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就对“那永远流逝的”这句话怀有一种沧桑感。今天仔细想想,深感痛惜与无奈,那不仅有流逝的欢乐、希冀,还有我自己的一种人生梦想。
看到街边柳树下踏着滑板车的少年——我的记忆在飞。天,没有我们做少年时那么悠然高远;云,没有那时那么洁白淡素。几个小男孩儿在上学的路上还在玩弹弹子,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儿在玩跳格子。我们抬头看到的是蓝天下的参天古木,如今,他们看到的是林立的高楼和高楼间的一线天空。到了夜晚,我们踏着如水的月光,伴着清朗的蛙声,在乡间嬉戏;而他们,则是玩着电动,看着卡通片,独自无所顾忌地开怀大笑。我们那时要到别人家去看电视,还死活赖着不肯回家。《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哪吒闹海》让我们豪气冲天。
毕竟时代是今天的时代,少年是今天的少年。他们富有,拥有的是电脑、光盘、网络,而我们呢——黑白小人书有《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还有看过五遍的《少林寺》。还记得花仙子、蓝精灵吗?还记得《大西洋底来的人》吗?这些都让我们难忘啊!我们年少时学过女排的“拼搏精神”,在笔记本上写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喜欢过程林的《酒干倘卖无》,朱晓林的《那一年我十七岁》。
那时的早恋是很单纯的,一个眼神、一首歌、一张纸条足以心领神会,当然最惊世骇俗的行为是公然拉手。而且,老师家长的批评也不能动摇我们的情窦初开。记得有位朋友说过“没挨过打的少年是残缺的”。这句话立刻引起我五彩缤纷的回忆。对我们来说,挨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是父母一时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可不是家庭暴力。打完之后,全家人依然其乐融融。
我们那时最爱把大学生称为“天之骄子 ”,好不容易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还没尝出“骄子”的滋味,硕士、博士、mba就铺天盖地了,小小一个本科又算什么!
时光悄悄地流逝,就在我不经意中。留在心上的是那些美好的回忆了,只有在梦中重温了。岁月伴着落叶渐渐枯黄,生命能不能再伴着枝条发绿?
-全文完-
▷ 进入清风一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