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四个“情人”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我是个没艳福的人,但却拥有四个“情人”。
对“情人”一词的意义,我取南朝宋鲍照的《翫月城西门廨中》中的“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唐朝袁郊的《甘泽谣?圆观》中的“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韦应物的《送汾城王主簿》中的“芳草归时徧,情人故郡多。”这几首诗中的“情人”之义。这里的“情人”,是感情深厚的友人,而我要写的是四个感情深厚的非人类朋友。
第一个“情人”是书。在书这个情人那里,我获得的是情感、思想与精神的滋养,获得的是智慧的佛光和再创造的灵感。小时候,我就爱书,读书,收藏书。尽管是七十年代,我拥有其他小孩不常有的书,连环画、小说等,装了两大木箱,大概保存到小学或者是初中。那时,我没玩具,也没电视,更没电脑,只有书陪伴着我,书成了我孩提时代不可少的朋友。到了高中,到了大学,到了学校,渐渐觉得“书”在我的精神世界里,真的如同情人一样重要。我疯狂地追逐她,相当一段时间我购书成瘾,其中美学、文学书籍和语文教学用书居多。当然这样一来的结果必然是省吃俭用。后来伴随着网络的出现,我产生了新的藏书嗜好,利用各种可能,建立起电子图书馆,还购买了不少电子书光碟。从小到现在,我都保留与书天天打照面的习惯,这样一本本书从我的手里翻过去,成了我精神世界里的山、河和日月星辰,有的化为了语文课堂上的情潮,有的化为了我的文章之魂。日久天长,渐成习惯,这一辈子是很难离开“书”这位情人了。很难这样设想,假如那天我没书读了,或者不读书了,我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第二个“情人”是音乐。我是个酷爱音乐的人,曾写过一篇有关音乐的博文,录于下,以表达我对她的情感:
我与音乐的接触可追溯到童年。最初是受父亲的影响,听他哼劳动号子,感到一种浑厚有力的气势,我也学着哼。也许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音乐——那么简单的“嗨哟嗬”加上简单明了的词句,就那么富有魅力。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后来我读小学,成了学校宣传队的一员,就经常唱歌跳舞。至今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重庆的知青姐姐教我与另一位女生唱《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教我们舞蹈,直至现在我还清楚得记得歌词:“阳光啊阳光多么灿烂,春天啊春天来到草原,白云在我的头上飘去,羊儿在我的身旁撒欢。白云白云慢些走,我唱牧歌啊请你听,草原儿女爱家乡。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呀,不如我们草原的羊儿多。天上飘落的云彩白呀,云彩白呀,不如我们草原的羊绒白……”音乐是欢乐、活泼的,表现的是草原儿女对生活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它一度占据了我稚嫩的心,让我常在校内校外哼唱。
上了大学,中文系经常举行歌咏会,我也是歌唱团的一员。那时选唱的大都是苏联民歌,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山楂树》《三套车》等,唱起这些歌,不仅充满了一种异域情调,更带着我们那代人对青春、爱情、理想的渴望与感伤。
1984年我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工作,当上了“孩子王”,我遇上了喜欢舞弄各种乐器的邱磊、娄少华老师,受他们影响,我开始练口琴,弹吉他,学二胡,拨扬琴,用各种乐器演奏我喜欢的音乐。虽然样样不精,但我却乐在其中。为了与时代音乐同步,我还买了收录两用机,发疯似买磁带,听音乐,唱歌曲。1986年“全国青年喜爱的歌” 25首歌我都能唱,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军港之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牡丹之歌》、《长江之歌》等;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我不仅唱,还流着热泪唱,因为这首歌太让我感动;1987年“西北风”流行歌曲风起云涌。