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浅谈写作三石斤

发表于-2011年09月23日 下午5:25评论-4条

今晚,又有多少人正缩于房间的一角,独自守着寂寞敲打着键盘?我想,一定有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这件事,有很多人,包括家人、朋友都会表示质疑,他们一致认为我是在浪费时间,是将梦想与现实混淆的愚蠢行为。在这里我并不想谈何为梦想,也不想反驳这些拿误解当了解的人们。我只想说:“如果你喜欢写作,喜欢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并坚信这是你一直追求的梦想,那好吧,接着看下去,也许我略显浅薄的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 想象与现实

关于想象与现实孰轻孰重的问题,我和弟弟曾激烈地讨论过。也许有人认为这不值得讨论。但我觉得,正是这两个词决定了作者的写作方向。弟弟曾说,小说的取材来自于生活,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须了解生活本身。关于这一点,我很赞同。高尔基就说过:“文学即人学”。了解人性是创作的根本。但我的观点是:无论我们了解多少,毕竟都是冰山一角。就算我们把所听、所看还原成文字,那也只能将其视为文章的骨架,而血和肉才是文章的灵魂。“血”和“肉”是作者的想象和对人或物独到、深刻的理解。我们常说要写出自己的东西,而这正是关键。所以,在我们日程生活中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看他们每一个能凸显性格的动作,仔细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和话里隐含的真正意图。这是帮助我们掌握“现实”的捷径。而想象的把握却很模糊,这是一种勇气的体现。在文字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更要像一个拼图高手,将自己掌握的素材打乱并重新拼装,也许,这时你会发现写出来的故事与自己之前的构思略有不同,但我相信,如此坚持下去,你会离自己的心更近。

(二) 自卑心理

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会有自卑心理。在创作的时候,我们会充满激情,好像每写出一个字或敲打一下键盘都会心跳加速,眼前充斥着不断切换的场景、鲜活的人物,更会为自己能编织出这样的故事而暗暗窃喜。可当我们写完之后,激情就像退去的潮水,而自卑不请自来。我们会一遍遍读自己的文章,一次次否定自己。失落比寂寞要可怕得多。

不要怕,你也许看出文章存在问题,或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这不是问题,也不是不够自信,只是你还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包括心态和写作的技巧。这就要谈下一个问题——如何学习。

(三) 学习

有很多人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我们阅读一本书,除了好看、不好看之外,无外乎有两种心境:这样的东西我也能写出来;我永远也写不出这样的好作品。在这个过程,我们往往会忽视一个关键,阅读本身就是在学习。

从阅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风格的文字、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我们会知道自己能驾驭什么,还有什么是我们无法企及、需要学习的。

好了,当你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不要急于寻找自己的风格,从喜欢的作家下手,尽可能的模仿他。不要自卑、不要胆怯,就算这位作家对你而言是一位巨人,但请相信一点,自己有可能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注:真正把写作当做梦想的人,不仅要坚持写,每天也要坚持阅读。

(四) 简练真实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个难题,如何选词,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尤其突出。

我的经验是,如果笔下是一个粗人,好啦,能用“去你妈的”不要用“滚开”、“混蛋”代替。真实能使文章具有力量。写到这里,又想到一个关键点,有一些人写对话时总是以“他胆怯地说”、“他勇敢地说”等等开始。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说过:“天才只会写‘他说’。”不要小看这句话,我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天才”。当我们去掉“胆怯地”、“勇敢地”之后,用人物的一个动作,或是一个表情带出对话,好了,你的文章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恭喜你。

(五) 修改

因为时间关系,最后再浅谈一下修改。最好的修改是砍去原文百分之十的文字,这样做能保证文章简洁、流畅。而长篇小说在完稿一个月之后再看,这样能保证我们冷静、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也更容易找出文中不合逻辑的地方。

注:只追求速度和字数,没等完稿就在网络上连载的写手,我想说:“写作是你的工作,但绝不是你一生的追求。”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三石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以自己的独特见解道明了几点写作要素。语言简练,描述客观,分析真实。对初学写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评论共[4]个
子午书简-评论

问候朋友!at:2011年09月23日 下午6:11

三石斤-回复感谢编辑的审评,问好! at:2011年09月23日 下午6:29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真诚的祝愿带给远方的你,愿你事事顺心,快乐相随!at:2011年09月23日 晚上8:43

三石斤-回复感谢朋友,问好并祝快乐! at:2011年09月23日 晚上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