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开学第一课摩曼

发表于-2011年09月03日 晚上10:33评论-3条

昨天看了央视一套的《开学第一课》,心里始终不能平静,觉得自己要写点什么。

我是流着泪看完的,我很惊讶自己当时的情绪。

我很久很久没有因为一个节目而流泪了。总觉得自己在波澜不惊的氛围中生活,在倦怠与机械中前行,老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年龄,还有自己的心态。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情绪激烈?家庭?家庭基本稳定,家人基本和谐,既有短暂的惊喜,也有时长的磕磕绊绊,日历一撕,一切照旧;事业?这个工作都做了二十年了,没有体验过太多的成功喜悦,也没有品尝过多少失败的苦果,也很能接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宿命,唯一的印记是两鬓可见的几根白发;理想?理想像一个破碎的酒瓶,也不知是在哪天醉酒后遗落在某个不知名的荒冈了。

我曾特意找出那部日本著名的惊悚电影《午夜凶铃》看了一下,除了有点揪心之外,并不觉得有多少恐怖,因为在没有看之前,似乎就有个声音告诉我,那是电影,那就是吓唬人的,所以,我不应该被它吓倒!

仅仅是麻木吗?还是太过清醒。

好在还有孩子,是孩子让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存在的必要,是孩子让我觉得自己还应该支起一双肩膀,托起他那柔弱的身躯。

可除了孩子之外,我们便没有自己了吗?

我们时常不愿面对最为真实的自己,因为面对真实的自己时,会觉得自己竟有如此地恐怖。所以推己及人,在很多光鲜的面孔的背后,不知掩藏着多少颓废和无奈。

世界在我们走向中年的时候似乎收回了他的钥匙。

还有幸福?幸福像一个遥远的传说虚无缥缈地藏在某个僻静的角落,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

《开学第一课》谈到了幸福,是以探讨幸福为主体的一档节目或是一节大课,诸多的名人,如于丹、郎朗、杨利伟、邓亚萍等等在董卿、撒贝宁、王小丫的串联下通过各种事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不同人的历程,在这些人真实的经历后面是不同角度的幸福,而所有受众也从中体悟到了各自的理解,这些理解未必雷同,但都会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我感动并流泪的是那些个感人的事例。

我要提到孟佩杰,一个二十不到的女大学生,从八岁开始至今十几年如一日侍奉自己瘫痪的养母,一个八十斤的女孩子成天要背着一个一百四十多斤的中年妇女生活。在还够不到锅沿的时候就开始煮饭做菜;每天都要把母亲洗漱完毕在临近夜晚的时候才开始做作业;她把唯一的一次吃肯德基的机会留给了养母;她还把六一儿童节养母给的一次一块钱完璧归赵;她上了大学,还通过走读的形式始终对养母不离不弃;她亲手为养母编织百岁结希望她的养母能活到一百岁……

她始终乐观,她说这样自己可以成天和老娘在一起,比别的孩子好多了,她还说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老娘的幸福。当她说她比别的孩子好多了的时候,我粗糙的脸颊上滴下一串长长的泪水。就这个孩子,所有的苦难在她面前不堪一击,面前的她干净、爽朗、乐观、阳光,她被称为“最美的女孩”当之无愧。

还有一个盲童,叫刘浩。自小就看不见,可也是从很小的时候他便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流露出良好的天分,他会哭着呆在琴房里不走,他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用音乐来化解我们所认为的全部痛苦。他纯朴、自信,他说他要比郎朗弹得好一千倍。站在后面的是他的母亲,一个蒙古族的普通妇女,是她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让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坚持,至今,她还在帮刘浩刻盲谱,一刻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刻也就是四五年,可能还是一辈子。

这样的表现我想绝对不能用爱这样简单的词汇来诠释,自然是因为爱,可是不全面,我从中读到的是巨大付出之后带来的快乐,佩杰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悲苦,刘浩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

这些身处通常意义上悲苦的人们却异常乐观地消化着这些悲苦。而实际上拥有许多的我们却总是把自己轻易地划归为不幸的人群。这是为什么?

尤其是在那些孩子面前,我们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点自形惭秽?

还有那个一刹那以自己的本能意识接住了从天而降的妞妞的年轻的母亲,她住在医院里最关心的是妞妞的苏醒的消息,还有那个扎根在偏远山乡带领孩子跳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年轻教师,他用dv完整地记录了他的学生的成长历程,他用最为朴素的方式让那些纯朴的孩子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温暖,他们开始知道外面的世界,他们甚至还触摸到了时尚的一些脚步。

想起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指教的老师:刘一村。她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女孩子,一直在藏区工作,没有工资,吃百家饭;没有电;不能使用手机;与现代生活完全绝缘。她工作的雨崩村可能是名利场上的人们偶尔寻求心灵归宿的一个暂时的世外桃源,我想我们也许想着可以到那儿游玩,但是我无法想象长期在那儿长期的生活乃至无偿地工作。

别人走了,她在坚持,别人不可思议,她觉得一切挺好!

……

我自然感动于她们的行为,但是我更感动的是她们的人生态度,她们自然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但是她们更精彩的是她们对于生活的态度:简单、善良、奉献,快乐。

我们丢失的钥匙,她们捡起来了。

作为同样的老师,我们也应该拾起这串钥匙。

我们会因为自己紧张的工作而滋生一些无名之火,我们会因为待遇的不公而耿耿于怀,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境遇而异常落寞,我们会因为业绩的不良而迁怒孩子。

我们还会因为长期的倦怠而不再相信教育是由爱心来串连的,我们更相信教育就是工业,考多少分数和多少人是衡量我们的唯一标尺,我们管不了太多,我们只能顾眼前。

我们不再谈论奉献,我们只是在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合理的回报,奉献只是挂在边缘上的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我们也不觉得幸福,因为在我们眼里幸福就像一个无所不包的魔盒,我们无法将它填满,我们无论怎么填充,它都有巨大的空间等待着你继续填充,直到老死。

我们也忘记了年轻时曾高声朗读过:做幸福的人,砍柴牧马,周游世界,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然后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倒是记得写出这篇诗歌的人在追寻幸福得道路上最终怎样沉睡在冰冷的铁轨上。

我几乎是虔诚地看完了所有的内容,更非常仔细地聆听了他们所做的《幸福宣言》。她们说幸福是成长、是乐观、是自信、是超越、是感恩、是分享、是宽容、是沟通、是关爱、是赞美、是努力、是奉献等等。这样的总结很全面、很人文,而承载着这些的这次节目不仅对学生,对老师,对所有生活乃至挣扎在现代生活里的人们都是有所启发的。

难道不是吗?不是节目的提醒,我们似乎都遗忘了思考。

所以我还要加一句,幸福可能只是一条路,只要在走就是幸福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摩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千古柔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千古柔情点评:

现实生活磨平了许多人对理想的追求,让人变得麻木。《开心第一课》让我们看到, 在苦难中成长的人更明白如何诠释幸福。
文章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某种启示。

文章评论共[3]个
千古柔情-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9月04日 凌晨0:48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1年09月04日 上午10:34

qfdx-评论

欣赏,朋友好。at:2011年09月04日 下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