《信天游》、《黄土高坡》、《一无所有》、《我热恋的故乡》等在全国流行,我也“迷”在其中。而 广东歌坛异军突起。新空气、陈小奇、李海鹰等初露锋芒,他们的歌也让我沉醉。1989年春节晚会,韦唯以一曲《爱的奉献》开公益歌曲的先河。这一年好歌不断:《朋友》、《今天是你的生日》、《烛光里的妈妈》等,这些歌我还没忘记。 1990年,《亚洲雄风》流行一时,1992年 港台歌星风一样吹进大陆。什么台湾校园歌曲,什么“小虎队”,什么邓丽君,什么张国荣、什么姜育恒,什么费翔等等,我无所不听,不所不唱。而大陆的 杨钰莹、毛宁也风靡全国,也让我喜欢。1993年,广东音乐强势出击,《蓝蓝的夜、蓝蓝的梦》、《轻轻地告诉你》、《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等走红全国,也走进我心中。摇滚乐唱响全国大江南北,我听唱了大陆第一张合辑《摇滚北京》。1994年,是新民谣运动,《同桌的你》成为当年流传最广的歌曲,也成了我钟爱的歌曲。
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流行乐坛进入数字时代,选秀歌手、网络歌手层出不穷,代表人物有李宇春、张靓颖、庞龙等, 这个时期,约出道十年的“愤青”许巍,已经成长为一个更稳重的音乐家而不再是单纯的校园歌星,成为华语乐坛的新一代精神领袖,代表作品有《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不过对流行歌曲我渐渐地失却兴致,而喜欢上了一些经典老音乐。
我曾如痴似醉地听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贝多芬的《命运》、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舒伯特的《小夜曲》等。听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我的心由困乏走向宁静,由忧伤走向快乐;听贝多芬的《命运》,我会听到:“命运在敲门”,从而感受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听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我会觉出上帝的呼唤,感受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带来的深深的悲怆;听舒伯特的《小夜曲》,我会看到穿过黑夜的爱情,感受到一种安谧深情。
我渐渐地觉得好的音乐来自天堂。它如梦似幻,像神赋予它声音的力量,让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这洞穿的力量无人可抵。每每在静夜,我听《上帝的女儿》《天堂的眼泪》,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像清泉拂过我心灵的堤岸,洗涤着生活留在河床里的尘埃,用世间最真最纯的感动将我的整个身心淹没,我浸润在音乐所带来的静穆之中,忘却了在人世界摸爬滚打所带来的疲惫,心中只有音乐所带来的那种愿意以命来换的美。
我渐渐地觉得好的音乐往往是没有歌词的单纯的音乐。这种音乐不限定你的情绪,不限定你的思想,不限定你的心境。在你思念的时候,你可把它设定为思乡曲,它能将思念扩大、拉长;在你最孤单寂寞的时候,你可把它设定为哀叹曲,它能将伤感升华、消隐;在你最开心得意的时候,你可把它设定为欢乐颂,它能让开心泡开、浓化。这样的音乐,在我看来应该就是经典的音乐。经典的音乐就是让你为之沉醉、为之叹息、为之感动、为之伤感、为之释怀的音乐。
好的音乐就象一杯烈酒,让人一听即醉。
好的音乐就像鸦片,越听越上瘾。
不管是转瞬即逝的上好的流行音乐,还是恒久弥新的经典音乐,我觉得在我的生活世界里越来越依恋她。我觉得好的音乐是现代人的福音,是现代人的精神粮食,是现代人的灵魂安抚剂。
在我看来,音乐就如同鸽哨在寂静的树林回响,穿过云烟雾霭,柔韧而不绝;音乐就如同飞瀑在清幽的山涧泻下,激起琼玉飞花,晶莹而绚烂;音乐就如同朵朵红硕的花儿,点缀宁静的绿地;音乐就如同颗颗透亮的露珠,映照羞涩的荷叶;音乐就如同细雨,如同微风,如同素月……
音乐将伴我同行,伴我一生,最终成为我人生终结的安魂曲!!
