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家在冀中一个开阔的平原,村南村北遍植着枣树,从她降生起,村南就有一条不知通向哪儿的铁路,小时候,她喜欢在上面捡小石子,趴在铁轨上听远处驶来火车的隆隆声。从哪儿来的火车?又要驶向哪里?村子里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即使问起她在铁路上搬道岔的叔叔,也是支支吾吾。
在簌簌枣花落满衣襟的时节,她出落成双眸晶莹、清新可人的俊俏模样,每天在织布机前,她纤细的鹄腕,在梭子上灵巧的翻舞,浅紫的碎花对襟小褂,越发把她玲珑的身材衬托得娇媚丰盈。
当媒人把他领到院子里来的时候,满院落的枣花细细密密在眼前飘舞,他月白的上衣微微起伏,淡云斜照的落霞中,如雪的枣花纷纷落在他浓密乌黑的头发上,宽广的额上渗着细细汗珠,如蚕的眉头舒展着淡淡的笑意;她低眉颌首,脸颊泛起了一层一层红晕,一直到他迈出了门槛,她也没敢仔仔细细看清他是什么模样。
傍晚,她来到院中,在他站定过的地方,有徐徐的清凉袭来,她斜倚树下,想象着他的模样,满头满脑都是苏轼的那首《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月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她是读过一些诗书的,只是没想到,第一次见到他,心中竟然有凄凄的幽怨,在初春的夜幕下,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恍恍惚惚之中有梦境般的感觉。
小枣采摘的时候,正是立秋时节,她和他拜了天地。
秋的天空,一片一片的云彩,在枣树上方,变幻着奇形怪状的姿势。他穿着她密密缝制的青衫,握纤细的竹杆,在午后的阳光下,去打落缀满枝头的绿的、红的小枣,她斜挎竹蓝,在他身前身后嬉笑着捡枣,绛红的蝴蝶小褂映衬下,象极了一棵红莹莹的甜枣。
把今年收成的小枣拿到铁路的小客站上,卖给火车上过路的旅人,可换回家里的零用钱,再去换来食盐;把熟透的红枣用自家酿的高梁酒,封进坛子里,初冬,便可开坛品尝甜脆醇香的醉枣了……,她心里这样盘算着,看着青衫磊磊、含笑不语的他,微微有些细汗的脸上,便浮起喜悦的笑靥。
那一天,该是八月十六这一天,老人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他就在这天的清晨,接过她细细挑选过,盛满小枣的竹蓝,临近门槛的时候,清晰地说了句:“我走了,在家等我,听话!”
她清楚地记得,天高云淡下,他黢黑的瞳子闪着熠熠的朝晖,她亲手纳的千层底的布鞋,在他的脚下轻盈如飞,她信了他的话,坐在枣树下,一针一针为他纳起了过冬穿的棉鞋底。
当她听到村南有嘈杂的喧嚣传来,她的叔叔踉跄着扑进门来,告诉她,他被捉了壮丁押上火车,火车已开走的时候,她软软地倒在枣树下,揪心的痛楚让她昏厥了过去。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整整一年,她终日以泪洗面,到了枣红的季节,她亦是无心打理,但她是守着诺言的,天天在家里织布、纺线。偶尔,悄悄倾听门外传来布鞋的脚步声,或急或缓,都没有轻盈如飞的熟悉声,叹息便深深的埋在了心里。
中秋的这一天,她静静地坐在树下,纳着鞋底,等他。去年她是为他做好了一双棉鞋的,如果在家里,他或许是已穿旧了的,现在,那双鞋就安静地躺在她陪嫁的木箱里。秋风中,她绛红的蝴蝶小褂在月下瑟瑟颤动,一直到露珠打湿了她的发髻,东方露出鱼肚白,她倚在树下,也是不肯回屋里,她是要等到他来的。
泪眼婆娑中,她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恍然飘逝的梦境。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已有好心的人来劝她,另寻一处好人家算了,铁路南的村里有刚死了妻的没有孩子的男人,又托媒人来了,她不待来人说完,便恼怒了:“哪怕是等到死,我也是要等他回来的”。那一份诀绝,纵是海枯石烂也不悔的凛然。
她是不信他会出意外的,那么健壮的一个人,怎么就会悄无声息了呢?她的发髻已微微泛起了白霜,她的箱底珍藏了无数双千层底的棉鞋,她院中的枣树亦日渐萎谢,而他衣着青衫、含笑不语的模样在她心里依然清晰如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她无数次在铁轨上祈求,冲着无边无际的尽头,深深的跪下去:把他送回来,无论他是老了、丑了、残了,只要他还有一回气回来,我就要在家里——等他!一节节的火车清冽洌迎面驶过,撞击着她楚楚可怜的身影,也撞碎了她孱弱不堪的魂梦。
她由最初的眉攒千度望穿了秋水,到愁肠百结盼得满目粼粼,绛红的蝴蝶小褂下是不盈一握的细腰,满目苍夷的心里瘦弱灯花。
是哪一天,村子里陆续有当年被捉的壮丁回来了,她已记不得了,当她颤巍巍地向来人打听他时,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案,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
多少个中秋花好又月圆,多少次月圆人却未团圆,她澄澈的明眸已黯然无光,她如水的容颜已遍染风霜,可她依然苍凉的活着,在老家那条深深的巷子里,在那棵萎谢了的枣树下,她瘦骨粼峋的手上,依然纳着千层底的棉鞋底,那个恍惚的梦境会时常涌上心头,她还清晰地记得那句:我走了,在家等我!
有一天,当她终于无力回忆时,也是一个中秋的夜,她穿上了那件绛红色蝴蝶小褂,在皎皎的月光下,她的面孔是淡定的从容,唇角有一抹刚逝去的微笑,如水的院落中,似有翩翩的蝴蝶追逐嬉闹。
渐行渐远中,人们仿佛听到轻轻的吟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文完-
▷ 进入闲试七弦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