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在家闲来无事,翻翻抽屉。猛然间,发现一摞五分钱硬币,有些吃惊。
眼下,五分钱能做些什么呢?在大家的观念中,似乎已经取消了“分”这个货币单位制。即便是角,大抵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除了某些买菜的老太太们随身携带几张毛票,几个一角硬币之外,好像以角为单位的货币已经失去了它们存在的价值。但事实上,它们依然流通之中。
拿给友人看,不少人大为惊诧,这个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多五分钱硬币?你能拿他做什么?没人要的,他们摇摇头。
谁说没用?我有些不服气。
那你找出一个用途啊!众人不满地答道。
“这,这……”我哑然无言。忽然灵光一闪,“乘公交,公交不是一块二吗?四个五分的就是两毛了。”众人哗然。
其实真正到了乘交公的时候,我却不敢光明正大的把它拿出来,总怕被拒收。要说也是,在一个小县城里尚且没人对五分钱起注意,更何况武汉这个国际大都市?
一天中午吃饭,突然发觉每份菜涨了三毛钱。疑惑之中正想发问,忽觉后面急着打菜的同学眼中射出火星,差点没被吓死。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均gdp的迅速增长,物价有了相应的提高。国家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大力扶持农业,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提高农产品物价。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我倒有些大惊小怪了。可刚从家乡回来的我怎么就感觉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提高反而下降了呢?
几年前,农民们穿衣服的标准是“穿得好”。虽说干农活时衣不蔽体,但打开衣柜,谁家没有整柜的新衣?出门时随便披一件上身,精神十足。如今呢?临出门时,心慌慌,手颤颤地打开衣柜,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瞪圆了眼睛也不过找到几件早已不穿的旧衣服。夏天出门,得看仔细衣服上是不是有个小洞,冬天出门则想着怎样才能不受冻。“穿得暖”已成为一大难题。
几年前,农民盖新房,置家具,购电器,装电话,可谓潇洒。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一套套家具耀人耳目,一台台电器搬进屋里,一部部电话进驻农户。而如今,新房变成了旧房,家具失去了光芒,电器逐渐变卖,电话也已拆掉,想回到几年前的状况,一个字,“难”!
几年前,农民打工每天九个小时,收入至少二十五元;而如今,每天十二个小时,收入也不过二十元。家庭存款逐年下降,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少。
……
够了,够了,牢骚太多防肠断!还是谈些令人兴奋的吧:
中央出台扶持农业的政策之后,农民们个个欢天喜地;
某省某地农民纯收入由几年前的数百元上升到现在的四千元;
今夏,农民喜获丰收,增收已成定局;
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连年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越农民的健康有了根本保障;
……
党和国家的喉舌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送着好消息,一条条令人振奋不已的好消息,而现实却在大唱反调。是喉舌发炎,还是现实有误?
不管如何,我还是希望国家不要扶持农业的好,农民增收的趋势还是就此打住吧。身为一名新时期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理应拥护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科学决策,拥护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还是希望回到几年前的状况,回到农民没增收的时候。
小小愿望,如何满足?
-全文完-
▷ 进入风飘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