第三个“情人”是山水。我和天下文人一样,喜欢山水,只是我囊中羞涩,不要说把全世界的山水都一一欣赏,不要说把全国的山水一一欣赏,不要说把全省的山水一一欣赏,就连我的家乡古蔺,那么多的美好山水我也未曾踏遍。但我往往拥有世界最美的各国山水画片,也曾在省内省外的一些名山大川留下过足迹。每到一处,我都会以诗,以散文的形式记录这些山水独有的美。这里选录一些:
坐火车途经广西地段,则有:
这里哪是山,分明是一轴长得无尽头的世界最精致的绿色画卷
这里哪是地,分明是一首宇宙间最动人、最鲜活的充满灵动的新诗
这里哪是树,分明是绿的海洋,似绿衣仙女跳动满含律动的舞蹈
这里哪是水,分明是广袤银河,似亮的明镜映着蓝天、群山、绿林绝美的倩影
这里哪是人间,分明是海市蜃楼,天外仙境
哦,我沉醉了。极力地舒展全身,尽情地沐浴这里的山风;极力地敞开心扉,痴狂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我用神,我用眼,一次又一次摄下一桢桢亮丽的风景图片;我用心,我用魂,一遍又遍地深情的招唤着这一片土地。
哦,我迷失了,我似乎躺进了这一片接触最短暂内心却充满永久眷恋的土地,与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水融为一体,变成了这山、这树、这水中的一个精灵。
游成都黄龙溪,则有:
进入黄龙溪,未见水流,窸窸窣窣的水声已回响在耳边。再往前走几步,只见一股强而有力的水流从下沉式广场左侧的石台上喷出,随之散碎成为一粒粒水珠,远的飞溅到龙潭中央竖立的龙形鼎上,近的跌落入潭水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水珠晶莹透亮,宛如从龙嘴里连续不断吐出的珠玉。在这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周围,是六根兀然矗立的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一条盘绕的龙,似要腾空而起。从龙潭水面上升腾起来的烟雾和“黄龙吐水”的景观融为一体,为整个广场营造出一种有龙自此横空出世的气氛。顺着下沉广场的石阶步入龙潭周围平台,近距离观看气势恢宏的龙形鼎,顿时会让人产生一种时光错觉,诸葛亮当年以龙形鼎沉江拜水的情景仿佛正在眼前上演。
黄龙溪的水,处处闪耀着艳丽的色彩,镇的亲水溪流、龙湖水岸、水景戏台、黄龙摆尾等景观处,由花木草坪、灯笼旗幡、石雕、烟幕等元素共同装点的水景五步不同色,十步不同调。在亲水溪流中,随意地摆放着石磨、石墩步、捣衣石等,还有用石头雕刻成的蟾蜍、莲台等,独木桥、水车、水磨等散布在溪流的不同地段,游客可以踩水车,玩水,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些带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水力机械,可以去触摸那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黄龙尾巴,甚至还可以脱掉鞋子,挽起裤腿,在清澈的溪水里好好凉快一下。
黄龙溪的水,如少女之性,永远活泼泼的,源源不断,滋养着这里的人们,滋养这里的食文化。溪水两畔,茶馆林立,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都有,“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一道诱人的风景。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那是与吃饭并列的头等大事,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古镇上,特色小吃相当丰富,如仔鱼仔虾、豆花、野菜、丁丁糖、芝麻糕等,还有招牌小吃“一根面”。水边“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
