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hyl4155

发表于-2011年09月17日 中午2:45评论-1条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回忆那个难忘的时代

韩 运 潞

为了保障海军试验基地官兵们的身体健康和支援海军的建设,军委于1960年决定:从“哈军工”马家沟医院和其他部队抽派医疗卫生人员,在葫芦岛海边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313医院(三甲级正团建制)。该院医护人员大都是黑龙江人,在护士中基本都是哈尔滨姑娘。这在当时的锦西县(葫芦岛地区市的前身),乃至辽西的卫生医疗系统都算是个大动静了,313医院就好像是“北京的协和医院”一样,整个辽西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众所周知,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几乎误了两代人。“白卷先生”到处可见,“读书无用论”盛行。在农村的小孩子更是深受其害,认几个字就不错了。严重的是一些庸医和无证上岗的“赤脚医生”,害人非浅,而且时常闹出些笑话,且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与我曾一起到连队下放锻炼的一名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生,也是1968年才分配到313医院的,他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他说:在313医院附近,有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东窑站,村有百户人家,自古以来人们均以打鱼为主耕田为辅。该村有一老汉姓邱名义,年过古稀,膝下儿孙满堂,其中十岁的小孙子铁蛋最叫老汉喜欢,整天带在身边,视如心肝宝贝。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铁蛋为他家的秀才,是最高的文化人。

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深秋一天老汉不慎着凉发热,老伴用手一摸老头子的脑袋,滚烫滚烫的,立马叫铁蛋快领着爷爷去医院看看。313医院离东窑站最近,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大医院,自然是首选了。

爷俩步行半小时就赶到了医院,那时的军民关系特好,病员也少,老汉很快就了诊。经医生诊断后,就开了一张单子给了老汉,并说:到化验室“去查查”。于是老汉就拿着医生开的单子到化验室递单子,值班的一名女护士没接单子用眼一扫,即随手给了老汉两个戴盖的小空青霉素玻璃瓶(那时节约闹革命,废物充分利用)。老汉左手拿着单子,右手紧握着两个小空瓶,悄悄地到走廊无人处便问他家的头名“秀才”铁蛋。

爷爷:医院的人叫爷干啥呀!

铁蛋: 我咋知道呀!

爷爷:你看看这上咋说的?

铁蛋:我看看!(接过单子便看)我看不明白上说得啥!(这位医生的字龙飞凤舞似天书,一般人确实难以辨认,也确实难为这位文革中的三年级小学生了。)

爷爷:好好看看!

铁蛋: (铁蛋紧皱眉头琢磨,猛不丁对爷爷说)上边写的是尿和“屁”(也不知是医生把屎误写成屁了,还是医生的草字天书使孩子把屎误看成屁了,无法考证了!)

爷爷:(爷爷一听傻了!)这咋弄!现在爷爷没有呀!回家吧。

于是爷俩就回到家里等待,好不容易机会来了,但是老爷子首次用小瓶接气体失败了。为了看病,再困难也得把屁收进小瓶中。整整搞了一天,最终算成功了。于是爷俩高兴地赶紧又到了313医院。老汉立马把两个小瓶和单子递给护士。

护士:(接过单子和两个小瓶一看)便要打开那个装着“气体”的小瓶! 

老汉:(一看护士要打开装屁的小瓶,急了!)姑娘,使不得!别让它跑了!

护士:(不理解的说)这里面啥也没有呀!叫你化验屎,怎么你瓶子里什么都没有留呀? 

老汉:啊!铁蛋,咋整得!

后话就不用再多说了。

老汉再次到313医院,化完验看了医生领了药后,就去治疗室打退热针。

护士:(配好药后说)臀部!

老汉:(护士姑娘是哈尔滨人说的是黑龙江那疙瘩的话,老汉误听为脱裤,大白天,在年轻姑娘面前脱裤子,老汉不好意思,犹豫不决!)啊!

护士:快点!臀部!

老汉:(心想,没着了!于是)急忙脱掉了通裆裤子(东北农村男女都穿前折叠的通裆裤,且不穿内裤和裤衩子。自然老汉的原形毕露!)

护士:(一看此景,脱口而出)畜生!

老汉:(误听为问“出身”,文革期间啥都讲“出身成分”!于是老汉急忙说) 出身贫农!

......

当我听战友讲完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我并没有觉得好笑,而使我想了许久和好多!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hyl4155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水哥来了点评:

农村的文盲和医生字迹的龙飞凤舞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是到了现在,医生依然是不让人看懂他究竟写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笑话,你我却可能笑得出来。问候作者,再出好文!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朋友早晨好!清晨为你送上一声祝愿:祝一天好心情!at:2011年09月19日 早上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