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湖论坛 我的感受与浅见
以前,我很少上太湖论坛。虽然07年就注了册,至今年七月份,还是一年级,在太湖网上,我基本上算是一个长不大的婴儿。近2 个多月来,在韦版主的再三鼓励下,忽然来了精神,把斗地主、下象棋的时间全给占用了,看贴、发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太湖人的精神家园——太湖政府网站。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心身,学到了新东西。尤其是论坛版主们,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看贴、审贴、评贴,打扫网站卫生,维护正常的网上秩序,付出的艰辛劳动,我深受感动。据说,他们中间很多人,是不拿报酬的义工,这就更让人肃然起敬。一群由绝大多数业余工作者组成的义务劳工队伍,能把太湖论坛办得如此生动活泼,成为网民谈心的天地,学习的课堂,心声交流的平台,振兴太湖经济出计献策的大厅,实属不易,人民是会感激的,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在众多的版主中,网上我接触得最多的是韦版主。他好象有两块园地,有众多的网民,每天有很多贴子,但他基本上能做到有问必答,有贴必回,平实中肯,语言得体,可谓网民的良师益有,深受网民的信任、爱戴、推崇,有这样的版主,网民有幸,人民有幸,政府慧眼识英雄。讲一句网话:韦版主颇似水浒中的柴郡主,广结善交,康慨大方,仗义疏财,如果我投奔梁山,一定力举他坐第一把交椅。
我的贴子大部份发在诗歌栏目,因而对郭、书二位版主也有较深的了解。郭版主评贴,基本上是伯乐相马,深入肌肤,使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力与才华。对于一个贴子,尤其是诗歌,能诚肯、准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是要耗费很多时间与筋力的。郭版主在他的园地上一丝不苟的耕耘,培育新人,扩大影响,发扬太湖自明清以来厚重的文风,一切都是为了太湖这个响亮的名字。而他自己又能从中得到多少呢,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中国文人风骨,民族脊梁。
书版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智者,慈善家。他的评贴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吸引一大批同趣爱好者,围绕在他的身傍参与学习与探讨,在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得以提高。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他是深谐中庸之道的光辉典范。
太湖网我虽然来得也不算晚,但接触得并不多,对其他的版主不是那么了解,比如说人们熟知的欧阳版主,前不久我还不知道他是何方仙子,可见我偏执、狭隘到了何等地步。后来经查网、打听,才知道欧阳版主才华横溢、又非常敬业,是不可多得的版主人才。下面是我的两点浅见。
一是我认为“百姓之声”的栏目,最好是换一下名字,不叫“百姓之声”为妥。因为在那上面发贴,有很长的一段待审期,其他栏目并不是这样。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为什么摊到老百姓说话,就要排队呢?显然,有一定的欺视性。
二是有些网友,尤其是散文和诗歌栏目,他们发贴就象海龟下蛋一样,下完就走,就象自己是故宫博物院的主儿,给人家送来了一件艺术珍品。我要告诉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所谓艺术珍品,俯首可拾。打开网页满天飞,就是乡间小路,随便捡一张丢弃的垃圾,里面或许就有一首好诗或散文。我的意思是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社提高,不要以为自己鹤立鸡群,要学习蜜蜂采蜜的精神,取众之长,补己之短。
以上是我个人浅见,不对请予批评。
-全文完-
▷ 进入何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