游家乡古蔺,则有我写的两篇博文:
黄荆恋曲之一:山之魂
我始终坚信,黄荆的山是有魂的。
若没有魂,何以披云裹雾,将无限的神秘留给探梦者;
若没有魂,何以隐水藏秀,把无数的珍宝献给后世人;
若没有魂,何以养物惠民,让无数的生命绵延不绝。
……
若没有魂,何以勾心摄魄,将山外的人一个个引进来;
因为有魂,所以普照山,能伴漫天云海,沐丛林绿波,而日出日落,与日月同辉,映照人们荒芜的心田,让人们的灵魂中多些绿意;让人们疲惫的心灵多些阳光。因为有魂 ,才有清代诗人“大岩千仞望迢遥,不独山高水亦高,谁向白云乡里住,半天烟雨助吟毫。”的慨叹。
因为有魂,所以环岩山道,古木参天,溪水横流;飞瀑如练,云气飘渺。
因为有魂,所以笋子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珍稀动植物举目可见。
因为有魂,所以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拥有四大峰七大岭三十八溪。黄荆的山像成熟的少妇拥有饱绽的丰硕ru*房,储满了天然的养粉与水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有大小瀑布600多处,长年潺流。山吐水,水养林,林生万物。在黄荆的山里有各种乔木灌木157科25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等;有上百种珍贵药材和大量的经济林木,如榕树、水杉、生漆、南竹、杜鹃、山茶、黄连、杜仲、黄柏、天麻等;有动物100余种,有鸟类43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赤狐、金丝猴、云豹、岩羊、九节狸等。山里成了一个个天然的植物王国和动物乐园。据资料介绍黄荆山里,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5万个,为游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天然氧吧。
因为有魂,所以拥有四季的美让人们尽情观赏:春天放眼林海,“三十八溪流水静,四山七坳鸟音清,野桥溪路少人过,列岸幽花映水明”;夏天,山连天际,树茂荫浓,百花盛开,恍若进入清凉世界;秋天,鸟语空山,蝉唱幽林,枫叶腥红,树果累累,一片醉人景色;冬天,白雪皑皑,冰凝成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黄荆的山是母山,所以说魂是水性的,柔情的,这就是仁厚、明秀;
黄荆的山是父山,所以说魂是钢性的,坚韧的,这就是伟岸、坚毅;
黄荆的山是君子之山,所以说魂是透明的,清亮的,这就是纯粹、淡泊。
黄荆恋曲二:瀑之美
到黄荆,不欣赏瀑布,实为一大憾事。
黄荆的瀑布集中在西北部的蟒童河一线。
黄荆的瀑布的美在于它的多、奇、 净。
首先是多。单是蟒童河这条线就有八大瀑布,它们分别是黑龙潭瀑布、白云岩瀑布、含羞瀑布、珍珠滩瀑布、大旋涡瀑布、三连滩瀑布,这就是著名的八节洞八节瀑布。它们由蟒童河落水而下3华里即破峰而出,急流飞泻,或断或流而成。
其次是奇。八节洞,落差120米,山得水而活,水倚山而幽。清光绪年间湖北省的墨客梁春华来到这里,看见这里水灵景美,瀑声如雷;溪流淙淙,林悠气爽,立即诗兴大发,写下了“绝壑飞泉流暗壁,奇峰嶂日逗寒烟,雪消洞口云开处,信是人间别有天”的美妙诗句。
八节洞瀑布的奇,奇在八节瀑布各有不同:
第一节瀑布黑龙潭,水花飞溅,彩虹横卧其间,瀑布直入龙潭,水波圆圆四扩,如万点金波浪击潭岸,其声崆崆,袭人心魄;
