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苏北白马湖水乡民歌曲调色彩探析金矿

发表于-2011年06月27日 早上8:40评论-2条

苏北白马湖水乡民歌曲调色彩探析 (一)

——谈谈南闸民歌中《栽秧鼓》音乐特点

单 林 金 矿

苏北白马湖是一颗璀璨的水乡明珠,四周有楚州、宝应、金湖、洪泽四县区环抱,西连洪泽湖,东依京杭大运河,区域内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植水稻,在栽秧、起秧等水稻种植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配合劳动、抒发情感的民歌体裁——《栽秧鼓》。《栽秧鼓》是江淮地区最有特点的民歌体裁之一,主要流行核心地域为白马湖北岸楚州南闸一带,是南闸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多样化的音乐形态以及类似山歌、小调的抒情性、歌唱性特点。 

提起江苏省白马湖区域水乡南闸的“栽秧鼓”,可谓曲调多种。其规整的节奏、整齐的句法、流畅稍快的速度,配合宫调式的曲调进行以及清秀明丽的歌词填鸭给人留下明朗爽快的印象。“栽秧鼓”在曲调特征上常表现为使用五声音阶,像《姐儿香儿》、《三句半》、《五句半》、《七句半》等,它们大多旋律曲折回绕、节奏形态变化多样、唱词丰富而具有叙事性、句法长短交错且频繁使用拖腔,曲调透露出浓郁的抒情意味和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栽秧鼓中有些曲调似乎大多像在抒发一种“忧郁”之情,这与白马湖地区早年水灾频繁,乡民生活哀声四起,远走他乡逃荒要饭有关,旧时代水乡农民常年倍受艰难困苦的煎熬,只有在集体劳动时才能与穷苦姐妹们倾诉,也是一种悲哀情感宣泄,所以这些曲调的旋律底色都有点偏暗,其“忧暗”色调的呈现与音乐本体中五种调式构成因素密切相关。 

栽秧鼓多使用商、羽调式的运用。综合分析每首秧歌的主要调式及收束调式,众多的栽秧鼓曲调中,运用最多的是商调式,其次是羽调式,也有少量的徵调式。中国五声调式中的宫、商、角、徵、羽可以按照各音级与主音的音程性质归纳到大调与小调两种色彩范畴,如宫调式与徵调式由于含有大三级和大六级,划归为色彩明亮的大调式范畴;羽调式与角调式由于含有小三级和小六级而划归为色彩柔暗的小调式范畴;商调式在五声中虽没有三级和六级,但由于含有小七级而倾向于小调性质。如此看来,“栽秧鼓”多用商、羽等小调式,其调式色彩偏于阴柔、秀美,很和水韵,可以明确地分属为民间小调。 

为了调度栽秧劳动中的娱乐气氛,表现劳动妇女乐以忘忧的情怀,“栽秧鼓”有些曲调也会使用发展调式,像南闸民歌的主打曲调《姐儿香儿》以及《七句半》就是频繁调度调发展,使旋律曲折回绕,给人喜庆欢乐的印象。 这样就使栽秧鼓的色彩层次丰富,韵味无穷。

之所以称之为“栽秧鼓”,在当地人又称之为打鼓唱唱。是指先由配合者用口语演唱一种像鼓音的衬词过门,这样可以使整个旋律更加优美,但全篇依然使用“同调式”推进和发展, 在演唱时唱过门者先来一个近似长调的上倚音装饰长音开头。让演唱实词的歌手中气饱满地唱主角戏,像《姐儿香儿》、《五句半》就是这种交织式的演唱。歌曲开头三次长音用上倚音装饰,随后的大句拖腔很有特点,拖腔中的本音呈现级进下行状态,每个本音在落定前都有一个上倚音装饰,使每次落点形成级进下移的稳定站立,这种秧歌既有下行骨干音调,又有下行拖腔进行,纵观全曲,其运动轨迹也呈现出一种下行态势,好似有一股音乐“重力”在拖着曲调一再下沉。有趣的是,这种带有上倚音装饰的拖腔,几乎多重出现在南闸民歌《栽秧鼓》的系列秧歌中,如《三句半》、《七句半》、《四句头》、《五儿四儿》、《抢八句》等,都有这种秧歌系列的拖腔模式。 

白马湖地区的水乡南闸一带好多演唱技艺高超的乡土民歌手还善于调度装饰音及变化音的使用。这样就把秧鼓演唱带来了一点噱头,高难度的技巧调度似乎就形成了一种演唱绝活的绝妙。好多“栽秧鼓”曲调里都有丰富的装饰音和变化音。当地乡土民歌手常用下滑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来美化音韵,不少秧歌曲调里甚至出现了极富色彩性的变化音,有的是儿化滚舌音,有的是颤抖共鸣音,有的突然休止,后再阳刚地升腾,还有的是搀和带韵脚的道白,这样就使曲调更加完美婉转、悦耳动听。这种唱法被淮剧音乐家使用进淮剧音乐旋律,像淮剧的《拉调》、《导板》中都有这种奔放的波浪式旋律,很是悠扬而又婉转。同湖南中部花鼓戏有一些曲调常用的色彩性变音手法相一致,此片断听上去颇有湖南民歌的风味。秧鼓曲调由于调式调性的交织更替和装饰音、色彩性变化音的使用越发显得扑朔游移。南闸民歌的一些主要民歌手像邵连英、徐珍玉、鲁正英、杨凤等,她们都会调度这种绝活式的演唱,这样也提高了民歌手演唱的水平和品位。比一般水平的歌手提升了一个档次。这种调发展方式的丰富变化、下行音调的风格性进行以及装饰音、变化音的色彩性缀饰等因素,使南闸民歌栽秧鼓曲调色彩柔暗,曲折多变,散发出一种内含忧郁气质的抒情意味。旋律之优美、音乐元素的丰富,使南闸民歌名副其实地成为乡土民歌园地中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

赐教处:淮安市楚州区南闸镇文联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民间流传千年的曲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积淀的精华,
可以说,每一个民族,或者说每一个地方,结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都有其耐人追寻的文化。
文章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翔实的诠释了白马湖水乡民歌。

文章评论共[2]个
美泉-评论

问好老朋友!at:2011年06月27日 上午10:22

文清-评论

拜读佳作,送朋友一个惬意的夏天,愿朋友快乐永久长驻,家人平安健康!at:2011年06月27日 晚上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