难以静心。人们成天忙于各种琐碎事务,沉溺于打牌下棋、吃喝玩乐,却忘了静心读书,忘了开卷有益。读书,变成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
对于读书,人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期望太多,把书读得很累。古人读书就感到很沉重。古人把读书看作是追求功名利禄的工具,把读书看得高于一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种过于功利性的做法,捆绑了人们的手脚,抑制了人们的聪明才智,自然是事与愿违,丧失了读书本身的乐趣。范进、孔乙己就是很好的例证。二是过于疏远,把书读得无味。成天想着牌桌,想着歌厅舞厅,哪能静心读书呢?而倘若不能心静,即使抽空拿起一本好书,也会是走马观花,索然无味,忘了读书的好处,忘了书香的乐趣。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以平静的心态对之,把读书看作一件寻常小事,就像吃喝拉撒一样稀松,终生把读书看成是过日子顺理成章的部分,这样对待读书,我们反而会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
虽然人们不爱读书,但如今书却越来越多。这与出书市场化有关。据统计,中国内陆的图书年出版量接近20万种,还不包括网络上大量的电子书,以及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报刊。人们原本花在读书的时间和精力日益减少,面对浩如烟海的书刊,无疑有一种选择上的茫然甚至痛苦。倘若这样,读书哪有快乐可言?在我看来,读书,只能选择读好书,读经典的书,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经典?经典指的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清朝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祭祀之理,制於圣人,载於经典。”梁衡说,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经常被人想起,一代代传诵。只有品味经典,才能让浮躁的心灵归于宁静;只有品味经典,才能从中吸取阳光和营养;只有品味经典,才能感受最大的快乐,得到最大的收获。“宠辱不惊,静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如此渐入读书佳境,“无所谓而为,终成大为”,一路有经典书香相伴,日子过得丰盈充实,收获便也就不在话下了。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之益处,由此可见一斑。长久不读书的人,往往会变得庸俗不堪,心灵被荒草占据,高贵的气质,良好的精神风貌,渐渐远去,随着岁月的流逝,心力衰竭,万事成蹉跎。过日子需要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的慰藉,这样的论据在名人喻书的语句里举不胜举。莎士比亚曾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从书籍中获取“阳光”,得到翅膀,最后温暖了全世界,让众多的读者在他的作品里飞翔。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者,必定把读书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的开国领袖们,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读书学习。他们正是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革命建设中具有真知灼见,取得事业成功。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像温家宝总理倡导的,要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让国民养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习惯,那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大有希望。
-全文完-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