第二节白云岩瀑布,水流凌空而下,飘飘洒洒,空灵秀美;
第三节少女含羞瀑布,似少女含情,忽隐忽现,忽断忽流,犹抱琵琶,半遮玉面;
第四节珍珠滩或情人瀑布。瀑布横长,竖矮,如珠似线。如珠,粒粒可数;似线,像垂丝软帘。旅游仕女可潜入其间,或捧珍珠,装扮自己;或偷观外界,传情递爱。别提多有情趣。
第五节大旋涡瀑布。流水依石滩而淌,滩中骤成水漩涡,穿石而落。据地质学家论证,是上亿年来形成的欧穴,具有很高科学价值,是我国少见的地质地貌。
第六、七、八节为连滩瀑布,节节相连,波折而下,浑如白绸娑舞,悠然自得。游人赏此,可得心旷神怡。
八节瀑布,八道风景。有的飞花溅雾,有的彩虹横卧,有的珍珠闪耀,有的瀑声如雷……它们或温婉,或欢快,或急湍,或跌撞……水与山辉映,动与静结合,别有一番迷人的风味。
八节洞瀑布的奇,还奇在神秘的传说。相传很多年以前,一大山深处有一平坝,俗称“蟒童坝”。一条大蟒蛇常年在此坝兴妖作怪,扰乱当地村民的平静生活,为此,当地的寨主贴出告示,谁能将蟒蛇斩掉,就把漂亮的女儿阿金许配给谁。一位苗族青年阿黑,一直悄悄和阿金相恋,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出发来到笋子山,拜一位老神仙为师,要学好武艺斩杀蟒蛇,实现同阿金成亲的梦想。3年学艺满师,阿黑手持老神仙送的八星宝剑,在蟒童坝同蟒蛇激战三天三夜,最后一剑下去,蟒蛇变成了八节,鲜血迸流而出,八天八夜后变成了八节瀑布。阿黑凯旋而归,直奔寨主家去报喜并向阿金求婚,谁知寨主以异族之间不能通婚为由拒绝将女儿嫁给阿黑,阿黑一气之下投潭身亡,成为了一条黑龙。当阿金知道阿黑为自己投潭身亡后,伤心欲绝,悲痛万分,也纵身跳进山溪化成一条金鱼。村民们为纪念他们,把阿黑投潭身亡的潭改名为“黑龙潭”,阿金投溪身亡的那条山溪改名为“金鱼溪”。从此,金鱼溪长年流淌在黑龙潭旁边,长相守望并保佑着当地村民安居乐业。据说黑龙潭和金鱼溪分别是阿黑和阿金的化身,八节洞瀑布、黑龙潭、金鱼溪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流传至今。
最后是净。八节洞瀑布,无论是急流飞湍,还是长条细丝,都极为干净,明可照天,清可见石。捧之如珍玉凉手,饮之如清泉润肺。听之如天籁悦耳。那种净,让世俗之人,忘了一瞬间忘了名利,忘了纷争,忘了烦恼。
总之,八节洞,水灵景美,林幽气爽,瀑声贯耳,溪流淙淙,动与静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充分融合。难怪乎,湖北墨客梁春华经过八节洞时,会为其气吞山河的壮观所震动,在八节洞的白云岩上题诗,发出“劈开八节洞,飞出万重山,云气吞边日,泉声响百峦。封侯千古事,作客十年间,艰险都尝遍,无如林鹤闲”的千古绝唱,无怪乎,今之古蔺人、泸州人、四川人、中国人、外国人会千里迢迢,万里遥遥地前来膜拜、观赏。
无论是是艺术摄影中的山水,还是自然界中的山水,我都会爱之疯狂,见了山水,我自觉神清气爽;见了山水,我自觉五脏俱净;见了山水,我就会忘记世间的烦恼与痛苦;见了山水,我就会忘情地投入,将灵魂化入……
第四个情人是网络。与网络相交十年有余,听歌,看新闻,观电影,搜寻网络软件(包括电子书)等,是我较长一段时间所做的事。自2009年6月加盟中华语文网后,我每天上网所要做的事,便是网络学习,看别人的博客;自己也每天坚持一博。现在,这成了习惯,一天不上网看博客,一天没发表博文,总觉得这一天的生活像是缺了什么似的,空荡荡的。要是一天上不了网络,便浑身不自在。我大概是患上了网络瘾吧,或是已将网络纳为情人,不然的话,怎么一天也离不开呢?
拥有四个“情人”的日子是富有的,快乐的,这几位情人将会伴我一生。
-全文完-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