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第207篇
如果说a手和b手,肯定不是说一个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两只手之间不太可能有这种说法。明白说,a手和b手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
一、二把手之间才会有故事讲。为了方便,用字母a、b代表。
为什么要如此拐着弯说呢?这叫做“曲径通幽”。花园公园的小径就大多是弯弯曲曲,才几十步路,却偏偏要弯弯绕绕,从迂回曲折中得到快乐。
现在大概不会有人疑心是混稿费,把文章拖长一些,多一些标点符号,把句子拉得长长的,或者多拐个弯。新的思维路子可是多了标点符号,多了弯弯绕绕和增加篇幅,增加篇幅是要多从口袋里多掏钱的。
还是言归正传,讲a手和b手的故事吧。有个孩子们都知道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大概是这原因,很长的年月是实行a、b制,设正、副局长,正、副厂长,正、副科长……回避“三个和尚没水吃”。
后来事业越来越发达了,便开始了a、b、c制。再后来又更了有a、b、c、d、e……功臣那么多,不如此安排怎么办?再说两个人举手,如果一个人赞成一个人反对,确实也很难。
风风火火的年代,有个单位成立新“政权”,报纸上天天大声疾呼要精兵简政。便有人建议少设几把“椅子”。一个小小的单位便设a、b、c、d、e、f、g,未免也太虚张声势,太赫赫然了。
再说办事时候那么多手一同伸,犹如“十羊九牧”,令人烦心也。而且再下一步的精兵简政如果来真格的便会更尴尬,如此多的“手”如何办。
有人打了小算盘,如果从a到g里排队自己准有一把“椅子”,如果精兵简政的建议成功,少设了一把“椅子”,自己的那把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于是气得咬牙切齿、额头冒汗脑壳冒烟。
前面这些不过是铺垫,严格说可以叫做跑龙套的,正戏开始前先热闹一番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正戏马上开始。这个单位的最后结果是a、b、c、d、e、f、g七人革命委员会,争斗的是c、d、e、f、g五把椅子,主人公a和b是上级委派的。请注意,主人公a和b马上就上场了。
a和b配合默契也很般配,传统说法叫做“阴阳调和”。别弄错,不是男女的阴阳,不是。a属多血质的活泼型性格,传统的说法叫做阳性,b属粘液质的安静型性格,传统的说法叫做阴性。
阴阳互补在组织和人事上有人看成是最佳搭配,能够有对立统一与互补效应。
这里的a喜爱说话,说话时手脚不停的动着,走起路来则是大步流星。b呢,沉默寡言,两只手总是插进口袋里,走路慢吞吞、悠悠然的。
a喜欢和群众打成一片,常常挤在人群里凑热闹,一同嘻嘻哈哈、说说笑笑,b却只与志趣相投的人,在小家里聊天打趣。还有一个细节补充,属阳者眉毛上挑,属阴者眉毛倒挂。
偶然有人敏感,说这一搭配恰似伟大导师列宁和斯大林的搭配。这人可真是极富于想象力和大胆的比喻,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人乐得心里开了花。
人人都知道,俄罗斯的a手列宁创业以后英年早逝,守业者则是b手斯大林,是他领着苏维埃人民把希特勒从莫斯科城下赶回老家去的,这里的b听说以后当然就不亦乐乎,飘飘然。
b也不是没有功劳,他常常摇“鹅毛扇”,比如有一个星期日本该休息,他出主意说:“人家兄弟单位照常上班,我们也该上班!”
那个兄弟单位是这b手的老“家”,他才从那里过来,他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又是“老人”,还又是业务干部,他懂行。a才从行政部门调来不久,自然就言听计从。于是不休星期日,分成各班各组读报纸、唸文件。反反复复的读,颠来倒去的唸,当年的专门术语叫做“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星期日常常就这样的“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他自己当然不属于“班组”,坐在领导办公室品龙井、聊天、看报,或者回家去与老婆一同洗菜做饭。
又比如隔壁老家想要块地皮,b便建议把那一大块地连同着房子一起划拨给他们去,理由是:“诺大的地方多费事,做了人情还省了许多劳动力搞卫生!”
b因列宁和斯大林式之说受宠若惊,而渐渐的豁然开朗了起来,于是常常话多了许多,常常嗓门大了许多,常常大着声音说话,连走路的步子也大了起来,快了许多,也常常来到人群里了,手也常常从口袋里取出来比比划划了。
有一天他的精神特别带劲,站在高台上对着黑糊糊一片脑门子训话:“有本事拿出来看嘛,有能耐拉出来溜溜嘛!”
b没头没脑、没根没底,没始没末的这几句话没人知道是说的什么,白费了一股子劲。有人猜想或者是分析,可能是因为a为人热情,有问题有困难有事自然都去找a,b受了冷落,于是误会有人瞧不起自己而发起牢骚来。
秦朝赵高已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老b,可是他还是不满足,逼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不久便又杀了二世立子婴。
赵高没有亲自登上龙椅,却把皇帝老子放在他的股掌之中,成了不是皇上的皇上,不是a手的a手。一天,赵高脑袋瓜子一转,计上心来,打算“考核”一下朝廷,看看他的呼声威力如何,趁机树树自己的威信。
他叫人牵来一匹鹿,明明是鹿却有意的说是一条马,让群臣表态;说是鹿的抓出去脖子上卡擦一刀,说是马的提一级。因畏其权势,又考虑利益的人便说是马。演出了历史上“指鹿为马”的悲剧故事。
没有多数人总心甘情愿当b的,一般都是不得已,在a屋檐下、不能不低头罢了。连小朋友也念a、b、c、d而不念b、a、c、d。
自古以来有许多不安分的老b老c夺了老a的皇位王位,自己爬上金銮殿银銮殿,甚至弟杀兄,子弑父,叔杀侄,母杀女……
说明一下,早就说过,这里的a和b配合相当默契,没有演绎成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老b夺老a的皇位是从前的事,千万不要和这个故事搅在一起。
那老b终于回了老家。曾帮着那里弄得那么大的一块地皮和房屋,哪能不拍手欢迎呢?老b终于曲线式的从b变成了a而坐上了“龙椅’’。
这个小故事就此结束了。故事虽小,可供举一反三、醍醐灌顶,这样的b手处处都可能有。不过这位b,还是挺仁义的,自己另谋a位,没有像现在的有些b,为了位子而采取的卑劣行径。
古话说,“命里有的终归有,命中无的莫强求”,这位b的仕途是命定,该他个好运道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