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宾格勒的论述中,所有的文化都是一个有机体,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也有诞生,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之后是死亡。小子读到这里对中华文明的存在感有些感悟。
国人常常自得于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化,再看其他的古文明,如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
依照斯宾格勒的理论,古文明就是死亡的文化,文化发展到了极致,之后他就成了束缚。在一个文化进入暮年的时候人们会缅怀它,回望它曾经的辉煌,期待可以回复那逝去的辉煌,并且大多是以艺术的形式做的,于是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文字艺术,都产生了不同的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只不过是一个文化死亡之后,人们缅怀它所得得艺术形式。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
且看中华文明,传说中中华文化起源于黄帝,炎帝时期。成长于商周,鼎盛于汉唐,到了明末,中华文明其实已经走到了末路,新的文化即将诞生(即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清朝的入主,让古老的文化得到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之后封锁在一隅之地一直腐朽下去,如果没人打扰,中华文化将在中华大地上成为化石。
清末外国的侵略固然让我们很愤怒,但是不可怀疑的是,正是在那个时候,新的文化形式进入了中华大地,但是形式惨烈的让我们不堪回首。中国人在那个时候才发现原来世界上不只有中华文化。这个时候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青年时期,侵略型十足,但是大致方向已经确立。世界大战的实质大致是文化的崛起,面对昔日庞大的中华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想要发展必然要将之踩在脚下。
中华文化在那个时候死去了,蜕化为中华文明。
旧的文化破灭了,自然就应该有新的文化取代它,然后成长,直至衰落,如此循环下去。但是当时的中华面对着两个不同的青年文化,一个是资本主义文化,一个是社会主义文化。同样的强势!
结果自然大家都知道,最初是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取得了统治的地位,但是出于文化交替时期的中华,脆弱不堪,文化更替之间的空白让人们缺失了信仰。庞大的民族被任意欺凌,无数人为之心痛。
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以吞噬为主的强势文化,它有很强的腐蚀性,并最终取得了中华大地真正的统治权,中华文化即使已经死亡,却也不是可以轻易吞噬的,所以中华大地上的新文化渐渐的偏离的苏联文化,文化必然是依托于一个阶级而产生的,它是这个阶级统治的根本,苏联文化依托于劳工阶级,但是后期取得统治权的劳工阶级已经不是劳工,于是文化依存的土壤已经消失,最终苏联文化枯萎。
失去了依据的中华新文化失去了前行的目标,于是只好向后看,因为身后有刚刚死去,但依旧庞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产生的土壤是贵族,但是贵族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文化中,还是苏联文化中都已经消失,所以中华文化依旧是中华文明,它没有复辟的可能。
但是统治者还在,它以苏联文化为型,以中华文明为内,以西方文化为装饰,组成了一个临时的文化,叫中国特色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以官员为土壤迅速的成长起来,短短的30多年,就已经到了鼎盛时期,由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速成的临时文化,所以以它为统治基础的阶级自然也是一个速成的临时的阶级,这个临时的阶级心中没有归属感,这也是大多中华官员外逃的文化基础。
好在临时文化是可以改变的,它可以随时吸收其他文化的形式来改变其依托的阶级,或许有一天它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长久的文化,到那个时候,中华崛起指日可待。
-全文完-
▷ 进入风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