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初游安国寺大漠孤狼之白狼

发表于-2011年08月10日 凌晨2:39评论-10条

能去安国寺,完全是冲着于成龙的名字。

早当年就听说过安国寺,却一直误当做药都安国市,殊不知安国寺就近在咫尺。我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羞耻。不入园林咋知春色如许。去年夏,慕名游罢碛口古镇,回来时顺便去了安国寺。同行的有堂弟和十二岁的儿子。堂弟是我邀来做司机的,儿子正在放假,顺便叫他出来长长见识。

进入山门,漫过长路,就能见到碗口粗的松柏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儿子很兴奋,一路不停地向上爬着石阶,每爬到一段石阶的顶端后,总是要回过头来俯视还在脚踏实地行走的父亲和叔叔。我看得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不是因为他是我儿子才这样说,我看到的只是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少年和一份未来,由此就想到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

说实在的,修葺一新的安国寺并没多少可以叫人心动的景致。不是因为这里住过于成龙,大概和普通的修葺的寺庙没有多少差别。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山下的那些逾越百年的古树,因为这不仅仅是逾越百年的标本,更是活了百年的生命。或许,山下的某颗白皮松就是当年于成龙放下书卷后亲手栽植的,一定有的,只是我们无法辨认罢了!

于成龙成名不在离石,但提起于成龙就不能不提离石,就像提起刘渊不能不提离石一样,因为离石是他们的根之所在。一个“根”字,叫多少炎黄子孙流连往返在洪洞大槐树下久久不去。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试想,美国人估计不会去寻什么根,如果去寻,寻来寻去,或许会寻到英国人或者西班牙葡萄牙人身上,寻出的结果就会是原来自己是个杂种。

刘渊起兵反晋,建立了匈奴汉国左国城,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核心基地,先后辉煌400多年,孕育了一支强大的“离石胡”人。当然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内迁少数民族在内地建立的国家政权。如今,匈奴等族不复存在,早已融入到整个华夏文明的血液中去了。但是,如果某一天有人站出来说,我是匈奴的后人,我的根在哪里?不要迷茫,就在左国城,就在离石。

我不喜欢把文化叫做一种产业,但它实实在在能作为一种产业去做。我想,如果把匈奴人的“根”作为一种产业去做,并且做大做强,一定不会比“大槐树”差多少。

下山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不算故事的故事来。早在几年前,父亲跟我说,他认识一个懂得阴阳的人,偶然闲谈时,阴阳告诉他,某年某月有个人要死。父亲是认识要死的这个人,就问阴阳原因。阴阳不肯说,只说是前仇宿怨,冤死鬼在阴间状告。冤死鬼也心狠,不去告本人,而是告他的儿子,要他断子绝孙。父亲自然是不相信的,但只是淡然作笑。阴阳似乎看出父亲的心思,又说,前几天刚刚在安国寺开审定的案,当时,判官、凶神、财神等好些鬼神去过,他作为当地的阴阳管事也去了。父亲泯然一笑。阴阳说,此为天机,万不可泄露。到后来,阴阳说要死的人真的在那个月出车祸死了。父亲大为震惊,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直到那天和我说起,我分明还能从他的叙说间听出一些诡异和神秘。

阴阳如今死了,去了他熟悉的阴间地府。我不怀疑父亲叙说的真实性,但不敢认同阴阳人的天机一说。如果说这是个真实灵异事件的话,那么,我就有些诧异了:原来阴间的鬼也是知道离石有个安国寺的。这是什么?姑且就把它说成是一种鬼文化现象吧,就像酆都城的鬼文化。

回头再看看安身于乌崖山麓石洼之中的安国寺,心里不由得想: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古寺?为何于成龙仅仅是在这里读了几年书,就读到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两江总督?读成天下第一廉吏?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据碑记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代宗以佛牙二枚赐与昌化,置铜塔贮之,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至今还流传有昌化公主迎佛骨的故事)。

有这就够了,不需要太奢华的典故,粘上一点点大唐遗风和一丝丝佛音就足够让一个人一生走得豁达,走得端正。

走过大唐,中国文人就再没有过潇脱的姿态和奔放的情怀。之所以有力士脱靴和贵妃研磨,是因为有着海纳百川和宽容大度的盛世大唐以及没有被朱程理学点染过的儒文化。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就与儒家文化相生相伴,一刻也没分开。就是唐武宗一度下令灭佛,也仅仅是一时毁坏了些寺庙和逼迫了些和尚和尼姑还俗,半年后,佛法照样重兴。

有着盛唐文化和无边佛法的耳濡目染,有着儒佛交融的心灵对话,何愁走不出一个胸襟宽广,正气凌然,一心为民的于成龙来?我似乎就能感觉到于成龙举着书本在和古人对话。于成龙问:君子将如何?孔子曰:天人合一,世界大同;于成龙问:文人将如何?李白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于成龙问:佛法将如何?释迦牟尼曰:慈悲教化,普度众生。

不得不说,安国寺成就了于成龙,也因于成龙而声名远播。

儿子早已奔跳下山,堂弟也等在车门口。已是斜阳日暮时,走出山门,我还在想:如果说碛口古镇见证的是一段明清经济兴衰的商贾文化的话,那么安国寺呢?我更愿意说成是见证了一个山城文化人的人格构成和心理历程的儒佛文化。

翻开地理,全国叫上名来的安国寺不下四五处。然而,我庆幸离石也有个安国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大漠孤狼之白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离石安国寺就象离石的古魂
它见证山城文化人的人格构成和心理历程的儒佛文化
它同样见证清雅古寺也曾孕育过历史清官于成龙这样的时政英才
或许因为安国寺才有于成龙,也或许因为于成龙,我们才铭记离石

文章评论共[10]个
罗军琳-评论

拜读朋友两篇带着历史气息与古文化底蕴的文章,文章有品位有意境有思想。只是段落排版不完美,这次帮你修正,下次请自行校对。欢迎你(:046)学习了at:2011年08月10日 凌晨3:34

大漠孤狼之白狼-评论

谢谢!先生有此点评,此文不枉写亦!at:2011年08月10日 凌晨4:02

图斯曼-评论

奇文共钦赏,佳作更可期!问候作者!at:2011年08月10日 清晨7:23

大漠孤狼之白狼-回复笑对人生,与君共勉! at:2011年08月10日 早上9:26

西子xizi-评论

拜读佳文,问好朋友at:2011年08月10日 下午5:26

大漠孤狼之白狼-回复感谢关注,与君共勉!问好! at:2011年08月10日 下午5:38

曲径幽通-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问好!at:2011年08月11日 晚上7:28

大漠孤狼之白狼-回复谢谢!问君好! at:2011年08月12日 下午6:30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秋安!at:2011年08月12日 中午1:47

大漠孤狼之白狼-回复相互学习,与君共勉!祝写作愉快! at:2011年08月12日 下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