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总有一种期待古蔺之子

发表于-2011年06月12日 下午3:27评论-0条

二写2011年四川卷高考作文——总有一种期待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王老太住在城里的一角,外人叫“肥猪巷”。其实这里的人并不“肥”,天生是穷苦的命。

王老太每天上街买菜,经过那些罩在绿树丛中的富人小区,看到那些高立云天的电梯公寓,心中便充满了感叹:什么时候,自已一家祖孙三代才能住进大房里呢?

每每想到房,王老太内心就十分辛酸:那些年,他和老伴靠自己的积蓄盖起了房,面积不大,大概有30个方,分为三间,大的一间先是她和老伴住,后来成了儿子的结婚新房,再后来成了儿子一家三口的屋子。随着孙女大了,老伴走了,客厅就改成了她与孙女的寝室。剩下的一小间,仍作厨房用。

孙女小学的时候,挺爱画画,最爱画的是房子。在孙女给她看的画上,房可大啦,有花园,还有书房……到了初中,孙女不画房了。每每三个大人凑在一块筹划买房时,眼里便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但随着大人的计划的一次次落空,这个乖女子眼里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孙女的期待,其实是王老太一家的期待,可是家里不富裕,只能好事多磨。在孙女读五年级的时候,王老太的儿子就打算换房,好歹他在酒厂里上班,媳妇没有工作,只能流动卖点面、粉一类,但多少能挣点钱。王老太和儿子多年的积蓄凑在一起,按揭首付差不了多少,当时的房价只是800多元钱一个方。王老太儿媳不知道从哪里打探倒消息,说是次年房价要下跌。三人一合计,打算再往后推一年,这样不欠帐。

可是谁想到王老太孙女小学毕业,县城里最好的初中变成了私立学校,孙女成绩再好,也要一年交几大千。是顾孙女前途,还是图换大房舒适?三个人想都不想,就定了下来,等孩子读完初中再说。

一等就是三年,且不说房价像热气球,越来越高,就是物价也一涨再涨。换新房基本上成了不可能,毕竟一家人要生活,而且孩子还要上高中、大学。

可是30个方的老平房,实在是给王老太一家子带来许多的不便。王老太年纪大了,哮喘病不时发作,她的咳嗽,让孙女无法入睡。而女儿家大了,又怎好意思再跟父母挤一床。常是老太太让孙女,走出屋外,但屋外、朋友处又怎么是长久的落脚之处呢?更何况孙女极孝顺,极懂事,她不愿意奶奶病更重。所以,孙女除了为王老太买药熬药喂药外,就尽可能不回家,在学校和朋友处学习。

王老太想到这些,心里更加酸苦,泪不觉挂在腮边。

天空不可能永远是阴天。就在王老太一家人几乎绝望的时候,王老太从另一个太婆处打听到一个好消息,说是城东政府修建的廉价公租房已经完工,正准备分配。听政策,好像有望。问儿子,儿子高兴地告诉王老太,说他已经递交了申请,还要通过几审程序,才能鉴约租住。

于王老太一家来说,总算是有了希望,多年的期待会很快变成现实。

王老太最近做了个梦,自已的儿子一家已经搬进了新家。新房大概有60个方,有两间寝室、一间厨房,一个客厅,还有卫生间哩,不像老家还要穿巷上公厕。孙女不再受自己的哮喘气了,孙女可以在小阳台上建自己的小花园了……

王老太在甜美的梦中满足地睡了一个多小时,放中午学回来的孙女的说话声惊醒了她。

孙女一脸笑容地问她:“奶奶,我家可住新房啦?这次可是真的?”

“乖孙女,这回我们可住新房啦!奶奶刚才还梦着哩。”

“太好了”王老太、孙女一齐欢呼。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立风
☆ 编辑点评 ☆
立风点评:

有个宽敞安定的窝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最高的幸福指数。房子,成为老白姓的最大的牵挂。这篇作文体现了民意的疾苦,文笔流畅,只是人物的情感描绘还不够味,笔力简单,稍逊。期待作者更好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